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染累
牵连,连累。北齐书·循吏传·苏琼:“ 平原郡 有妖贼 刘黑狗 ,构结徒侣,通於沧海。 琼 所部人连接村居,无相染累。”
分類:牵连连累
《國語辭典》:攀供  拼音:pān gōng
审讯时供词牵连他人。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把绷扒吊拷般般用,情节根由细细穷,那其间枯皮朽骨难禁痛,少不得从实攀供。」也作「供攀」。
《漢語大詞典》:攀指
诬供牵连。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见放着正名师,不是、不是胡攀指,谁教你隐藏下这个可喜的女孩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从龙诛赏迥异:“又勒 懋 攀指 纶 罪,遂逮至京。”
《漢語大詞典》:株治
牵连治罪。株,株连,牵连。例如: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漢語大詞典》:沾碍(沾礙)
牵连妨碍。红楼梦第七三回:“你们又无沾碍,何必如此?”《三侠五义》第六回:“虽然如此,他乃是个忠臣,就是迎他,也不至於沾碍老师。”
分類:牵连妨碍
《國語辭典》:五日京兆  拼音:wǔ rì jīng zhào
汉京兆尹张敞,因杨恽案受牵连,使贼捕掾絮舜以为张敞即将免官,不肯为张敞办案,曰:「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见《汉书。卷七六。张敞传》。后比喻任职不能长久者。《官场维新记》第一三回:「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
《國語辭典》:套头裹脑(套頭裹腦)  拼音:tào tóu guǒ nǎo
没头没尾,不清楚始末。《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读者请想这桩套头裹脑的事,这段含著骨头露著肉的话,这番扯著耳朵腮颊动的节目。」
《漢語大詞典》:一条线儿拴俩蚂蚱(一條線兒拴倆螞蚱)
俗谚。形容两人关系密切,彼此牵连。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也不是我坏良心来兜揽你,因为咱们俩是‘一条线儿拴俩蚂蚱’,飞不了我迸不了你的。”
《漢語大詞典》:咬扯
攀扯,牵连。《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让 宝根 这么一咬扯,倒好象有了什么私弊。”
分類:攀扯牵连
《漢語大詞典》:逍遥事外
(1).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 清 包世臣 《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 华 商欠负洋商,一经控告,追封产业,累及亲朋;西人负欠 华 债,虽饶私蓄,循例报穷,便自逍遥事外。” 鲁迅 《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 杨妃 , 禄山 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 玄宗 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2).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自然,旧形式的采取,或者必须说新形式的探求,都必须艺术学徒的努力的实践,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逍遥事外。”
《国语辞典》:罗圈儿架(罗圈儿架)  拼音:luó quān ér jià
辗转牵连的争吵。如:「这种前因后果夹缠不清的罗圈儿架,处理时要格外小心谨慎。」
《国语辞典》:事关重大(事关重大)  拼音:shì guān zhòng dà
事情严重,牵连甚广。《文明小史》第四回:「地保一听,事关重大,立刻齐集了二三十人,各执锄头钉耙,从屋后兜到前面。」
《国语辞典》:福业相牵(福业相牵)  拼音:fú yè xiāng qiān
福运与罪业往往相互牵连。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翊圣保德真君传》:「有缘无缘,福业相牵,有缘福至,无缘业缠。」
《国语辞典》:连带关系(连带关系)  拼音:lián dài guān xì
相互牵连,互为因果的关系。如:「这两件事有连带关系,得小心处理。」
分类:相互牵连
《国语辞典》:吃排落  拼音:chī pái luò
被连累、受牵连。如:「交朋友要谨慎小心,免得吃排落,受冤枉。」「身为主管,常吃排落,连带受处罚。」
分类:连累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