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臂鹰(臂鷹)
架鹰于臂。古时多指外出狩猎或嬉游。后汉书·梁冀传:“又好臂鹰走狗,骋马鬭鸡。” 唐 元稹 《阴山道》诗:“从骑爱奴丝布衫,臂鹰小儿云锦韜。” 宋 林逋 《雪》诗之二:“更想 天山 两三骑,臂鹰拳蹬簇駸駸。” 元 薛玄曦 逸句:“臂鹰过雁磧,老马上 龙堆 。”
《漢語大詞典》:秋狝
国君秋季狩猎之称。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司马法·仁本:“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春蒐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诚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乾隆 二十三年,巡幸 木兰 ,举秋獮之礼。”
《國語辭典》:出猎(出獵)  拼音:chū liè
出外打猎。《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唐。杜甫 遣兴诗五首之二:「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
《漢語大詞典》:出田
(1).亦作“ 出畋 ”。出外打猎。晏子春秋·外篇下五:“ 景公 出田。”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楚 使 子虚 使於 齐 ,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北齐书·斛律羡传:“ 羡 及 光 并少工骑射,其父每日令其出畋,还即较所获禽兽。”
(2).方言。发引。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扬州 谓棺柩属引发涂为出田。田即引也。或説为奠,非也。”
《漢語大詞典》:蒐狩
春猎为蒐,冬猎为狩,泛指狩猎。《穀梁传·昭公八年》:“因蒐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 唐 高适 《奉和李泰和鹘赋》:“幸耀光於蒐狩,承剪拂於楼臺。” 清 黄宗羲 《陈同亮刻胡传序》:“由是而推,焉知朝聘、会同、崩薨、卒葬、雩社、禘尝、蒐狩、城筑之无错误乎?”
《漢語大詞典》:谏猎书(諫獵書)
指 汉 司马相如 劝谏狩猎的奏章。亦泛指劝谏的奏章。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袖中諫猎书,扣马久上陈。” 清 吴伟业 《即事》诗:“ 上林 兽簿何曾问,叩马无烦諫猎书。”参见“ 諫猎 ”。
《漢語大詞典》:谏猎(諫獵)
(1).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 相如 因上疏諫。” 唐 贾至 《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 唐 戴叔伦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2).泛指谏诤。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解龟生碧草,諫猎阻青霄。”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 王 盖先以御史罢官。” 浦起龙 心解:“先官侍御,故用諫猎字。”
《漢語大詞典》:田法
亦作“ 田灋 ”。
(1).古时狩猎的典法。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田,前期,出田灋於州里,简其鼓鐸旗物兵器,脩其卒伍。” 孙诒让 正义:“田法,谓田事之典法。”新唐书·礼乐志六:“皇帝狩田之礼,亦以仲冬。前期,兵部集众庶修田法,虞部表所田之野,建旗於其后。”
(2).耕种之法。《诗·小雅·甫田》“以御田祖” 唐 孔颖达 疏:“祭田祖而并祭田畯者,以 神农 始造田法。” 清 梅曾亮 《赠按察司照磨吴府君墓表》:“﹝ 吴府君 ﹞暇则手写书史,自种菜果,课佣佃,指授田法。”
《漢語大詞典》:好田
喜好狩猎。礼记·郊特牲:“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齐 庆封 好田而耆酒。”
分類:喜好狩猎
《國語辭典》:头鹅(頭鵝)  拼音:tóu é
1.指天鹅飞行时,在前引领的第一只鹅。
2.最初捕得的鹅。《辽史。卷三二。营卫志中》:「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
《漢語大詞典》:搜择(搜擇)
(1).搜求挑选。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盖由赏鉴独任於圣聪,搜择颇难於公举,但速登延之路,罕施练覈之方。”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唐文粹:“然其大要,以復古为主,搜择博而别裁正,一代文物之盛,赖是以存。”
(2).有选择地狩猎鸟兽。《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 唐 贾公彦 疏:“春时鸟兽字乳,搜择取不孕任者。”
《漢語大詞典》:蒐狝
春猎与秋猎。亦泛指狩猎。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是以古者蒐獮振旅而数军实焉,恐民之愉佚而亡戒难。”隋书·礼仪志三:“古者三年练兵,入而振旅,至於春秋蒐獮,亦以讲其事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鹰狗处:“鹰狗处向在 东华门 内长街,设总统二人,以侍卫兼之,豢饲御前鹰狗,以备蒐獮之用。”
分類:春猎狩猎
《漢語大詞典》:蒐苗
春猎为蒐,夏猎为苗。.泛指狩猎。 明 张煌言 《乡荐经义·君子以容民畜众》:“夫师之时,裒旅方旋,怀桃棘者,方自力于壮事,而君子唯讲蒐苗之节,将无谓其弛备歟。” 清 王士禄 《诏罢高丽贡鹰歌》:“ 晾鹰臺 上秋天高,乘时驱兽行蒐苗。”
《漢語大詞典》:兽人(獸人)
《周礼》官名。掌管有关狩猎和供献兽物的官。周礼·天官·兽人:“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冬献狼,夏献麋……凡田兽者,掌其政令。”左传·宣公十二年:“兽人无乃不给於鲜。”
《漢語大詞典》:迹人
(1). 周 代掌管狩猎之官。周礼·地官·序官:“迹人,中士四人。” 郑玄 注:“迹之言跡,知禽兽处。” 孙诒让 正义:“此迹人亦掌踪迹禽兽,知其所藏之处。”左传·哀公十四年:“迹人来告曰:‘ 逢泽 有介麋焉。’” 杜预 注:“迹人,主迹禽兽者。”
(2).指探子。 唐 李邕 《左羽林大将军臧公神道碑》:“获其迹人,审其阴计。”
《漢語大詞典》:猎兽
中世纪英国在狩猎地饲养作为打猎对象的动物(如獐、狐、貂)
可作狩猎猎物的哺乳动物
《漢語大詞典》:田役
(1).诸侯为狩猎而役使民众。周礼·天官·大宰:“八曰田役,以驭其众。” 贾公彦 疏:“谓采地之中,得田猎使役於民。” 孙诒让 正义:“谓起徒役以田猎也。”晋书·地理志上:“小司徒以五人为伍……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
(2).指农事方面的差役。宋史·食货志上五:“既云百姓乐於应募,何以户降四等,必须二等户保任。任之而逃,则勒任者就田役,此岂得云乐应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