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61,分1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陈文玉
僧令玉( 蔡 )
陆琼(字 伯玉 号 神童 )
阳雄(字 元略 安平县侯、玉城县公、鲁阳县公 怀 )
陆玠(字 润玉 )
陆琰(字 温玉 )
萧大球(字 仁珽、仁玉 建平郡王 )
陆瑜(字 干玉 )
僧童真( 李 弄玉 )
李纲(字 文纪、子玉 贞 名 瑗 新昌县公 )
皇甫玉
陆琛(字 洁玉 )
韩瑗(字 伯玉 )
任怀玉( 乐安公 )
其它辞典(续上)
王铨(字 公衡 世称 玉昆金友 )陈文玉
僧令玉( 蔡 )
陆琼(字 伯玉 号 神童 )
阳雄(字 元略 安平县侯、玉城县公、鲁阳县公 怀 )
陆玠(字 润玉 )
陆琰(字 温玉 )
萧大球(字 仁珽、仁玉 建平郡王 )
陆瑜(字 干玉 )
僧童真( 李 弄玉 )
李纲(字 文纪、子玉 贞 名 瑗 新昌县公 )
皇甫玉
陆琛(字 洁玉 )
韩瑗(字 伯玉 )
任怀玉( 乐安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公衡。尚梁武帝女永嘉公主,拜驸马都尉。官侍中、丹阳尹。学不及弟锡,然孝行齐焉,世称玉昆金友。官终卫尉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合州海康人。生而明敏,广览书传,有才智,被荐累迁本州刺史。长于吏治,怀集少数部族,得梁武帝褒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589 【介绍】: 南朝梁女尼,建康人。本姓蔡。少出家,为比丘尼净晖弟子。事师恭勤,戒行清严。广探五部,雅能传述。后敕为南晋陵寺主。比丘尼传·卷第四
令玉。本姓蔡。建康人也。少出家住何后寺禅房。为净曜尼弟子。净曜律行纯白思业过人。玉少事师长恭勤匪懈。始受十戒威仪可观。及受具足禁行清白有若冰霜。博寻五部妙究幽宗。雅能传述。宋邵陵王大相钦敬。请为南晋陵寺主。固让不当。王不能屈。以启元徽。元徽再敕事不获免。在任积年。不矜而庄不厉而威。年七十六。梁天监八年卒寺。复有令惠戒忍慧力。并显名。令惠诵妙法莲华维摩胜鬘等经。勤身蔬饭卓然众表。戒忍聪朗好学经目不忘。惠力雅识虚通无所矫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86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伯玉。幼聪慧,能诗善弈,号为神童。武帝永定中,州举秀才。文帝天嘉中,以文学累迁尚书殿中郎,深为赏识。宣帝太建中,为给事黄门侍郎,转中庶子,领大著作,撰国史。后主即位,官至吏部尚书。以详练谱牒,号为称职。暮年思避权要,谢病不视事。尚清俭,俸禄尽散宗族。有集。全陈文·卷十七
琼,字伯玉,吴郡吴人,梁给事黄门侍郎云公子。永定中,州举秀才。文帝时为宁远始兴王法曹行参军、兼尚书外兵郎,进殿中郎,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宣帝为司徒,以为左西掾,及即位,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后主即位,授散骑常侍、度支尚书,领扬州大中正,迁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至德四年卒,赠领军将军,有《嘉瑞记》三卷,集二十卷。(案《陈书·陆琼传》,世祖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中敕付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8 【介绍】: 北周上洛邑阳人,字元略。阳猛子。起家奉朝请,以战功封安平县侯。累迁平州刺史,进爵玉城县公。历京兆尹、户部中大夫,进位大将军,迁江陵总管,封鲁阳县公。善附会,能自谋身,故得保全爵禄。卒谥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76 【介绍】: 南朝陈吴郡人,字润玉。好学能属文。举秀才,对策高第。袁枢荐诸文帝,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陈宣帝太建初,为长沙王记室。陈叔宝(后主)在东宫,征为管记,除中舍人。后以疾失明还乡。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573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温玉。陆琼从叔。州举秀才,迁始兴王外兵参军,直嘉德殿学士。文帝以其博学,善占诵,引置左右。兼通直散骑常侍。宣帝太建初,位武陵王明威府功曹史,兼东宫管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551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仁珽,一作仁玉。梁简文帝子。早慧,好礼佛。简文帝大宝元年,封建平郡王。明年出为轻车将军、兼石头戍军事。其年秋,为侯景杀害。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3—613 【介绍】: 隋僧。河东蒲坂人,俗姓李。少即有从道心,投昙延法师出家。通明大小乘,尤善《涅槃》经疏。文帝开皇中召往大兴善寺译经,又诏为涅槃众主,为众披解文义。炀帝大业初大禅定寺建成,敕召为道场主。存抚上下,有声僧纲。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其先陇西李氏后。寓河东之蒲阪出家。依昙延法师学。既受具。先承律部复涉经论。通明大小乘。尤善涅槃。而拥徒千数。敷化不绝。开皇十二年。诏于大兴善寺。对翻梵本。十六年。诏为涅槃众主。仁寿元年。诏率土之内建灵塔。一百一十一所。皆葬舍利。其中而真往雍州。其祥瑞见别传。大业元年。大禅定寺成。诏为之主。九年卒。春秋七十有一。真度量尤莫涯涘。始入禅定。宰辅交参。未尝将迎。一日方会众食忽大堂正梁爆裂。皆惊走无人迹。真自若。续高僧传·卷第十二 义解篇八
释童真。姓李氏。远祖陇西寓居河东之蒲坂焉。少厌生死希心常住。投昙延法师。为其师范。综掇玄儒英猷秀举。受具已后归宗律句晚涉经论。通明大小尤善涅槃。议其词理。恒处延兴敷化不绝。听徒千数各标令望。详真高誉继迹于师。开皇十二年。敕召于大兴善对翻梵本。十六年。别诏以为涅槃众主。披解文义允惬众心。而性度方正善御大众。不友非类唯德是钦。仁寿元年。下敕率土之内普建灵塔。前后诸州一百一十一所。皆送舍利。打刹劝课缮搆精妙。真以德王当时。下敕令住雍州创置灵塔遂送舍利于终南山仙游寺。即古传云。秦穆公女名弄玉。习仙升云之所也。初真以十月内从京至寺路逢雨雪。飞奔滂注掩渍人物。唯舍利舆上独不沾润。同共异之。寺居𧘂谷日夕风振。自灵骨初临迄于藏瘗。怗然恬静。灯耀山谷。兼以阴云四塞雨雪俱零。冀得清霁见日。有符程限。真乃手执熏炉兴发大愿。恰至下期。冬日垂照。时正在午。道俗同庆。及安覆讫还复云合。大众共叹真心冥感之所至也。大业元年营大禅定下敕召真为道场主。辞让累载不免登之。存抚上下有声僧网。又以涅槃本务。常事弘奖。言令之设。多附斯文。大业九年。因疾卒于寺住。春秋七十有一。真抱操怀亮。朋附高流厮下之徒。性非倾徙。寺既初立宰辅交参。隆重居怀未始迎送。情概天表卒难变节。当正临食众将四百。大堂正梁忽然爆裂声骇震霆。一众惊散咸言摧破。徒跣而出者非一。唯真端坐依常执匙而食。容气不改若无所闻。兼以偏悲贫病。撤衣拯济躬事扶视。时所共嘉。刚柔兼美焉。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李。远祖陇西。寓居河东之蒲坂。少厌生死。希心常住。投昙延法师。为其师范。综掇玄儒。英猷秀举。受具已后。归宗律句。晚涉经论。通明大小。尤善涅槃。开皇十二年。敕召于大兴善。对翻梵本。十六年。诏以为涅槃众生。仁寿元年。下敕。率士之内。普建灵塔。前后诸州。一百一十一所。皆送舍利。真以德王当时。下敕令往雍州。创置灵塔。遂送舍利于终南山仙游寺。即古传云。秦穆公女。名弄玉。习仙升云之所也。初真以十月内。从京至寺。路逢雨雪。飞奔滂注。淹渍人物。唯舍利舆上。独不沾润。同共异之。寺居冲谷。日夕风震。自灵骨初临。迄于藏瘗。怡然恬尽。灯耀山谷。兼以阴云四塞。雨雪俱零。冀得清霁见日。有符程限。真乃手执熏炉。兴发大愿。恰至下期。冬日垂照。时正在午。道俗同庆。及安覆讫。还复云合。大众共叹。大业元年。营大禅定。下敕召真为道场主。大业九年。因疾卒于住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631 【介绍】: 唐观州蓨人,字文纪。少慷慨有志节,每以忠义自许。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隋为太子洗马,旋擢尚书右丞。高祖时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频谏太子不听,固请老,解尚书。贞观时拜太子少师,以足疾太宗特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贞。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纲字文纪。观州蓨人。初名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初为周齐王宪参军。入隋为太子洗马。拜尚书右丞。为杨素苏威所恶。以属吏。会赦免。贼帅何潘仁署为长史。高祖义师至京城。授丞相府司录。封新昌县公。累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进太子少保。贞观四年拜太子少师。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人。善相人,常游王侯家。以相孝昭帝寿不过二年,帝怒而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洁玉。陆瑜从叔。事后母以孝闻。起家衡阳王主簿,兼东宫管记,累迁司徒左西掾。后主嗣位,任给事黄门侍郎,中书舍人,参掌机密。坐泄漏禁中语,赐死。卒年四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6—667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伯玉。韩仲良子。博学,晓吏事。太宗贞观时,为兵部侍郎。高宗永徽三年,擢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侍中。帝废王皇后,瑗泣谏不纳。褚遂良谏立武后坐贬,瑗为涕泣力救,帝愈不听。瑗忧愤表归田里,又不报。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瑗通遂良谋不轨,贬振州刺史,卒。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瑗字伯玉。雍州三原人。贞观中累官兵部侍郎。袭爵颍川公。永徽中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侍中兼太子宾客。为许敬宗李义府所谮。左授振州刺史。显庆四年卒。年五十四。神龙元年。武后遗制复其官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陈留浚仪人。太宗贞观中,为安抚大使。高宗永徽二年,为朗州都督,讨平白水蛮。官至并州长史,封乐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