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65,分7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张王
海王
思王
王旅
不王
时王
王体
遵王
王戎
王迹
荆王
五王
王休
王孙草
王功
《漢語大詞典》:张王(張王)
高涨;炽盛。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騫。” 宋 苏舜钦 《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贼气愈张王,锋鋭不可触。” 清 赵翼 《大银杏树歌》:“霜侵雪蚀老不死,拏攫空中势张王。”
分類:高涨炽盛
《漢語大詞典》:海王
凭借海的有利条件而成王业。管子·海王:“海王之国,谨正盐筴。” 尹知章 注:“言以负海之利而成王业。”
(1).海上的霸王;海上的首领。 清 魏源 《寰海》诗之九:“鼓角岂真天上降,琛珠合向海王倾。”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裴伦 之祖 约翰 ,尝念先人为海王,因投海军为之帅。”
(2).指海上主权。 清 黄遵宪 《出军歌》:“国轨海王权尽失,无地划 禹 跡。”
《漢語大詞典》:思王
三国 魏 曹植 封 陈思王 ,简称“思王”。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班女 恩移 赵 , 思王 赋感 甄 。”
分類:曹植
《漢語大詞典》:王旅
天子的军队。《诗·大雅·常武》:“王旅嘽嘽,如飞如翰。” 晋 潘岳 《马汧督诔》:“虽王旅致讨,终於殄灭。” 唐 权德舆 《尚书度支郎中赠右仆射裴公神道碑》:“义夫以之感激,王旅以之震跃。” 宋 王圭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制诰杨察加勋邑制》:“玉輅安於天衢,壶浆勤於王旅。”
分類:军队帝王
《漢語大詞典》:不王
谓不来朝见天子。史记·周本纪:“有不王则脩德。” 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
犹不旺,谓精神萎靡。 明 高攀龙 《三时记》:“ 曙臺 神情不王,谈论不尽展也。”
《漢語大詞典》:时王(時王)
当代的君主。《公羊传·隐公元年》“王者孰谓” 汉 何休 注:“欲言时王则无事,欲言先王又无謚,故问谁谓。” 徐彦 疏:“时王,即当时 平王 也。” 晋 潘岳 《西征赋》:“岂时王之无僻,赖先哲之长懋。”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时王之制,或损或益,圣人容有不知,故不得不问。”
《漢語大詞典》:王体(王體)
(1).指朝廷的大政方针。《汉书·薛宣传》:“其法律任廷尉有餘,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断国论。” 宋 欧阳修 《除宋庠制》:“﹝ 宋庠 ﹞蔚为名臣,文足以为国华,学足以谋王体。”
(2).王的躯体。 清 洪亮吉 《尸乡置》诗:“不若 项王 故人 吕马童 ,手裂王体居奇功。”
分類:朝廷躯体
《分类字锦》:遵王
清异录:宣宗性儒雅,令有司效孔子履制进,名鲁风鞋。宰相诸王效之,而微杀其式,别呼为遵王履。
分类:履舄
《国语辞典》:王戎  拼音:wáng róng
人名。(西元233~305)字浚冲,小字阿戎,西晋临沂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司徒,而于朝政无所匡救。性贪吝,田园遍诸州,皆自核计。卒谥元。
《國語辭典》:王迹(王跡)  拼音:wáng jī
显赫的王业。《书经。武成》:「至于大王,肇基王迹。」《乐府诗集。卷六四。杂曲歌辞四。晋。陆机。吴趋行》:「王迹颓阳九,帝功兴四遐。」
分類:帝王功业
《漢語大詞典》:荆王
(1). 楚王 。诗赋中常指 楚襄王 ,咏诵传说中 襄王 与 巫山神女 恋爱故事,见 宋玉 《高唐赋序》《神女赋序》。 唐 沈佺期 《巫山高》诗之二:“ 神女 向 高唐 , 巫山 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孌逐 荆王 。”
(2).指恋爱故事中的男子。 宋 柳永 《临江仙》词:“ 扬州 曾是追游地,酒臺花径仍存。凤簫依旧月中闻, 荆王 魂梦应认岭头云。”
(3).指 汉 开国功臣 刘贾 。 汉高祖 刘邦 封他为 荆王 。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表颂》:“肃肃 荆王 ,董我王军。”
《漢語大詞典》:五王
(1).指 唐明皇 兄弟 让皇帝 宪 、 惠庄太子 撝 、 惠文太子 范 、 惠宣太子 业 、 隋王 隆悌 。 唐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五王更入帐,七贵迭封侯。” 明 高启 《唐宫》诗:“五王宴罢皆归院,大被空闲一夜凉。”《醒世恒言·三孝亷让产立高名》:“﹝ 明皇 ﹞有五个兄弟,皆封王爵,时号五王。”参见“ 五王帐 ”。
(2).指 唐 代 张柬之 、 敬晖 、 崔玄暐 、 袁恕己 、 桓彦范 。 武后 周 天授 五年 张柬之 等五人发动政变,重立 中宗 为帝,复国号 唐 ,以功皆封郡王。 唐 颜真卿 《宋开府碑》:“清宫问罪,事出五王。”参阅新唐书·则天皇后纪
(3).复姓。《通志·氏族四》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姓氏》:“ 五王氏 , 齐 自 威 、 宣 、 湣 、 襄 至 建 五王,因以为氏。”
《漢語大詞典》:五王帐(五王帳)
相传 唐玄宗 友爱甚笃,尝于殿中,置一大帐与五兄弟同寝。事见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明皇 友爱甚篤,……时时召五王登楼欢宴。又製成大幔,号为‘五王帐’;帐中长枕大被, 明皇 和五王时常同寝其中。”
《漢語大詞典》:王休
帝王的美德。《诗·大雅·江汉》:“ 虎 拜稽首,对扬王休。” 郑玄 笺:“策令之时,称扬王之美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祖考其鉴,言萃王休。”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李义府 ﹞不能尽忠竭节,对敭王休。” 宋 强至 《上知郡都官状》:“入对王休,备攄贤藴。”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特别是人君的盛德上感天庭,这是应该报扬王休的了。”
阴阳五行家用语。犹进退。谓进贤而退不肖。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九卿分职,以佐三公;三公总统,典和阴阳,皆当考治以效实为王休者也。” 彭铎 校正引 俞樾 云:“此言自守相令长至三公,皆当考绩以效实而进退之,贤则任用,不贤则罢斥。‘王休’二字借用五行王相休囚之説。”参见“ 王相 ”。
《漢語大詞典》:王相
阴阳家以王(旺盛)、相(强壮)、胎(孕育)、没(没落)、死(死亡)、囚(禁锢)、废(废弃)、休(休退)八字与五行、四时、八卦等递相配搭,以表示事物的消长更迭。五行用事者为王,王所生为相,表示物得其时。 汉 王充 论衡·难岁:“立春,艮王、震相、巽胎、离没、坤死、兑囚、乾废、坎休。王之冲死,相之冲囚,王相冲位,有死囚之气。”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风雨寒暑谓之感,五行王相谓之时……故审其徵候,内考情意,外考王相,即吉凶之符,善恶之效,庶可见也。” 汪继培 笺:“《五行大义》云:五行体休王者,春则木王,火相,水休,金囚,土死;夏则火王,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则土王,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则金王,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则水王,木相,金休,土囚,火死。” 南朝 陈 徐陵 《报德寺刹下铭》:“观其山川形势,王相徵图,瞻拜高峦,宛如前梦。” 唐 白居易 《咏家酝十韵》:“井泉王相资重九,麴蘖精灵用上寅。” 清 梅曾亮 《书李林孙事》:“ 土鋆 与言,言形势王相,用兵奇正之道,皆不省。” 王文濡 等音注:“王相,阴阳家语。一作‘旺相’……俗以得时为旺相,失时为休囚。”
《漢語大詞典》:王相
(1).诸侯王之相。 三国 魏 王肃《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缞议》:“王则国家所以封,王相则国家使为王臣,但王不与理人之事耳。”
(2).星座名。即王良。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梁启雄 解引 尹桐阳 曰:“王相,王良也。”参见“ 王良 ”。
《漢語大詞典》:王孙草(王孫草)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以“王孙草”指牵人离愁的景色。 唐 李颀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诗:“窗外王孙草,牀头 中散 琴。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宋 穆修 《寒食》诗:“江边又寒食,傖客奈离襟。恨满王孙草,愁多望帝禽。” 元 丁鹤年 《兵后还武昌》诗之一:“归期实误王孙草,远信虚凭驛使梅。” 清 朱鹤龄 《哭叶中翰元礼》诗:“远道王孙草,羈愁少妇词。”
分類:离愁景色
《漢語大詞典》:王功
(1).辅佐人君成就王业的功绩。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 郑玄 注:“王功,辅成王业,若 周公 。” 清 袁枚 《和硕简亲王碑》:“天灾已极,乃见帝力;帝座难通,乃见王功。”
(2).君王的功业。 宋 王安石 《省兵》诗:“王功所由起,古有《七月》篇。百官勤俭慈,劳者已息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