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0,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下状
石状
状元红
状奇
日状
连状
病状
赃状
判状
写状
三状
物状
据状
疾状
近状
《國語辭典》:下状(下狀)  拼音:xià zhuàng
投递状纸。唐。韩愈〈寄卢仝〉诗:「昨晚长须来下状,隔墙恶少恶难似。」《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如今独自一身,交我归去不得!我要去官司下状,又没个钱!」
分類:投递状纸
《骈字类编》:石状(石状)
杜甫积草岭诗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诗韦庄鸡公帻诗见山形下 黄溍重登云黄山 岚光乍璘㻞石状终黤黪杳范成大过小玲珑岩诗脱略岩岫 黝纠石状怪
《國語辭典》:状元红(狀元紅)  拼音:zhuàng yuán hóng
1.一种陈三年的绍兴酒。
2.一种荔枝。宋。曾巩 荔枝录:「状元红,言于荔枝为第一,出近岁,在福州报国寺。」
3.紫茉莉的别名。参见「紫茉莉」条。
《韵府拾遗 支韵》:状奇(状奇)
王炎竹赋如骚人与𦡱儒予虽朝夕吟啸于其下曾无以名其美而状其奇
《骈字类编》:日状(日状)
齐书天文志汉史云西北有三大星如日状名曰天狗天狗出则人相食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漢語大詞典》:连状(連狀)
(1).接连上状。晋书·外戚传·王蕴:“﹝ 王藴 ﹞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 藴 无所是非。时 简文帝 为 会稽王 ,辅政, 藴 輒连状白之,曰:‘某人有地,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故不得者无怨焉。”
(2).连名告状。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行此策后,两市军人,富商大贾,或行财贿,邀截喧诉,请令所由切加收捉。如获头首,所在决杀;连状聚众人等,各决脊杖二十。”
(3).指连名上状。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禁选人带京债许借料钱:“今年三銓于远官,许连状相保,户部各保量加给料钱,衣食稍足,可责清廉。”
《國語辭典》:病状(病狀)  拼音:bìng zhuàng
病症上的状况。如:「刚住进加护病房内的病人病状稳定吗?」
《漢語大詞典》:赃状(贓狀)
贪污盗窃等的罪状。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君因》:“就 恂 素为官速谤,当便入传,引见詰问,纠其赃状,以时列闻。”《北史·元澄传》:“往年在州,於大市鞭杀五人,及检赃状,全无寸尺。”太平广记卷三六五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宫山僧:“赃状无据,法吏终无以成其狱也。”
《漢語大詞典》:判状(判狀)
犹今之判决书。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农﹞且飢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
分類:判决书
《漢語大詞典》:写状(寫狀)
(1).描摹形状。 隋 李播《周天大象赋》:“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雕金范玉,图容写状,灵仪炫日,宝刹凌云。”
(2).撰写诉状。
《骈字类编》:三状(三状)
齐书虞玩之传建元二年诏朝臣曰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氓俗巧伪为日已久至窃注爵位盗易年月增损三状贸袭万端或户存而文书已绝或人在而反托死板停私而云隶役身强而称六疾编户齐家少不如此皆政之巨蠹教之深疵
《漢語大詞典》:物状(物狀)
事物的形状。 唐 王昌龄 《宴南亭》诗:“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明 唐顺之 《永州祭柳子厚文》:“某少而诵公之文,见其模写物状,则已爽然神游 黄山 之颠、 冉溪 之涘。”
分類:物状
《韵府拾遗 漾韵》:据状(据状)
文献通考长兴二年敕诸道观察使属县于每村定有力人户充村长与村人议有力人户出剩田苗补贫下不追顷亩自肯者即据状徵收
《漢語大詞典》:疾状(疾狀)
症状。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僕初到 潯阳 时,有 熊孺登 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分類:症状
《漢語大詞典》:近状(近狀)
犹近况。《广陵潮》第六七回:“ 云麟 一面説,一面坐向窗下,真个凝神壹志,将 扬州 近状写得十分详细。” 惜红馆主 《续啼笑因缘》第十五回:“ 密斯何 要问她的近状,可是连我也想探听咧。”
分類: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