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399,分627页显示 上一页 239 240 241 242 243 245 246 247 248 下一页
王及之
王希孟
王庭秀(字 颖彦 )
王彬
王旸
王珩(字 彦楚 )
王绍
赵俣( 成国公、咸宁郡王、卫王、魏王、燕王 )
赵杞( 冀国公、景王 )
王令温
王倚
王健
王宗哲(字 廷俊 号 六柳先生 )
王师心(字 与道 庄敏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冈(字 寿基 )王及之
王希孟
王庭秀(字 颖彦 )
王彬
王旸
王珩(字 彦楚 )
王绍
赵俣( 成国公、咸宁郡王、卫王、魏王、燕王 )
赵杞( 冀国公、景王 )
王令温
王倚
王健
王宗哲(字 廷俊 号 六柳先生 )
王师心(字 与道 庄敏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无锡人,字寿基。哲宗元符三年进士。授睦州青溪县簿,累迁左司员外郎。高宗建炎初,召为尚书郎。嗜学,尤长于《易》,尝著论以黜先儒之谬。晚年深明《春秋左氏》之学,据经传言当时朝政得失理乱。后以疾求去,除直秘阁奉祠。卒年七十五。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吏部郎中。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都水使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 【介绍】: 宋人。徽宗时画院学生,擅画山水。早死。有名画《千里江山图》卷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慈溪人,字颖彦。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历仕徽、钦、高宗三朝,建炎中累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立朝敢言,与宰相议论不合,引疾求去,主管崇道观。从杨时学,旁搜远绍,不趋时好,文辞俊迈宏远。有《磨衲集》。全宋诗
王庭秀(?~一一三六),字颖彦,先世居鄞,父徙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登上舍第。历乐寿尉,泗州、随州教授。以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金人扶掖张邦昌称帝,致仕。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年,为殿中侍御史(同上书卷二一)。出知筠州。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吏部员外郎,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二、六三)。因与宰相黄潜善议多不合,主管江州太平观。归老于乡。六年,卒(同上书卷一○四)。有《相山集》(《延祐四明志》卷四)、《航海记》、《磨衲集》(《甬上耆旧传》卷二)等,已佚。《乾道四明志》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王庭秀(?——一一三六),字颖彦,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历官州县。侍御史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建炎三年出知筠州,次年弃城遁,勒停。起复为承议郎,召为吏部侍郎、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与宰相议多不合,引疾求去,提举崇道观。绍兴六年八月卒。庭秀为学旁搜远绍,不苟趋时好,造诣深远,有《磨衲集》。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八、二五、四二、四六、六二、六五、一○四,《乾道四明志》卷二,《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二二
王彬,彭州九陇(今四川彭县)人。靖康中为朝请郎、差知北外都水丞公事。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七年(1125)任两浙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神宗第十子。初封成国公,哲宗朝封咸宁郡王,徽宗朝进封卫王、魏王、燕王。钦宗靖康元年,授河东剑南西川节度使。次年,与弟偲为徐秉哲逼送金营,北行至庆源境上,乏食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徽宗第六子。初授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冀国公。累迁护国、武昌军节度使,封景王。钦宗靖康元年,授荆南、镇东军节度使,迁太傅。次年遣诣金营充贺正旦使。既归,又从二帝被掳北上。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汀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六年(1124)任赵州刺史。宣和七年(1125)任陕西路转运使。宣和七年(1125)任熙州知州。建炎四年(1130)任利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枢密都承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9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道。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沐阳县尉,累官江西、湖北、浙东安抚使。秦桧死,入为侍读,奏谏帝王之于史在观得失、究治乱。以左宣奉大夫致仕。卒谥庄敏。全宋文·卷四一二○
王师心(一○九七——一一六九),字与道,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政和八年登进士第,授沭阳县尉。绍兴初知长溪县,改太府寺丞、将作少监,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历知袁、衢、洪诸州,入为户部侍郎、敕令所详定官。出守荆南府,召权吏部尚书,再出知绍兴府、福州,兼浙东、福建路安抚使。乾道元年致仕。五年十二月卒于家,年七十三,谥庄敏。见汪应辰《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三),《金华先民传》卷三,《金华贤达传》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