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褊窄  拼音:biǎn zhǎi
狭窄。如:「若遇上心胸褊窄的人,须小心应付,以免招来是非。」《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因房屋褊窄,停放过了头七,将灵柩送在祖茔安葬。」
《國語辭典》:褊狭(褊狹)  拼音:biǎn xiá
1.气度狭窄。《史记。卷二三。礼书》:「化隆者闳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后汉书。卷三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刘般》:「伥能说经书而用心褊狭,迁严毅刚直而薄于艺文。」
2.土地或空间狭小。《北史。卷六。齐本纪。高祖神武帝》:「虽有山河之固,土地褊狭,不如邺,请迁都。」宋。苏舜钦 沧浪亭记:「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
《國語辭典》:夹缝(夾縫)  拼音:jiá fèng
在两个靠近物体中间的狭窄空隙。《老残游记》第二回:「不到十二点钟,前面几张空桌俱已满了,不断还有人来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中安插。」
《漢語大詞典》:隘束
狭窄险隘。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馹遽之途,敧危隘束。”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剑南道三·剑州:“ 诸葛亮 相 蜀 ,於 剑阁 立门,以 太剑山 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 剑门 。”
分類:狭窄险隘
《漢語大詞典》:狭瘠(狹瘠)
狭窄贫瘠。明史·代王桂传:“ 大同 狭瘠,禄餉不支, 代 宗日繁衍,众聚而贫。”
分類:狭窄贫瘠
《國語辭典》:内海(內海)  拼音:nèi hǎi
1.海的四周有大陆环绕,而仅以狭小的海峡与大洋相通。如地中海、波罗的海等。
2.沿岸全属于一个国家,而本身也属于该国家的海。如渤海便是中国的内海。
《国语辞典》:窄巷  拼音:zhǎi xiàng
狭窄的巷子。如:「这条窄巷,古意盎然,风格独特,早已成为观光客必游之地。」
分类:狭窄巷子
《漢語大詞典》:迮径(迮徑)
狭窄的小路。 清 厉鹗 《园居和蒋丈静山》:“迮径相过惟碍竹,小畦旋往欲删蔬。”
分類:狭窄小路
《漢語大詞典》:狷浅(狷淺)
(1).急躁浮浅。 宋 苏辙 《司马温公挽词》之四:“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疎。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餘。”
(2).气量狭窄。 宋 苏辙 《历代论四·王导》:“ 元帝 之世…… 刘隗 、 刁协 刚介狷浅,见信於帝,专以法绳公卿。”
《漢語大詞典》:夹墙(夾牆)
两座距离很近、中间有狭窄道路的墙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其南首则东西夹墙也。”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只见里面原来是个夹墙地窨子。”
《漢語大詞典》:蛇窦(蛇竇)
蛇的洞穴。形容狭窄。 宋 沈辽 《禅僧岩》诗:“东西有道若蛇竇,白云羃羃门无缄。”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技艺·蛇窦:“ 晋 潘茂名 , 永嘉 中入山逢二道士弈棋,立观久之,道士顾谓曰:‘子亦爱此否?’答曰:‘入犹蛇竇,出似雁行。’道士笑可其説。”
分類:洞穴狭窄
《漢語大詞典》:庳狭(庳狹)
低矮狭窄。 宋 司马光 《秀州真如院法堂记》:“ 真如 故有堂,庳狭不足以庥学者。”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 文渊阁 制既庳狭,而牗復暗黑,抽閲者必秉炬以登。”
《漢語大詞典》:崄隘(嶮隘)
险峻狭窄。 郭沫若 《今津纪游》:“路极嶮隘,攀援树枝而下。”
《漢語大詞典》:局迫
(1).狭隘,狭窄。后汉书·窦融传:“当今 西州 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 宋 苏轼 《与谢民师推官书》:“某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
(2).窘迫,不自然。 清 李霨 《初发都门》诗:“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孤臣碧血记》:“ 马六派 闻语,状甚局迫。屈半膝,復言。”
《漢語大詞典》:拘狭(拘狹)
局促狭窄。 宋 郭熙 《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一山明晦隐见之迹。”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小序·李商老》:“颇博览强记,然诗体拘狭少变化。”
分類:局促狭窄
《漢語大詞典》:峻隘
(1).险峻狭窄。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已为寇所守险, 昂 转鬭而进,莫有当其锋者。”
(2).为人严峻而心胸狭隘。晋书·王雅传:“ 王恭 风神简贵,志气方严……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明史·桂彦良传:“ 濂 文人耳, 基 峻隘,不如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