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29,分316页显示  上一页  256  257  258  259  260  262  263  264  26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冯明玠(五玉 忝生 )
吴玉(和璞 昆峰 )
王尔玉
石文器(伯重 玉完 )
梁元柱(仲玉 森琅 )
罗华衮(纫兰 浮玉 别称 恩师 )
丁鸣陛(仲玉 念源 )
薛玉衡(三台 六符 )
陈奇瑜(玉铉、正学 )
陈调鼎(汝玉 铉五 )
骆方玺(尔玉 武懿 )
康尔韫(康我待 叔玉 彦英 )
李芬(颖玉 )
袁玉佩
陈应运(玉衡 )

人物简介

维基
冯明玠(16世纪—17世纪),字五玉,号忝生,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冯明玠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获授澄海知县,用文治理当地,当地人祀在名宦祠。不久升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弹劾监军郎中张若麒贪功而战败,应治理其罪行;巡按山西时因清兵攻入而遭削籍。弘光帝继位,起用他为广西道御史,和刘呈瑞、毕十臣、郝锦、姚士恒都有正直名声,后事不详。
吴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玉(1587年—1642年),字和璞,号昆峰,山西太原府寿阳县人。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山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崇祯初擢广西道监察御史,疏劾|杨维垣而并及赵兴邦、徐大化、阮大铖并周大成、孙之獬诸人,疏参枢臣王在晋乞媚邪党,同官刘鸿训擅增张庆臻敕书事。弹劾原任宣府巡抚李养冲侵抚赏库逆珰建祠银七万馀两及永宁洗马林匿报江沙梁冒功诸状,后升河南右参议。墓在北乡神武村。
王尔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尔玉,陕西富平县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陕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王尔玉考中乙丑科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任江夏知县。同年,江夏人熊廷弼下狱,王尔玉为讨好阉党魏忠贤等,诬陷熊廷弼子在家藏貂裘珍玩,但搜查之后,并未寻获。于是鞭打其子。廷弼长子熊兆圭自杀,兆圭之母喊冤。王尔玉剥去其婢女的衣服,并鞭笞四十下。远近人听后无不表示愤怒。

人物简介

维基
石文器,字伯重,号玉完,江西建昌府泸溪县(今资溪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以选贡中顺天府乡试,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成进士,授广东曲江县知县,当地多盗,文器戢游博,绝主藏,盗皆徙。大水暴至,田庐坏,官廪粟皆湿。文器不待上报,尽发之以赈民,民大悦。以擅发被劾,降安庆府经历,摄太湖县令四十八日,政声茂著,民立生祠祀之。迁永平府司理,天启四年(1624年)丁外艰,补建宁府。擢大理寺左寺副,转右寺正,参与定魏忠贤等诸阉党逆案,得其平。崇祯二年己巳(1629年),清兵入寇,都城戒严,有旨敛兵入城,以待援师。文器疏言敛兵城内十不便,请简精锐,棋布城外,鼓其忾怒,以与勤王师合,神臂飞驳之威有所施,反间潜伏之计有所用。于谦用石亨、洪彪于城外,而社稷固于苞桑,此已然之明验也。未几,袁崇焕复以入城休兵为言,帝遂下崇焕于理。河间府缺守,以畿南重地,擢文器为知府。文器浚壕治械,日夜以盗为事。盗发浚县,巡抚遣兵备道往捕,兵备怯,许盗自首,盗益恣驰突,城闉莫敢问。文器掩捕盗魁,尸诸市,盗稍逸去。孔游击叛,文器授计营将,伏兵潜伺,毙贼五十余人,生俘倍之,贼遂奔山东,破一郡七邑。静海县令是巡抚私人也,役民夫而中饱千金,直文器劾之,巡抚怒,劾文器设守擅杀,罪坐戍。久之,得放,便已经国变,素服哀号,卒年七十九。所著《翠筠亭集》行于世。吴桥范景文为之序,临川揭重熙表其墓。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九三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维基
梁元柱(1584年—1631年),字仲玉,号森琅,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伦教人。元柱貌殊端秀,聪颖绝伦,稍长有大志,外恂谨而中持刚介,尝观竞渡溺,族父援就己舍,勖之学。元柱感奋力读,无寒暑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由副榜领乡荐,天启二年(1622年)成壬戌科进士。考选庶吉士,四年正月改授陕西道御史,掌陜西道。是时厂监魏忠贤结奉圣夫人客氏交煽内外,权势赫灼,宰执皆俯首听命,廷臣稍有声者,率罗致而计去其异己。会所识同僚某人愿为介绍以结交魏珰,辄峻拒之,某曰:履虎尾不畏咥人耶?不答,索笔大书二十字示之曰:不忧不惧,君子乃能遁世;患得患失,鄙夫安可事君。某以为不识时务,逡巡去。甫入台,条上七事,侃侃数千言皆切中时弊。勋贵子弟得荫者,辄用郡守、部郎,往往骄侈,不习吏事,疏请改用间散光禄典簿,许以忠倚要路,巧营户缺,侵剥官物,并论罢之。四年汪文言狱兴,忠贤藉以罗织,人人自危。左副都御史杨涟抗疏列二十四大罪,下旨切责。元柱与台省诤臣合疏继言,不纳。会六月京畿大雨雹,独上穹苍告变疏,疏入,魏忠贤深感愤怒,摘疏末数语指以诽谤,将矫旨置于极刑,有同县宗人某方党忠贤,阴为调度,仅拟严旨削籍为民,即为介见忠贤者。归隐五年,筑园城北粤秀山南,浚池得奇石,移古树为配,谓皆偶得也,署堂曰“偶然”,日与其渊旧邝露、黎遂球、陈子壮、赵焞夫、梁继善辈诗酒高会,醉后画山水人物神鬼,无不精绝,好事者得片楮争宝焉。独不喜与当事往还,值上元,露跨马抵南海令前驱,令怒,将拘辱之,元柱为缓颊不可。崇祯改元,诏戮忠贤尸,复诸臣被冤陷者,元柱以原职召还。二年(1629年)十月,清兵分三道入大安口进龙井马兰,军官周镇战没,张安、王纯臣遁,张万春降,遂围蓟州,破遵化,京师戒严。既而大兵将越蓟州,拒于袁崇焕,遂破玉田、顺义诸县,向德胜门攻南城。时元柱行抵河间,同召诸臣闻警皆迟疑不敢进,元柱慨然曰:主忧臣辱,此时恨不飞入都门,稽首殿阶,以笏书策上前,为国家三百年养士报耳,泄泄留此,意且奚为?闻者咸愧服,悉随之行,无逗留者。至京,补福建道御史,监顺天乡试,出巡清坝,旋按云南。自审理举劾,以迄清厘钱谷,一矢公平,积弊顿清。差峻,请便道归省,连丁内外艰,守制六年如一日,设祭田,由始祖而本支而分支,祖庙均焉。初元柱少时,族有忌者辱之不能堪,至贵,诣门谢,置弗校。服阕,崇祯四年八月迁陜西右参议,未赴病卒,年四十八,国朝雍正中祀乡贤。著有《疏要》四卷、《偶然堂集》四卷。

人物简介

维基
罗华衮,字纫兰,号浮玉,河南汝宁府信阳州罗山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河南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居乡孝友素著,置义田赡给宗族,又喜为令长言邑中利病。初令曲江,丁内艰,天启三年(1623年)补青阳县,四年(1624年)调武进知县。吏治精敏,清粮弊,理冤狱,兴除诸水利害,德政甚多。尤有人伦鉴诸,所识拔士辄为名人巨官。与常州知府曾樱、推官吴麟瑞合称“毗陵三贤”。七年擢南吏部验封司主事,晋郎中,迁山东右参政,俱有建树。五十余岁卒,开封知府毗陵薛寀志其墓,称之为恩师。
丁鸣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丁鸣陛(?—1630年),字仲玉,号念源,山东济南府滨州沾化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四十三年授河南固始县知县,考最,天启二年八月入为吏部稽勋司主事,转验封司,明年转考功司,皆各摄署其司印。是年复转文选司,十月丁外艰。崇祯三年(1630年)再起稽勋司员外郎,不踰月,留验封司郎中,甫拜命入署,而公以疾卒于官。
薛玉衡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薛玉衡,初名三台,字六符,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今属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寄籍宁波府定海县(今镇海)。治诗经。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天启二年起,历任工部主事、员外郎。曾在山东任御史,后任归德(今属河南)知府。明末农民起义纷繁,曾镇压齐鲁白莲教起义。后辞官归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山西保德州人,字玉铉。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洛阳知县。继杨涟力劾魏忠贤。崇祯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极言鄜延千余里饥荒及民变状,诏免田租。发兵击斩农民军首领多人。旋以农民军纵横于山西、畿南,擢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七年,于连胜之后,围农民军于兴安车箱峡,中诈降计,致农民军脱险复盛。坐除名,谪戍边。南明隆武帝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闻命,旋卒。
维基
陈奇瑜(1590年—1648年),字正学,别号玉铉,山西保德州人。万历丙辰进士,崇祯时总督五省军务,围剿农民军,招降失策被革。清初,因蓄发被杀。万历十八年(1590年)九月初九日生。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式壬子科乡试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廷试三甲一百九名。大理寺观政。初任河南洛阳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擢礼科给事中。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重罪,奇瑜亦抗疏力诋。天启六年(1626年),出为陕西副使。累擢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崇祯五年,讨斩辖区内盗魁,略尽,威名著关、陕。崇祯七年,三月,南京右都御史唐世济言:“流寇有四:一乱民、一驿卒、一饥黎、一难氓;宜分别剿抚。”崇祯命陈奇瑜执行。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陈奇瑜任五省总督,剿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境内流贼,四个月内陈奇瑜组织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陈奇瑜与卢象升会兵于上津。当时农民军各部多入汉南,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竟误走兴安(今陕西省石泉以东的汉江流域)车箱峡。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实为奇瑜所设圈套。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情势危殆。当时连下二十多天大雨,被困的农民军马疲食尽,李自成用顾君恩诡计诈降,奇瑜不从,复以重金计诱奇瑜左右及诸将。转达降意。奇瑜见贼众被困,渐有骄色,便命他面缚出降。李自成竟自缚双手,大胆出降,叩首奇瑜马前,哀乞免死。奇瑜检阅诸贼,共得三万六千馀人,悉数遣归原籍。每贼百名,用一安抚官押送,并且命所过州县,给发糇粮。贼众出峡离开大军,差不多有数十里之远,李自成突起,刺杀安抚官,馀贼也一同下手,把所有安抚官五十多人,尽行杀毙。七月,起义军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馀人。起义军脱围后,沿途残戮,饱掠而西,关中大震。给事中顾国宝劾奇瑜轻敌误国。陈奇瑜上疏委罪练国事。练国事上疏自解:“汉南贼尽入栈道,奇瑜檄止兵,臣未知所抚实数。及见奇瑜疏,八大王部万三千人,蝎子块部万五百余人,张妙手部九千一百余人,八大王又一部八千三百余人,臣不觉仰天长叹。夫一月之内,抚强寇四万余,尽从栈道入内地,食饮何自出,安得无剽掠?且一大帅将三千人,而一贼魁反拥万余众,安能受纪律?即籍口回籍,延安州县骤增四万余人,安集何所?合诸征剿兵不满二万,而降贼逾四万,岂内地兵力所能支,宜其连陷名城而不可救也。若咎臣不堵剿,则先有止兵檄也;若云贼已受抚,因误杀使人致然,则未误杀之先,何为破麟游、永寿。”陈奇瑜被逮捕下狱。奇瑜既罢,即命三边总督洪承畴兼督河南、山西、湖广军务。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谪戍边。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福王(弘光帝)立,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赴。清顺治五年(1648年),以蓄发被杀,卒葬故城新坟。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调鼎,字汝玉,号铉五,应天府高淳县民籍。江西宜春知县陈九令之孙。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寻督蓟州粮储,常俸之外,羡馀悉充军饷,且赈民饥寒。时魏阉方炽,鼎独耿介不阿,阉党失败,出为浙江金衢兵备道佥事,户部以蓟饷亏额,疑其监守自盗,遂坐事被逮,卒于京。
骆方玺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骆方玺(1590年—1649年),字尔玉,号武懿,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人。南京刑科给事中、湖广副使骆问礼孙。从叔骆先觉,同榜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浙江乡试六十名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三百七十二名,三甲一百七十五名进士。三年授句容知县,四年丁内艰归,七年起补南海县知县,崇祯四年考察,七年补山西布政司照磨,八年升临晋县知县,十年擢工部营缮司主事,升工部虞衡司员外郎,管三山。崇祯十年八月,方玺奏:『皇上以廷臣不足,用中官;而内臣邀此旷典,必能捐躯报主。惟皇上善用中官,故中官为皇上用』。刑科给事中何楷驳其通内呈身,吏部以削籍请;上手敕降谪外职(江西按察司照磨)。十一年二月,下刑部尚书郑三俊于狱。初,宝源局铸钱,穴墙构奸;又有隐屯豆七千馀石者:事下刑部,如律抵罪。上以为轻,屡履如故;并逮郎中熊经、主事骆方玺、王家录讯之。南明弘光亡后,在定海总兵王之仁军中监军。
康尔韫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康尔韫(1591年—1629年),别名康我待,字叔玉,号彦英,福建同安县豪山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康尔韫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29岁时中式己未科进士。历任户部江西司主事、郎中、山东兖州府知府等职务。康氏为官清廉,又勤于政事。但后来因积劳成疾告归故里。崇祯二年(1629年)病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芬,字颖玉,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民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天启六年三月,升礼部员外郎李芬为广东布政使司右参议。官至按察司副使。
袁玉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袁玉佩,广东广州府东莞县军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天启六年三月,刑科右给事中黄承昊疏言南京兵科给事中袁玉佩究心武事,见今兵科乏人,宜调玉佩于北垣,以备缓急。命该部酌议,随从部复,改袁玉佩兵科给事中,著刻期到任。
陈应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应运(?—1631年),榜名洪应运,字玉衡,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浙江永嘉县知县,剔弊除奸,不遗余力,乃为忌者所中,解绶东还,崇祯四年七月郁郁以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