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鳃叶(鳃叶)  拼音:sāi yè
在鳃骨上,由丝状物排列而成。呈深红色,分布大量毛细血管,经营呼吸作用。也称为「鳃丝」。
《国语辞典》:圈口  拼音:quān kǒu
环状物的口径。如手镯、戒指的大小,一般指圈口的大小。
《国语辞典》:胚囊  拼音:pēi náng
1.受精卵分裂时,成为有中空腔的囊状物,称为「胚囊」。也作「囊胚」。
2.被子植物胚珠珠心内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大孢子,其中三个退化,仅馀一个大孢子进行有丝分裂,产生七个细胞(含一个卵细胞)、八个核的雌配子体,称「胚囊」。
《国语辞典》:碟片  拼音:dié piàn
1.专指储存影像与声音资讯的影碟片。如:「用碟片观赏电影的声光效果,比录影带好多了。」
2.光碟片。为螺旋状沟纹的碟状物,以雷射光读取沟纹底部凹槽所储存的资料。如:「这些资料需要容量大的碟片才能一次储存完毕。」
《国语辞典》:果粉  拼音:guǒ fěn
新鲜果实或叶片外面的微细腊质的粉状物。
《国语辞典》:纸楣子(纸楣子)  拼音:zhǐ méi zi
以火纸捻制的细管状物,可用于点火。也称为「火煤子」。
《国语辞典》:纸煤子(纸煤子)  拼音:zhǐ méi zi
以火纸捻制的细管状物,可用来点火。《老残游记》第六回:「手指缝里夹了个纸煤子,吹了好几吹,才吹著。」也称为「火煤子」。
《国语辞典》:立可白  拼音:lì kě bái
一种供涂抹修改书写错误的白色液状物。如:「书写前要考虑周详,最好少用立可白。」也称为「修正液」。
《国语辞典》:控制棒  拼音:kòng zhì bàng
用以改变核反应器反应速率的棒状或板状物。由一种可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
《国语辞典》:一块儿(一块儿)  拼音:yī kuài ér
1.单数的块状物。如:「一块儿糖」、「一块儿石头」。
2.一同、一起。《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也被扯去和父母四个一块儿做鬼去了!」《文明小史》第二○回:「我们自从今日起,还要天天在一块儿办事呢!」
《国语辞典》:悬浮物(悬浮物)  拼音:xuán fú wù
悬浮在空气或液体中的粒状物。
《国语辞典》:杏仁粉  拼音:xìng rén fěn
杏仁磨碎搀和面粉白糖而成的粉状物。
《国语辞典》:鳃尾类(鳃尾类)  拼音:sāi wěi lèi
节肢动物门。因司呼吸作用的腮状物在尾端,故称为「鳃尾类」。如鳃虱等属之。
《漢語大詞典》:烰炭
方言。木柴经过燃烧后剩下的块状物,经闭熄后而成。 宋 苏轼 《格物粗谈·器用》:“铁锈以烰炭乾擦则快。”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蚁:“﹝白蚁﹞性畏烰炭、桐油、竹鸡云。”
《漢語大詞典》:浮沤钉(浮漚釘)
门上装饰的突起的钉状物,形似水上浮沤,故名。说郛卷五七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金铺:“风俗通义‘门户铺首’:昔 公输班 见水中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遂象之立于门户。按今门上排立而突起者, 公输班 所饰之蠡也。《义训》曰:‘门饰,金谓之铺,铺谓之鏂,鏂音欧,今俗谓之浮沤钉也。’按此沤者,水上浮沤状,亦类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