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狡刻
狡黠刻薄。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 富察和卓 、 王阿里 、 李涣 之徒,胥吏中尤狡刻者也。”
分類:狡黠刻薄
《漢語大詞典》:黠诡(黠詭)
狡黠诡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其站夫絶黠诡,与 佶伦 互委,往返者凡五日。”
分類:狡黠诡诈
《漢語大詞典》:黠狐
俗谓狐狸狡黠,故称。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及至遇见个狡兔黠狐,那怕把他拉到污泥荆棘里头,他也自己不惜毛羽,絶不鬆那一爪。”
分類:狐狸狡黠
《漢語大詞典》:骁黠(驍黠)
勇猛狡黠。明史·列女传二·沈氏六节妇:“族众二千人,多驍黠善鬭。”
分類:勇猛狡黠
《漢語大詞典》:恶慧(惡慧)
指狡黠之心。 章炳麟 《人无我论》:“恶慧既深,道德日败,矫弊者乃憬然於宗教之不可泯絶。而崇拜天神,既近卑鄙,归依浄土,亦非丈夫榦志之事。”
分類:狡黠
《漢語大詞典》:聪黠(聰黠)
聪明而狡黠。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季兰:“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巴延三:“时有上亲侍小内臣 鄂罗裡 ,人素聪黠,颇解上意,遂代其起草。”
分類:聪明狡黠
《漢語大詞典》:阴黠(陰黠)
阴险狡黠。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 鱼朝恩 , 瀘州 瀘川 人。 天寳 末,以品官给事黄门,内阴黠,善宣纳詔令。”
分類:阴险狡黠
《漢語大詞典》:驵侠(駔俠)
谓做事狡黠,带有侠气。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吕光:“其狱未结,而 高 去位, 徐 事尽化乌有矣。駔侠至此,可怖哉。”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类隽类函》:“ 吴 中 郑山人 虚舟 ,名 若庸 ,有嶲才,少駔侠,多作犯科事。”
《漢語大詞典》:黠傲
亦作“ 黠驁 ”。 狡黠桀骜。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风俗》:“吾 松 素称奢淫黠傲之俗,已无还淳挽朴之机。” 明 张瀚 《松窗梦语·两粤记》:“但海上之寇, 道乾 虽已招抚,而 一本 犹黠驁难擒,向非大将得人,何以率先士卒?”
分類:狡黠桀骜
《漢語大詞典》:黠悍
狡黠而强悍。 明 唐顺之 《答蔡可泉判官书》:“ 广德 之民,以黠悍著闻久矣。”明史·西域传四·天方:“是岁,贡使皆黠悍。” 清 薛福成 《书沔阳陆帅失陷江宁事》:“畺臣武臣,但依疲窳涣散佣丐充数之营兵,当彼黠悍方张之寇。”
分類:狡黠强悍
《漢語大詞典》:黠捷
狡黠敏悟。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厕神》:“近 黄州 郭殿直 家有此神,颇黠捷。”
分類:狡黠敏悟
《漢語大詞典》:虎党狐侪(虎黨狐儕)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谁曾见这锦囊诗袋,却遮藏的虎党狐儕,只您这眉前眼后谁瞒过。道不的露尾藏头,怎撒乖,没处安排。”
分類:凶恶狡黠
《漢語大詞典》:诡黠(詭黠)
诡诈狡黠。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下:“女人憙诡黠諛諂,谓人不觉,是七十一态。”明史·佞倖传·纪纲:“ 纲 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嚮。”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 老子 既以破坏一切为宗旨,而復以阴险之心术,诡黠之权谋佐之。”
分類:诡诈狡黠
《國語辭典》:调皮鬼(調皮鬼)  拼音:tiáo pí guǐ
昵称顽皮捣蛋的人。如:「你这个调皮鬼,总爱捉弄人。」
分類:顽皮狡黠
《漢語大詞典》:佞慧
善于阿谀奉承而又狡黠。三国志·蜀志·董允传:“ 皓 ( 黄皓 )便僻佞慧,欲自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