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三猪
宋史·刘继元传》:淳化二年,继元疾,遣中使挟医诊视。及卒,遗奏以其子三猪为托,太宗恻然哀之。
《韵府拾遗 鱼韵》:丧猪(丧猪)
荀子》: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是岂以丧猪为辱也哉?然而不惮斗者,恶之故也。
《漢語大詞典》:开锁猪(開鎖猪)
旧俗。生女后,把名字写在红布上,挂在屋里西墙的锁神柜内,姑娘出嫁时由男方送猪来敬锁神,取出该红布。称这猪为“开锁猪”。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上年纪的人们问道:‘还用不用开锁猪呀?’”
《漢語大詞典》:开镇猪
1.旧俗。生女后,把名字写在红布上,挂在屋里西墙的锁神柜内,姑娘出嫁时由男方送猪来敬锁神,取出该红布。称这猪为"开锁猪"。
《分类字锦》:腊前猪红(腊前猪红)
杨万里 吴春卿饷腊猪肉诗 君家猪红腊前作。
分类:
《韵府拾遗 鱼韵》:赉猪(赉猪)
庾信有《谢滕王赉猪启》。
《漢語大詞典》:壳郎猪(殼郎猪)
方言。架子猪。指尚未长膘的半大猪。
《國語辭典》:箭猪(箭豬)  拼音:jiàn zhū
豪猪的别名。参见「豪猪」条。
分類:豪猪
《國語辭典》:豪猪(豪豬)  拼音:háo zhū
动物名。哺乳纲齧齿目豪猪科。全身黑而生棘毛,尖锐如针,遇敌时常蜷曲其身而竖立硬毛,作为抵御。食动物腐肉及植物,产于广西及印度、非洲等处。也称为「箭猪」。
《漢語大詞典》:豭猪(豭豬)
公猪。汉书·翟方进传:“会 北地 浩商 为 义渠 长所捕,亡,长取其母,与豭猪连繫都亭下。”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今 湖北 谓牡豕为豭猪。”
分類:公猪
《漢語大詞典》:架子猪
指断乳后不久至催肥前去势的猪。重量一般在15-45公斤。有的地区叫“壳郎猪”。 周立波 《盖满爹》:“‘你那架子猪也要杀了?’端着碗、站在桌边吃饭的 盖满爹 吃惊地问。” 陈朝璐 《赶场》:“他们要把 小春 预分的几十块钱拿去再买一头架子猪。”
《漢語大詞典》:猫猪(貓猪)
即豪猪。 清 黄汉 《猫苑·种类》:“毛犀,即彖也,善知吉凶,人呼为猫猪。”参见“ 豪猪 ”。
分類:豪猪
《國語辭典》:豪猪(豪豬)  拼音:háo zhū
动物名。哺乳纲齧齿目豪猪科。全身黑而生棘毛,尖锐如针,遇敌时常蜷曲其身而竖立硬毛,作为抵御。食动物腐肉及植物,产于广西及印度、非洲等处。也称为「箭猪」。
《國語辭典》:卖猪仔(賣豬仔)  拼音:mài zhū zǎi
将人诱拐到外地去卖作奴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那个乾儿子呢,被他幽禁了两个月,便把他卖猪仔到吉林去了。」
分類:人口苦工
《國語辭典》:毛猪(毛豬)  拼音:máo zhū
活的猪只。如:「毛猪拍卖场」。
《漢語大詞典》:鸾猪(鸞豬)
豪猪的异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豪猪
分類:豪猪
《國語辭典》:牧猪奴戏(牧豬奴戲)  拼音:mù zhū nú xì
指赌博或弈棋。语出《晋书。卷六六。列传。陶侃》:「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搏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生之法言,不可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