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题跋(題跋)  拼音:tí bá
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在后面的称为「跋」,总称为「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今多指跋而言。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唐昭宗幸华州,登齐云楼,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今此辞墨本犹在陕州一佛寺中,纸札甚草草,予顷年过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红楼梦》第四二回:「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携蝗大嚼图』。」
《國語辭典》:官能  拼音:guān néng
1.器官的感觉机能,如视觉、听觉等是。如:「有些老年人有官能减退的现象。」
2.官吏的才能。《韩诗外传》卷六:「考其事业,较其官能,莫不理法则公道达而私门塞。」
《國語辭典》:栲栳  拼音:kǎo lǎo
竹制或柳条制的盛物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被他赶著,一鞭打在脑后,猛然惊觉。自此疮越加大了,头胀如栲栳。」也作「巴斗」、「笆斗」。
《國語辭典》:道具  拼音:dào jù
1.戏剧、电影或其他表演中所需的舞台用具。大道具如床、椅子,小道具如茶杯等。
2.佛家称可资助僧徒学道的器具。
《漢語大詞典》:物用
(1).百物器用。国语·晋语一:“周旋不动,以违心目,其反为物用也,何事能治?” 韦昭 注:“为物用,与百物器用无异也。”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 乾符 中, 洛 中有豪贵子弟,承藉勋荫,物用优足,恣陈锦衣玉食,不以充詘为戒。”
(2).指生活资料。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先生一向清减了,是老夫家中物用不中么?”
《漢語大詞典》:竹篮(竹籃)
有提梁的竹编盛物器。 唐 白居易 《放鱼》诗:“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第十七尊者临水侧坐,仰观飞鹤,其一既下集矣,侍者以手拊之,有童子提竹篮取果实投水中。”
《國語辭典》:盘子(盤子)  拼音:pán zi
1.盛放物品的浅底器皿。如:「请把桌上的盘子递过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拿盘子盛汤,回来那么子盛菜?」《红楼梦》第二九回:「张道士道:『手里不乾不净的,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
2.货物买卖的行情价格。《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傥若被他们知道这个意思,他一定把环妹妹藏到乡下去,再讲盘子。」
3.嫖妓茶围的偿资。
《國語辭典》:篮子(籃子)  拼音:lán zi
藤、竹、塑料等编成有提手的盛物器具。《红楼梦》第五九回:「随路见花,便采一二枝,编出一个玲珑过梁的篮子。」《老残游记》第二回:「园子里面顶著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都是为那不吃饭来的人买了充饥的。」
《國語辭典》:气孔(氣孔)  拼音:qì kǒng
1.植物叶表面由保卫细胞围成的孔口,可供水蒸气及空气的进出。
2.昆虫类躯体侧面的呼吸器官。也称为「气门」。
3.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可供空气通过的孔。也称为「气眼」。
4.铸件内部的空洞。是由铸造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捲入空气所形成。也称为「气眼」。
《國語辭典》:笼子(籠子)  拼音:lóng zi
拘囚人兽禽鸟的器具。如:「他提著鸟笼子到公园散步。」
《國語辭典》:笼子(籠子)  拼音:lǒng zi
竹或木制的圆形有盖的盛物器具。演杂技的人用来放置乐器。如:「她从笼子里拿出乐器,准备献艺。」
《國語辭典》:匣子  拼音:xiá zi
装东西的小型方形器具。《元史。卷一○一。兵志四》:「若系边关急速公事,用匣子封锁,于上重别题号,及写某处文字、发遣时刻,以凭照勘迟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沈琼枝把诗同银子收在一个首饰匣子里。」
《國語辭典》:盘秤(盤秤)  拼音:pán chèng
一种杆秤。杆的一端系著盘子,把要秤量的物品放在盘中,另一端挂上秤锤以秤重。
《國語辭典》:裂片  拼音:liè piàn
边缘有分裂的叶片或花冠,其分裂的单元称为「裂片」。
《漢語大詞典》:匣匮(匣匱)
(1).匣和柜。亦泛称同类型的藏物器具。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民人以垣墻为藏闭,天子以四海为匣匱。”太平御览卷七一三引 汉 李尤 《匱匣铭》:“国有都邑,家有匣匱;货贿之用,我之利器。”
(2).放在匣柜里。《淮南子·精神训》:“夫有 夏后氏 之璜者,匣匱而藏之,宝之至也。”
《漢語大詞典》:赀械(貲械)
财物器械。貲,通“ 资 ”。新唐书·沙陀传:“ 国昌 与 党项 战,未决, 大同川 吐浑 赫连鐸 袭 振武 ,尽取其貲械, 国昌 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