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
词典
2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瑶图
大论
王卒
庶族
二王后
卜名
縢牒
琐族
大院君
《漢語大詞典》:
瑶图(瑶圖)
(1).图籍;版图。 南朝 齐
王融
《赠族叔卫军俭》
诗:“极睇金策,具览瑶图。” 唐
储光羲
《敬酬陈掾秋夜有赠》
诗:“ 武皇 授瑶图,爵土封其新。”
《宋史·乐志十四》
:“永翼瑶图,亿万 尧 春。”
(2).指帝王世系;帝王族谱。 宋
柳永
《送征衣》
词:“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清
龚自珍
《皇朝硕辅颂》
序:“若夫璿牒亲藩,瑶图上爵,同姓大功,逾 朱虚 、 东牟 之至亲; 文 子 武 弟,有 周公 、 康叔 之明德。”
(3).精美的图像。 唐
陈子昂
《感遇》
诗之十九:“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
旧唐书·音乐志三
》
:“紺筵分彩,瑶图吐绚。”
分類:
图籍
精美
帝王
图像
版图
世系
王族
族谱
《漢語大詞典》:
大论(大論)
(1).正大的议论或理论。 汉
荀悦
《
申鉴·杂言下
》
:“不闻大论,则志不弘;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唐
韩愈
《进学解》
:“ 荀卿 守正,大论是弘。”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
:“推吐赤心,敷建大论。”
(2). 吐蕃 官号。论,藏文blon,王族、大臣。
《
旧唐书·吐蕃传上
》
:“其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
《
新唐书·吐蕃传上
》
:“其官有大相曰论茝,副相曰论茝扈莽,各一人,亦号大论、小论。”
分類:
正
吐蕃
议论
官号
理论
藏文
王族
大臣
《漢語大詞典》:
王卒
(1).称 周 天子亲率的部队。
《
左传·桓公五年
》
:“ 蔡 、 卫 、 陈 皆奔,王卒乱。 郑 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
(2).称 春秋 楚国 王族组成的军队。
《
左传·成公十六年
》
:“ 楚 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於王卒,必大败之。”
分類:
王族
部队
军队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庶族
(1).指王族中较疏远者。
《
魏书·肃宗纪
》
:“詔庶族子弟年未十五不听入仕。詔曰:‘……今可依世近远,叙之列位。’”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
:“古者 吴起 仕 楚 ,抑削庶族,以尊 楚 君。”
(2).犹寒门。与士族相对而言。
《
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
》
:“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不辨士与庶族。”
分類:
王族
寒门
疏远
士族
《漢語大詞典》:
二王后(二王後)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两朝王族受封的后裔。
《
诗·周颂·振鷺序
》
:“二王之后来助祭也。” 郑玄 笺:“二王, 夏 殷 也;其后, 杞 也, 宋 也。”
《汉书·王莽传上》
:“博采二王后及 周公 、 孔子 世列侯在 长安 者适子女。” 唐
白居易
《二王后》
诗:“二王后,彼何人? 介公 、 酅公 为国宾, 周武 、 隋文 之子孙。”
《
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八·二王后
》
题解:“
《
礼记·郊特牲
》
曰:‘礼二王之后,尊贤不过二代。’ 杜佑 曰:‘不臣二王后者,尊也。’…… 隋 封 后周 靖帝 为 介国公 ,唐封 隋 帝为 酅国公 以为二王后。”
分類:
新朝
建立
立后
两朝
朝王
王族
受封
后裔
《漢語大詞典》:
卜名
古时王族生子,由卜官命名,并占卜吉凶,称卜名。
《
大戴礼记·保傅
》
:“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然后卜名。上无取于天,下无取于墬,中无取于名山通谷,无拂于乡俗。”
分類:
时王
王族
族生
生子
卜官
命名
占卜
卜吉
吉凶
《漢語大詞典》:
縢牒
犹言金缄玉牒。指帝王族谱。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
:“世擅 淮 汝 ,族冠畴代。故以载曜声书,式炳縢牒矣。”
分類:
玉牒
帝王
王族
族谱
《漢語大詞典》:
琐族(瑣族)
门上雕连琐文饰的家族。犹王族,贵族。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
:“琐族易灰,脆漏已迫。”
分類:
门上
连琐
文饰
家族
王族
贵族
《国语辞典》:
大院君
拼音:
dà yuàn jūn
朝鲜国中,若君王死后无嫡子,而由王族中选出来即位的新王的生父,称为「大院君」。
分类:
朝鲜
国中
君王
嫡子
王族
中选
生父
元年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