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2,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赐爵
人爵
高爵
爵命
三爵
勇爵
列爵
受爵
进爵
爵里
爵号
金爵
爵土
爵邑
拜爵
《國語辭典》:赐爵(賜爵)  拼音:sì jué
1.祭祀时以酒爵赐给助祭的人。《礼记。祭统》:「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
2.皇帝以爵位赐给有功的人。《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三国演义》第一○回:「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
《國語辭典》:人爵  拼音:rén jué
官爵,指人所授予的爵位。《孟子。告子》:「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文选。潘尼。赠河阳诗》:「徒美天姿茂,岂谓人爵多。」
《漢語大詞典》:高爵
高的爵位。墨子·尚贤中:“夫高爵而无禄,民不信也。”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高爵尚可求,无为守一乡。”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二:“但邇年乡饮,皆以请託行贿而得,故非高爵即富室也。”
分類:高爵爵位
《漢語大詞典》:爵命
封爵受职。《穀梁传·隐公元年》:“ 邾 之上古微,未爵命於 周 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启爵命,以示四方。” 吕向 注:“爵,谓封侯也;命,谓一命受职。”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於是选大夫士之子弟未爵命者,以塞员填关而教之行事。” 清 方苞 《书〈周颂·清庙诗〉后》:“凡爵命公、侯、卿、大夫皆於 丰 庙。”
分類:封爵受职
《漢語大詞典》:三爵
(1).三杯酒。爵,雀形酒杯。左传·宣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唐 李景伯 《回波乐》词:“侍宴既过三爵,諠譁窃恐非仪。” 清 朱彝尊 《任孝廉以家酿苦酒见贻赋诗志谢》:“三爵矧多又,醉枕南牕南。”
(2).三种酒杯。太平广记卷二二九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 刘表 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受七升;次曰仲雅,受六升;次曰季雅,受五升。”
(3).三只鸟雀。爵,通“ 雀 ”。 明 杨慎 《华烛引》:“六螭税驾眠 虞渊 ,三爵行栖珠树烟。”
《漢語大詞典》:勇爵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庄公 为勇爵, 殖绰 、 郭最 欲与焉。” 杜预 注:“设爵位以命勇士。”后用以指武将。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无几何,有由勇爵而授赤社於兹者。”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右列未能登进勇爵,而儒生或以见薄为愧。”
分類:武将
《漢語大詞典》:列爵
(1).分颁爵位。书·武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 孔 传:“爵五等,公侯伯子男。”文选·张衡〈西京赋〉:“列爵十四,竞媚取荣。” 薛综 注:“从皇后以下,凡十四等。”清史稿·诸王传序:“ 有明 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史称其制善。”
(2).指爵位。《商君书·错法》:“列爵禄赏不道其门,则民不以死争位矣。” 唐 元稹 《赠韦审规父渐等制》:“守尚书左司郎中 韦审规 父大理卿 渐 等,生有列爵,殁有懿行。”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元骈体文:“列爵之等以驭贵,孰加於诸侯王。元勋之胄而象贤,宜膺於三锡命。”
分類:爵位
《國語辭典》:受爵  拼音:shòu jué
1.饮酒。《周礼。天官。小宰》:「凡宾客赞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文选。张衡。南都赋》:「儇才齐敏,受爵传觞。」
2.接受爵位。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西游记》第一○回:「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
《國語辭典》:进爵(進爵)  拼音:jìn jué
晋升爵位。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五。考黜》:「小国考之有功,增土进爵,后考无功削黜。」
《漢語大詞典》:爵里
官爵和乡里。 南朝 梁元帝 《〈怀旧志〉序》:“故备书爵里,陈怀旧焉。”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若乃帝王无纪,公卿缺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言其父姓名爵里及己乳名,方始记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 林 感悦揖谢,问帝爵里,以便往拜。”
分類:官爵乡里
《漢語大詞典》:爵号(爵號)
(1).爵位的名号。 汉 扬雄 《剧秦美新》:“ 秦 餘制度, 项氏 爵号,虽违古而犹袭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到 中平 六年, 史侯 登躡至尊, 献帝 未有爵号,为中常侍 段珪 等所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郑回 也叫王 蛮利 ,王是爵号,他的子孙自然列入贵族,参与政治。”
(2).指加封爵号。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永初 元年,爵号太夫人为 新野君 ,万户供汤沐邑。”
《漢語大詞典》:金爵
(1).谓佩金印紫绶之爵位。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时 黄霸 在 潁川 ,以宽恕为治……下詔称扬其行,加金爵之赏。”文选·韦昭〈博弈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 刘良 注:“金爵,谓金印紫綬封人爵也。”
(2).金制酒器。 唐 罗邺 《冬日寄献庾员外》诗:“争欢酒蚁浮金爵,从听歌尘扑翠蝉。”
(3).借指酒。新唐书·后妃传上·上官昭容:“又差第羣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
(4).屋上所饰铜凤。《文选·班固〈西都赋〉》:“上觚棱而栖金爵。” 李善 注引《三辅故事》:“ 建章 宫闕上有铜凤皇,然金爵则铜凤也。” 唐 张鼎 《古铜雀台赋》:“金爵踶甍而欲翥,玉螭盘柱而将迴。” 清 赵翼 《芷塘南回喜赠》诗:“呼嵩礼毕乞身归,金爵觚棱莽回首。”
(5).花名。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频年春色归金爵,镇日香风守玉瓶。”原注:“金爵、玉瓶,皆名花之异种者。”
《漢語大詞典》:爵土
(1).官爵和封地。东观汉记·阴兴传:“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新唐书·封常清传赞:“ 常清 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 元 丁复 《次韵噩无梦楩用堂吴中倡和佳什》:“ 刘郎 爵土方诸将, 严子 生涯老一裘。”
(2).指接受官爵和封地。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夫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
《漢語大詞典》:爵邑
(1).爵位和封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陈平 畏 吕后 ,执 噲 诣 长安 。至则 高祖 已崩, 吕后 释 噲 ,使復爵邑。”宋史·李穀传:“俄以平 寿州 ,敍功加爵邑。” 清 毛岳生 《练伯颖〈后汉书公卿表〉序》:“一代制度政刑、世系岁月、宗亲臣工事状、爵邑拜免除袭,纪志传或书或不书者,多错综列之。”
(2).特指封邑。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 李安 邑最著,如爵邑焉。”
分類:爵位封邑
《國語辭典》:拜爵  拼音:bài jué
封授官爵。《史记。卷三○。平准书》:「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
分類:封授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