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扯不清  拼音:chě bù qīng
1.牵连不清、脱离不了关系。如:「一旦误入歧途,就一辈子也扯不清。」
2.无法整理、分析清楚。如:「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十分复杂,一时之间也扯不清。」
《国语辞典》:攀下  拼音:pān xià
牵连、拖累。《宋元戏文辑佚。崔莺莺西厢记》:「自迷做个无情鬼,落得甚?阎王行只得攀下您。」
分类:牵连拖累
《国语辞典》:扳缠不清(扳缠不清)  拼音:bān chán bù qīng
纠缠牵连。如:「莫和他扳缠不清了,快走吧!」
分类:纠缠牵连
《国语辞典》:有一腿  拼音:yǒu yī tuǐ
有关系、互相牵连。指两人之间有暧昧的性关系。如:「瞧他俩偷偷摸摸的亲昵行为,八成有一腿。」
《漢語大詞典》:钩葛(鉤葛)
亦作“钩葛”。 牵连绞绕。《革命民歌集·两条心眼一个愿》:“赛过红藤相钩葛,两条心眼一个愿。”
分類:牵连
《漢語大詞典》:瓜连蔓引(瓜連蔓引)
喻人事上辗转牵连。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记:“ 四明 藉此挑激圣怒,瓜连蔓引,是以摈 李太宰 ,逮 周嘉庆 。”
《漢語大詞典》:絓染
牵连,连累。新唐书·酷吏传·王旭:“ 崇道 及三子皆死,门生故人,并海内名士,皆絓染流徙,天下咨其冤。”
分類:牵连连累
《漢語大詞典》:挂扯
钩住并撕破。例如:他的衣服被树枝子挂扯得稀烂。
牵连;牵扯。例如:这些事情怎么能和他挂扯得上呢?
《漢語大詞典》:痕废(痕廢)
因事牵连而罢免。新唐书·程异传:“精吏治,为 叔文 所引,由监察御史为盐铁 扬子院 留后。 叔文 败,贬 郴州 司马……稍迁 淮南 等道两税使。 异 起痕废,能厉己竭节,悉矫革征利旧弊。”
分類:牵连罢免
《漢語大詞典》:扳咬
谓攀扯牵连他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公庭质对,扳咬呼号,惨震天地。”
《漢語大詞典》:雠扳(讎扳)
亦作“讐扳”。 因有仇怨而被诬陷、牵连。 清 袁枚 新齐谐·谢铜头:“数年后,其党以私铸见获,词连 谢某 。 谢 自以热灰揉瞎双目。到案时,言目瞽已久,讎扳显然,竟得漏网。”《黑籍冤魂》第五回:“我本是安分良民,人家説我私贩鸦片,都是讐扳,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國語辭典》:池鱼之殃(池魚之殃)  拼音:chí yú zhī yāng
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寻珠不著,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也作「池鱼之祸」。
《漢語大詞典》:牵混(牽混)
牵连混杂。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史记老子列传索隐》:“故别加‘又《张苍传》’四字,而失於标明为《索隐》,以致牵混莫辨。” 王人文 《辛亥四川路事罪言》:“今债务与政务互相牵混,万一外人藉此实行监督我国财政,后患曷可忍言。”
分類:牵连混杂
《國語辭典》:千里姻缘一线牵(千里姻緣一線牽)  拼音:qiān lǐ yīn yuán yī xiàn qiān
(谚语)比喻有缘的男女,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结为夫妻。如:「她是到德国游学时,认识现在的先生的。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红楼梦》第五七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线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著海、隔著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三侠五义》第五二回:「这荣相公人品学问俱是好的,也活该是千里姻缘一线牵。」
《漢語大詞典》:藕断丝不断
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离了婚还不行,他们说藕断丝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