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0,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殊状
申状
言状
亡状
别状
奸状
不可状
迹状
状头
问状
千状
家状
怪状
报状
词状
《漢語大詞典》:殊状(殊狀)
(1).谓形状不同。 汉 王充 论衡·讲瑞:“骨法不同,姓名不等,身形殊状,生出异土。”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诡怪石异象,崭絶峯殊状。” 唐 杜甫 《封西岳赋》:“忽风翻而景倒,澹殊状而异色。”
(2).谓情况不同。 宋 楼钥 《送张定叟镇襄阳》诗:“今虽居上游,事与古殊状。”
《國語辭典》:申状(申狀)  拼音:shēn zhuàng
古时向上级陈述事实的文书。《水浒传》第三四回:「黄信写了申状,叫两个军教头目,飞马报与慕容知府。」
《國語辭典》:言状(言狀)  拼音:yán zhuàng
用言语描述形状。如:「一股不可言状的暖流,在心里翻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漢語大詞典》:亡状(亡狀)
(1).无礼。汉书·项籍传:“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 秦中 , 秦中 遇之多亡状。” 颜师古 注:“无善形状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朱崖迁客:“此人固亡状,要之为一州主,所谓邦君也。”
(2).指目无法纪的人。汉书·西南夷传:“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
分類:无礼
《韵府拾遗 漾韵》:别状(别状)
刘昼新论缴者身仰钓者身俯俯仰别状取利同焉
《漢語大詞典》:奸状(姦狀)
亦作“奸状”。亦作“姧状”。
(1).诈伪的情状。东观汉记·明帝纪:“遣謁者考实,具知姧状, 世祖 异焉。”《隋书·许善心传》:“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姦状分明,此何可捨。”
(2).指男女私通事。《魏书·刑罚志》:“ 容妃 等姦状,罪止於刑,并处极法,準律未当。” 唐 李浚 松窗杂录:“前旬月有教授书生私通於侍婢最宠者,会擒得姦状以闻於 説 , 説 怒甚,将穷狱於京兆尹。”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女至 德州 ,人詰得奸状,牒送回籍,杖而官卖。”
《国语辞典》:不可状(不可状)  拼音:bù kě zhuàng
无法用言语形容。唐。李群玉〈感春〉诗:「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也作「难为状」。
分类:言语
《漢語大詞典》:迹状(迹狀)
亦作“跡状”。亦作“蹟状”。 行迹,迹象。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时禁中失火…… 涓 因歷壖囿,按据迹状,乃上直中官遗火所致也。”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出处本末,迹状甚明。”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玉女喜神术》:“县令考其跡状,曰:‘某所行盖玉女喜神术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忠孝节义判官》:“然以官不显,又无蹟状,故州县不肯上其事,祠竟不克立。”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鳌拜:“今朕备稽事实,蹟状显然。”
分類:行迹迹象
《國語辭典》:状头(狀頭)  拼音:zhuàng tóu
1.状元。唐。卢储 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2.元代称原告为状头。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这事我自家不好问,二夫人,你做状头,拖他见官去。」
《國語辭典》:状元(狀元)  拼音:zhuàng yuán
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一甲第一名。《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探听得试院开榜了,却是别人做了状元,别人做了榜眼,别人做了探花郎。」《儒林外史》第二回:「点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
2.称现在各类考试中的榜首。
《漢語大詞典》:问状(問狀)
查明案件的情状。《汉书·匡衡传》:“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烛也。”
《骈字类编》:千状(千状)
欧阳修题跋俗言画鬼神者易为工以其人不常见也然而隐见出没于有无之际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难矣波张融海赋浪相礴而起千状 独涌乎一万容
《漢語大詞典》:家状(家狀)
旧指记述有关个人履历、三代、乡贯、年貌等的表状。 唐 无名氏 《秀师言记》:“ 崔 家小娘子,容德无比,年已及筓,供奉与他取家状,到府日,求 秦 晋 之匹可乎?”宋史·选举志一:“家状并试卷之首,署年及举数、场第、乡贯,不得增损移易,以仲冬收纳,月终而毕。” 清 赵翼 《题竹初自述文》诗:“ 竹初 自述文,亦以代家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唐选人家状即今履历:“所云家状,即今之履歷、亲供也。”
《国语辞典》:怪状(怪状)  拼音:guài zhuàng
奇怪特殊的形状。如:「因为是万圣节,很多小孩子被父母打扮成奇形怪状的模样。」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二。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诚哉是言。」
《國語辭典》:报状(報狀)  拼音:bào zhuàng
1.报告事由的书牍。唐。王建〈赠华州郑大夫〉诗:「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
2.报告事情的原委。《儒林外史》第四回:「来到南海县前一个关帝庙前戏台底下,和尚同妇人拴做一处。候知县出堂报状。」
分類:邸报
《國語辭典》:词状(詞狀)  拼音:cí zhuàng
诉讼的文书。《朱子语类辑略。卷五。论自注书》:「公等他日仕宦,不问官大小,每日词状须置一簿,穿字号,录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