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8,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锯牙
崇牙
牙帐
牙牌
牙板
龙牙
牙侩
牙兵
伯牙弦
牙人
牙牙
牙旷
胶牙
佛牙
牙绯
《國語辭典》:锯牙(鋸牙)  拼音:jù yá
如锯齿般尖锐的兽齿。《逸周书。卷七。王会解》:「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文选。左思。吴都赋》:「钩爪锯牙,自成锋颖。」
《漢語大詞典》:崇牙
(1).悬挂编钟编磬之类乐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锯齿。亦代指钟磬架。《诗·周颂·有瞽》:“有瞽有瞽,在 周 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孔颖达 疏:“虡者立於两端,栒则横入於虡。其栒之上加施大板,则著於栒。其上刻为崇牙,似锯齿捷业然,故谓之业。牙即业之上齿也。” 汉 张衡 《东京赋》:“尔乃九宾重,臚人列,崇牙张,鏞鼓设。” 薛综 注:“张,谓树之以悬钟鼓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建簴崇牙盛,衔鐘兽目嗔。”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建崇牙,开盛府,是生辰。”
(2).旌旗的齿状边饰。礼记·明堂位:“ 有虞氏 之绥, 夏后氏 之绸练,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 孔颖达 疏:“ 殷 之崇牙者,谓刻繒为之形,饰旌旗之侧。”礼记·檀弓上“设崇, 殷 也” 唐 孔颖达 疏:“旌旗之旁,刻繒为崇牙。 殷 必以崇牙为饰者, 殷汤 以武受命,恒以牙为饰。”
《漢語大詞典》:牙帐(牙帳)
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可汗恒处 於都斤山 ,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御营制度:“凡列圣每秋獮 木兰 ,巡幸直省,除近畿数处建行宫外,其他皆驻蹕岁牙帐,名曰御营。”
《國語辭典》:牙牌  拼音:yá pái
1.一种用象牙或骨、角等制成的玩具。共三十二张,作长方形,面雕二到十二个圆点,错综或叠排列。后世用为赌具,或用以占卜。也称为「骨牌」。
2.官吏出入官门时佩戴的象牙制识别牌。宋。欧阳修 早朝感事诗:「玉勒争门随仗入,牙牌当殿报班齐。」《明史。卷二六六。金铉传》:「知帝已崩,解牙牌拜授家人,即投金水河。」
《國語辭典》:牙板  拼音:yá bǎn
乐器名。以象牙制成的拍板。参见「拍板」条。
《國語辭典》:龙牙(龍牙)  拼音:lóng yá
水饺、扁食类的美称。中国民俗称二月二日土地真君生辰日为「龙抬头」,家家供香酬神,此日的饭食皆冠龙名,故扁食、水饺等类便称为「龙牙」。
《漢語大詞典》:龙芽(龍芽)
(1).茶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话》:“茶有十纲,第一第二纲太嫩,第三纲最妙,自六纲至十纲,小团至大团而至。第一名曰试新,第二名曰贡新,第三名有十六色:龙园胜、雪白茶、万寿龙芽。” 宋 杨万里 《过平望》:“午睡起来情绪恶,急呼蟹眼瀹龙芽。” 元 谢宗可 《茶筅诗》:“万缕引风归蟹眼,半瓶飞雪起龙牙。”
(2).指竹笋。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竹:“其稍甜者惟油筒竹,笋名龙芽。”
分類:茶名竹笋
《國語辭典》:牙侩(牙儈)  拼音:yá kuài
居间买卖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我家出入银两,置买田产,大半是大胜寺高公做牙侩。」也称为「经纪」。
《國語辭典》:市侩(市儈)  拼音:shì kuài
介绍买卖双方成交而居间牟利的人。《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鬻两池盐者,坊市居邸主人、市侩皆论坐。」后常用以形容唯利是图的人。如:「他一副唯利是图的样子,活像人家说的市侩!」
《漢語大詞典》:牙兵
卫兵;亲兵。 唐 李德裕 《论太和五年失维州状》:“其 悉怛谋 等,寻帅城兵并州印甲仗,塞途相继,空垒来降,臣即大出牙兵,受其降礼。” 宋 梅尧臣 《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解艇水驛无几舍,新诗又遣牙兵持。”明史·朱寘鐇传:“总兵官 姜汉 简鋭卒六十人为牙兵,令 周昂 领之。” 清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抚议》:“莫若厚集牙兵,以资弹压。”
《漢語大詞典》:伯牙弦
同“ 伯牙琴 ”。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缔交君赠縞,投分我忘筌。成风 郢 匠斲,流水 伯牙 絃。”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书成 杨子 瓿,调絶 伯牙 絃。” 清 姚鼐 《哭鱼门》诗:“送别议联 元亮 井,论文曾许 伯牙 絃。”
《國語辭典》:牙人  拼音:yá rén
居间买卖,代销货物的人。《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与牙人算清了帐目,收拾起程。」也称为「经纪」。
《國語辭典》:牙牙  拼音:yá yá
拟声词。形容幼儿学说话的声音。金。元好问 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予诗数首以此诗为赠诗:「牙牙娇语总堪誇,学念新诗似小茶。」
《漢語大詞典》:牙旷(牙曠)
(1). 伯牙 和 师旷 的并称。二人皆 春秋 时著名音乐高手。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2).泛指精通音乐的人。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 班 匠 不我顾, 牙 旷 不我録。” 唐 白居易 《法曲歌》:“愿求 牙 旷 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宋 韩维 《览梅圣俞诗编》诗:“安得 牙 旷 手,提耳发其聪。”
《漢語大詞典》:胶牙(膠牙)
指(食物)坚硬难嚼。 清 钱谦益 《灯楼行壬寅元夕赋示施伟长》:“怜君旅食山城下,鐘罢炉残守僧舍。胶牙生菜粥不糜,蜇鼻村酤酒未笮。”
分類:食物坚硬
《國語辭典》:佛牙  拼音:fó yá
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未销毁的牙齿。《梁书。卷五四。诸夷列传。西北诸戎》:「中大通二年,遣使献佛牙。」《水浒传》第四五回:「和尚道:『请娘子去小僧房里看佛牙。』」
《分类字锦》:牙绯(牙绯)
本事诗沈佺期曾以罪谪遇恩复官还秩而朱绂未复尝内宴群臣皆歌回波词起舞因是多求迁擢佺期词曰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中宗即以绯鱼赐之
分类:赏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