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29,分316页显示 上一页 262 263 264 265 266 268 269 270 271 下一页
周而淳(字 季玉 )
张琚(字 居玉 世称 旋溪先生 )
王华玉(字 实功、石攻 )
于华玉(字 璠卿 号 辉山 )
柯夏卿(字 仲倩 号 玉砚、循庵 )
申濡(字 君泽 号 竹堂、泥翁、玉川山人 )
金铉(字 伯玉、在六 号 石斋 忠节、忠洁 )
张鼎延(字 慎之 号 玉调 )
马光裕(字 绳诒 号 玉笋、止斋 )
向玉轩
吴允谦(字 凝之 号 玉京 世称 当地望族 )
汪铉(字 以玉 诏 )
王玉藻(字 质夫 号 螺山 )
僧通琇( 杨 号 玉林 )
其它辞典(续上)
严尔琮(字 叔玉 )周而淳(字 季玉 )
张琚(字 居玉 世称 旋溪先生 )
王华玉(字 实功、石攻 )
于华玉(字 璠卿 号 辉山 )
柯夏卿(字 仲倩 号 玉砚、循庵 )
申濡(字 君泽 号 竹堂、泥翁、玉川山人 )
金铉(字 伯玉、在六 号 石斋 忠节、忠洁 )
张鼎延(字 慎之 号 玉调 )
马光裕(字 绳诒 号 玉笋、止斋 )
向玉轩
吴允谦(字 凝之 号 玉京 世称 当地望族 )
汪铉(字 以玉 诏 )
王玉藻(字 质夫 号 螺山 )
僧通琇( 杨 号 玉林 )
人物简介
维基
严尔琮,字叔玉,浙江归安人,赐同进士出身。崇祯六年(1633年)浙江乡试五十八名举人,十六年(1643年)登进士,官东莞知县,招抚巨寇有成,后归隐。
人物简介
维基
周而淳(16世纪—1643年),字季玉,山东莱州府掖县人。周而淳是广南知府周维翰的次子,父亲和兄长周而厚都在当地病逝,他徒步前往广南扶榇回乡,乡人都称许其行径。崇祯三年(1630年)他中举人,十年(1642年)成进士,获授河内知县。当时流寇四起,地方动荡,他修缮兵甲保卫孤城,安定时则维修学宫课士。之后他调任南宫,河内人都彷如失去双亲,再升任兵科给事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北京遭清朝军队攻打,各地警报踵至,崇祯帝以抚镇轻敌不能依靠,命令六位给事中分巡各地;周而淳获派往河间,会合知府颜胤绍分兵拒守。很快城池沦陷,他被擒拿不愿投降,遭碎尸弃城,朝廷追赠大理卿,荫一子入监,入祀乡贤祠及忠义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三
张琚(一六〇八—?),字居玉。程乡(今梅州梅县)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举人。隐居不仕,与李楩诸人为烟霞四友。学者称为旋溪先生。有《旋溪集》。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三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华玉,字实功,一字石攻,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江西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兵部观政,授沧州知州,州属要冲,车骑络绎,民疲奔命。华玉至,悉心抚循,与民休息。会大饥,开廪赈之,劝富农出粟煮糜。尤加意造士,多所甄陶。告归,复起授少詹,所著有《十一翼》。
人物简介
维基
于华玉,字璠卿,号辉山,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浙江西安县知县,崇祯十五年(1642年)调义乌县,再调知福建宁化县。顺治四年(1647年),清军占领广东,委署官员,于华玉为按察使司佥事、管岭南道参议事。著有小说《岳武穆尽忠抱国传》七卷二十八则。
人物简介
维基
柯夏卿(1610年—1681年),字仲倩,号玉砚,浙江黄岩县城横街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明崇祯十年(1637年)登丁丑科进士,任刑部主事。崇祯十六年(1643年)以母老辞官。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破南京。六月,柯夏卿与临海陈函辉、东阳张国维、鄞县张煌言等,在台州奉表请鲁王朱以海监国,夏卿任佥都御史。次年,出使福建,与唐王朱聿键修好。为兵部尚书。兵败后回乡隐居,自号循庵,并种植忍冬蔓,以书屋名为忍冬轩。晚年以诗酒自娱。曾主持息林诗社,有「息林十二子」皆出于其门。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君泽,号竹堂、泥翁、玉川山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0—1644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伯玉,一字在六。崇祯元年进士,授扬州府教授,累官至工部主事,拒媚中官张彝宪,被劾落职。十七年起兵部主事,巡视皇城。李自成破京城,投水死。维基
金铉(1610年—1644年),字伯玉,号石斋,直隶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留守前卫军籍(属顺天府)。明末政治人物,天启丁卯解元,联捷崇祯戊辰进士。崇祯末,累官兵部主事。李自成破北京,金铉闻崇祯帝殉国,跳金水河自尽。金铉自幼胸有大志,天启七年(1627年)中式丁卯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年仅十八岁。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二甲进士。改扬州府教授。历任国子监博士、工部主事。因直谏被弹劾回乡,闭门谢客,赡养父母。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起用为兵部车驾司主事。李自成大顺军攻破北京之后,崇祯帝殉国,金铉得知后,解下牙牌交给家人,便不顾家人拦阻,自投金水河。河中水浅,金铉将头沉入泥中自尽。大顺军盘踞大内一月有余,其间无人为金铉收殓。内官遥指金水河上冠袍相告:「此金兵部也。」后来其弟金錝收殓其头颅,配木身安葬。南明朝廷追赠金铉太仆寺少卿,谥忠节。清朝赐谥忠洁。《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鼎延,字慎之,号玉调,河南省河南府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人,明朝进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授行人、兵科给事中。崇祯年间,升任兵科都给事中、降调行人司副,转南京吏部验封司郎中、吏部验封司郎中。明亡后归附清朝,授考功司郎中。顺治四年,升任太仆寺少卿。次年改大理寺少卿。顺治七年,升任大理寺卿。次年改工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顺治九年,为兵部右侍郎。次年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向玉轩,四川保宁府通江县(今四川通江县)人,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授行人司行人,后改吏科给事中、进兵科右给事中。次年,任山东乡试正考官。后授兵科都给事中。顺治二年,改户科左给事中。次年,升吏科都给事中。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允谦(1612年12月21日—1665年),字凝之,号玉京,成都府内江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吴允谦在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曾前往贵州主持乡试;弘光年间与赵东曦、朱邦祈、丁圣时、王运熙、宣国柱、胡周鼒同时召用,获授吏科给事中,其后隐居在淮安数年。江南巡抚上请清朝朝廷,让他补任口北道道员,转任洮岷道,在任内去世,有诗文数卷流传;弟弟吴允震、族子吴嵩、吴芳、吴龄等人先后中举,人称当地望族。
人物简介
维基
汪铉(?—17世纪),字以玉,安庆府怀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汪铉是嘉靖二年进士汪汉的曾孙,年少即工于八股文,天启元年(1621年)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三次到礼部受荐失败后署任高淳教谕,任内多有成就。同县的颜浑、宣国柱上表他召对称旨荐任为清要官,他以年老婉拒;其后他在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弘光帝时到庐州、凤阳等地颁下追尊谥号诏,迁任刑部福建司员外郎,和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孔尚则、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后事不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扬州府江都人,字质夫,号螺山。崇祯十六年进士,任慈溪知县。清军陷北京,从鲁王起兵。事败返扬州,隐居乡里。慨世运之艰,闭门谢客,怡情诗酒间。后作绝命词,飘然而逝。维基
王玉藻,字质夫,直隶江都县人。明末官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授浙江慈溪县知县。少詹事项煜因曾向李自成投降,而被慈溪人所不容,被当地人投水溺毙,王玉藻及冯元飙均为其门生,项煜在慈溪遇害时,王玉藻却置之不问,有人质疑其不顾师生情谊,王玉藻却回道:「吾岂能为向雄之待钟会哉!夫君臣之与师友,果孰重?」听到的人无不对其肃然起敬。南京城破,鲁王监国,王玉藻与沈宸荃起兵响应,晋御史,仍行使知县职权。又招募义勇,自请防守钱塘江。于是以兵科都给事中往军前效力。时驻兵江上者,有方国安、王之仁、孙嘉绩、熊汝霖、章正宸、郑道谦、钱肃乐、沈光文、陈潜夫、黄宗羲,均各自为战,无人敢先进军,且不分发王玉藻部军饷。王玉藻只得还朝。王玉藻身居谏垣,履行职责,上疏论事,言辞激烈,致使诸臣不悦。王玉藻于是力求罢职,经太常寺卿庄元辰竭力挽留,方继续供职。浙东陷落后,王玉藻未能赶上鲁王逃离,投水池自尽,水干未死。于是逃往剡溪,以野草为食,每日临水作诗,仰天起舞,慷慨悲歌。最终归隐北湖,誓不剃发易服,作绝命词而离世。遗命不冠收殓。《清史稿·遗逸》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75 【介绍】: 清临济宗禅僧。江南江阴人,俗姓杨,号玉林。十九岁出家于常州磬山寺。曾为湖州报恩寺住持。顺治间三辞清世祖之召,后应允赴京为帝说法,封为“大觉普济禅师”。后又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世祖去世,得旨南归,晚年开法西天目山狮子正宗禅寺。然仗势欺人,至激起民变,只身北遁,改号无住,至淮安清江浦慈云寺,危坐以终。有《大觉普济玉林国师语录》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通琇,字玉林,江阴人,本姓杨。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号玉林。蓉城杨氏子。澄江请磬山不赴。师破关来见。叉手曰。狂儿国土。父不容过。者个峰头。还是老汉住处么。山曰。你且站下脚。我与汝道。师掀倒香案便出。山高声曰。将拄杖来。师遥应曰。剑去久矣。住后上堂。有一句子。河沙刹土。三世诸佛不能说。西乾东震。历代祖师不能说。天下善知识不能说。先师亦未曾说。琇上座今日既居此位。为众分明举似去也。良久曰。元正启祚。万象咸亨。僧问。如何是定。师曰。颠颠倒倒。曰如何是慧。师曰。愚愚痴痴。曰如何是定慧总持。师曰。又颠倒又愚痴。上堂。众竞出问话毕。师曰。欲钓鲸鲵澄巨浸。却嗟蛙步滞泥沙。掷拄杖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