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401,分627页显示 上一页 358 359 360 361 362 364 365 366 367 下一页
王褒(字 中美 )
王资益
王嗣先(字 嗣先 )
王忠
朱权(号 臒仙、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 别称 大明奇土 宁王、南昌 献 )
朱㮵( 庆王 靖 )
王仲寿
王贵庄( 敬 字 临之 号 贫乐、乐平 )
王骥(字 尚德 忠毅 靖远伯 )
朱有燉(别称 周宪王 宪王 号 诚斋、全阳子、老狂生、锦窠老人 )
王洪(字 希范 号 毅斋 )
王直(字 行俭、时俭 号 抑庵 文端 )
谢忱(字 惟寿 世称 谢阎王 )
朱模(别称 沈简王 简王、简 沈王 )
其它辞典(续上)
王英(字 时彦 号 泉坡 文安 )王褒(字 中美 )
王资益
王嗣先(字 嗣先 )
王忠
朱权(号 臒仙、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 别称 大明奇土 宁王、南昌 献 )
朱㮵( 庆王 靖 )
王仲寿
王贵庄( 敬 字 临之 号 贫乐、乐平 )
王骥(字 尚德 忠毅 靖远伯 )
朱有燉(别称 周宪王 宪王 号 诚斋、全阳子、老狂生、锦窠老人 )
王洪(字 希范 号 毅斋 )
王直(字 行俭、时俭 号 抑庵 文端 )
谢忱(字 惟寿 世称 谢阎王 )
朱模(别称 沈简王 简王、简 沈王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6—1450 【介绍】: 明江西金溪县兴贤坊人,字时彦,号泉坡。永乐二年进士。选入文渊阁,掌机密章奏,与修《太祖实录》。仁宗即位,进侍讲学士。正统初累擢南京礼部尚书。历仕四朝,久在馆阁,文章典赡,朝廷大制作多出其手。有《泉坡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彦,金溪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历修撰侍讲累官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安改文忠有泉坡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八
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历修撰、侍读。仁宗即位,进侍讲学士,再迁右春坊大学士。宣德中,迁少詹事。正统初,擢礼部侍郎,进南礼部尚书,卒谥文安。有《泉坡集》。 田按:泉坡早结主知,虽陟清华,未及柄用。史称好规人过,故与三杨龃龉不合。馀观东王祭泉坡文云:「出入朝廷,敬恭将事,不翕而同,不矫而异。」可以知其旨矣。诗五言如良玉缜栗,迥异当时台阁之体。维基
王英(1376年—1450年),字时彦,别字泉坡。江西金溪县兴贤坊人。永乐初进士,历仕四朝,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永乐帝以其缜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永乐二十年,随明成祖北征,过李陵城(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黑城),前看碑文,碑上书写蒙古文,只有王英识得。皇帝说:“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又问他北伐之事,王英说:“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你是说我穷兵黩武吗?)。仁宗时,累进右春坊大学士。又修太宗、仁宗实录。王英母丧时,宣宗特遣宦官护送归葬。正统元年(1436年),总裁《宣宗实录》,升礼部侍郎。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历仕四朝,因好规人过,素不为三杨所喜,未得重用。工书法,有许多人求其书法,帝特赐金钊束手,只有皇帝才能跟他索取。卒谥文安。著有《泉坡集》。有子王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6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中美。博极群书,少有诗名。洪武中领应天乡荐,历长沙学官、永丰知县。永乐中与修《大典》,擢汉王府纪善,好汲引士类。工诗文,为闽中十才子之一,然其诗殊乏才情。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资益,江西临川县人,进士出身。永乐四年,登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嗣先(1377年—?),字嗣先,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信实乡四十九都人。进士出身。江西乡试五十三名。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九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十七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洪武间父以输税逾期,法当死。忠年十七,恳请代父。宣德间除兵部主事,以母老恳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8—1448 【介绍】: 明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宁王,国大宁。永乐元年改封南昌。晚年深自韬晦,自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旁通释老,尤深于史。著《汉唐秘史》、《通鉴博论》、《神奇秘谱》及戏曲《私奔相如》等。又传奇《荆钗记》,《曲品》谓作者系元柯丹丘,王国维考为权作。卒谥献。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上)
王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七年就藩大宁。永乐二年移南昌,正统十三年薨。有采芝吟四卷。 (《名山藏》:王白皙美髯,负气好奇,嗜学博古。自其髫龁时,自称大明奇土,老号臒仙。所论著及于卜筮、修炼、琴弈诸书,手制博山炉及古瓦砚,皆极精致。 《列朝诗集》:王恃靖难功,颇骄恣,多怨望不逊。作日蚀诗云:「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洲。青天俄有星千意点,白昼争看月一弦。蜀鸟乱啼疑入夜,杞人狂走怨无天。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以此诗征之,王之怨望信矣。又作嚷云诗云:「蒸入琴书润,粘来几榻寒。小斋非岭上,弘景坐相看。」王每月令人往庐山之巅,囊云以归,结小屋曰云斋,障以帘莫日放云一囊,四壁氤氲,如在岩洞。余观周宪王有送雪诗。臞仙囊云,宪王送雪,此宗藩中佳话可属对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8—1448 【介绍】: 明宗室,太祖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庆王,二十六年就藩宁夏,暂驻古韦州城,建文初徙宁夏。好学有文。卒谥靖。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仲寿,南直隶江宁县人,永乐初解元,联捷进士。官至参政。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兵入金陵,建文帝下落不明。次年,永乐改元,补行壬午科应天乡试,即癸未科,王仲寿中式第一名举人,永乐二年(1404年)联捷甲申科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累官布政使司参政。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贵庄(14世纪—15世纪),名敬,字临之,号贫乐、乐平,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南乡王屯人,一作沙洲人。永乐三年(1405年),王贵庄中式江西乡试举人,为经魁。永乐九年(1411年)中进士,获授庶吉士,改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多次上书都切中时弊,尤其急于推荐贤能,九年后外任云南知府,抚绥地方得宜,兴学造士,不久请求退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8—1460 【介绍】: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尚德。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永乐四年进士。为兵科给事中,迁山西副使。宣德间累官为兵部尚书。正统初以回奏边务迟缓下狱,旋得释。出督甘肃边务,大破河台汗等。久之,麓川之役起,得宦官王振支持,总督军务,自六年至十四年,三次大举远征,进至金沙江西,逾孟养至孟𨚗海,劳师糜饷。还至武昌,复奉命镇压贵州苗军。景泰初擒获刬平王虫富。还京后复出总督南京机务。曾参预英宗复辟之谋。天顺初,仍兵部尚书,请老卒。谥忠毅。维基
王骥(1378年—1460年),字尚德,直隶束鹿县(今辛集市位伯镇西吕村)人,官至兵部尚书。王骥于永乐四年(1406年)中进士,任山西兵科给事中。迁山西按察司副使。洪熙元年,入为顺天府尹。宣德初,擢兵部右侍郎。宣德九年(1434年)升任兵部尚书。正统二年(1437年),王骥受明英宗之命,整饬甘肃一带边备。次年,王任督军,率任礼、蒋贵等军出击鞑靼,击溃朵儿只伯,后奉召还任兵部尚书。正统六年(1441年),王被任命为总督军务,率蒋贵、杨宁在麓川之战火攻击败麓川(今云南省瑞丽)首领思任发,凯旋后被封为靖远伯。正统八年(1443年),再攻麓川后还任兵部,奉命巡视延绥(今陕西榆林)、宁夏、甘肃诸边。正统十三年(1448年),率宫聚三征麓川,兵锋远至缅甸境内的孟养,回师途中奉命率军平定湘西和贵州一带的苗族起事。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获,明景帝即位,王受王振之案牵连,被闲置于南京总督机务。景泰三年(1453年),王被去职,后奉命在南内监视被放还的明英宗。景泰八年(1457年),王参与发动夺门之变,拥明英宗复位,仍任兵部尚书,不久以老告退。三年后病逝。赠靖远侯,谥忠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1439 【介绍】: 明宗室。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橚长子。号诚斋,又号全阳子、老狂生、锦窠老人。洪熙元年袭爵。博学善书,留心翰墨,集古名迹十卷,手自临摹勒石,名《东书堂法帖》。尤工词曲,著《诚斋乐府》,杂剧今存三十一种,音律谐美,流传内府,有金元风范。《关云长义勇辞金》、《豹子和尚》、《团圆梦》等均为佳作。另著有《诚斋录》、《诚斋新录》、《诚斋牡丹百咏》等。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上)
王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袭封,景泰三年薨。有诚斋录、新录诸集。(朱谋㙔藩献记:宪王好文辞,兼工书画。 《书史会要》:宪王集古名迹十卷,手自摹临,勒石传世,名曰东书堂法帖。 沈德符顾曲杂言:周宪王所作杂剧最夥,名诚斋乐府。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弦索,稳叶流丽,犹有金、元风范。 《列朝诗集》:宪王遭世隆平,奉藩多暇,制诚斋乐府传奇,音律谐美,流传内府,至今中原弦索多用之。李梦阳汴中元宵绝句云:「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总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王诗如春日云:「深巷日斜巢燕急,小楼风静落花闲。」春夜云:「彩槛露浓垂柳湿,珠帘风静落花香。」秋夜云:「梧桐露滴鸳鸯瓦,杨柳风寒翡翠堂。」牡丹亭书景云:「莺啼小院穿青柳,燕蹴飞花过粉墙。」日暮云:「林鸠唤友常知雨,海燕将雏不避人。」云林清趣云:「采药一僧云外去,巢松双鹤雨中还。」送人云:「南浦断虹收雨去,西风新雁带霜来。」漫兴云:「南国音书归雁尽,西园风雨落花愁。」和王长史云:「采得药苗还竹径,著残棋子坐花阴。」红心驿云:「枕上梦回莺语滑,窗前凤定柳阴凉。」横堤晚望云:「神如秋水十分净,心似中原万里平。」皆风华和婉,沨沨乎盛世之音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1420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希范,仁和人。洪武丁丑进士,授行人。永乐初,擢吏科给事中,入翰林。历侍讲,左迁礼部主事,有《毅斋集》。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洪字希范,仁和人。洪武丁丑进士,授行人。永乐初,擢吏科给事中,改翰林检讨,历修撰、侍讲,左迁礼部主事。有《毅斋集》八卷。 (《四库总目》:洪预修国史,会大臣欲载其家瑞异入《日历》中,洪持不可,至闻于成祖前,坐谪礼部主事。曾棨挽洪涛。所谓「玉堂分职见孤忠」,即指是事。《毅斋集》,文皆朴雅,骈体亦工,诗尤具有唐格。 田按:修《永乐大典》时,诸儒群集,有凡例未当者,王孟扬曰:「譬之欲构层楼华屋。乃计工于箍桶都料,得不有误耶?」孟扬矜己淩人如此,顾折节于希范,不敢与雁行。希范与汝玉、孟扬、达善同以诗鸣,号为「翰林四王」。其左迁礼部主事也,或谓与胡文穆议五星不合,遂为所挤,与《四库提要》所纪,稍有不合。)维基
王洪,字希范,号毅斋,南直隶钱塘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二甲第二名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后授翰林院检讨。永乐年间,参与编写《永乐大典》。有《毅斋集》。清朝钱谦益收录其诗十八首于《列朝诗集》乙集第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1462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行俭,号抑庵。永乐二年进士。选入翰林,读中秘书,寻入内阁,除修撰。历仕仁、宣二朝,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编纂记注之事多出其手,与王英齐名,时有西王东王之说。英宗时拜吏部尚书,谏北征,不从。土木之变后,劝郕王(景帝)即位。自以不如于谦,每事推下之。帝易太子时,署名有难色,强而后可,终以为憾事。夺门变后,乞休。有《抑庵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俭,泰和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历修撰侍读,进学士。累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少傅兼太子太师,赠太保。谥文端,有《抑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八
直字行俭,泰和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历修撰。仁宗即位,迁侍读,进侍读学士、右春坊右庶子。宣德初,进少詹事。正统初,进礼部侍郎,寻进尚书,改吏部。景泰帝即位,加太子太保,进少傅,以易储进太子太师。英宗复辟,乞休。天顺中卒,赠太保,谥文端。有《抑庵集》四十卷。 (《四库总目》:直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遗风。自永乐初为庶吉士,即承命入阁,典司制诰,后在翰林二十馀年,朝廷著作多出其手。当时与王英齐名,有西王东王之目。而直尤为老寿,岿然负一代重望。明自中叶以后,文士始好以矫激取名,直当宣德、正统间,去开国之初未远,淳朴之习犹未全漓。文章不务胜人,惟求当理,故所作貌似平易,而温厚和平,实非后来所及。虽不能追古作者,亦可谓尚有典型者矣。 《水东日记》:王抑庵先生典选,遇不如意事,好诵古人诗以自宽。一日有新得给事中即欲干挠选法者,曰:「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御史有言吏部进退官不当,则曰:「若教鲍者当筵舞,更觉郎当舞袖长。」要多切中云。 田按:东王诗冲融雅饬,可肩随西杨。史称东王自内阁出治部事,盖西杨挤之。《水东日记》云《杨文贞公传》,王抑庵尚书作。公尝三致书商搉书削,再致润笔,且求其亲书,俾子孙宝藏。田谓此西杨恐其有憾,故于生前预求作佳传,以掩其迹,其谲于取名如此。)维基
王直(1379年—1462年),字行俭,别号抑庵,文学家,江西泰和县人。永乐初进士,在翰林院二十馀年,官至吏部尚书。王直之父王伯贞,洪武年间举明经科,官至琼州府知府。王直幼年家贫力学,永乐二年(1404年)中式二甲第四名进士,改庶吉士,与曾棨、王英等二十八人同读书文渊阁,明成祖认为其文笔卓出,召入内阁,授翰林院修撰。其历事明仁宗、明宣宗,累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英宗正统三年,完成《明宣宗实录》,晋升为礼部侍郎,仍然兼任学士。正统五年,负责礼部事务,尚书胡濙悉以部政付之。正统八年,代替郭琎为吏部尚书。正统十一年,户部侍郎奈亨谄附王振,诬陷王直,王直与吏部侍郎曹义、赵新均下狱,三法司会审后,奈亨论斩,王直等赎徒。明英宗宽恕王直、曹义,罚奈亨、赵新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金华人,字惟寿。永乐十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出为巡按,诘奸禁暴,无所假借,人称谢阎王。升四川按察司佥事。岁歉,民犯法死罪者多。忱悯之,为求可生之途。适地方多虎患,乃命得虎皮三张,可免一命。人争捕之,于是虎患息而民抵刑者亦得稍减。卒官。维基
谢忱(1379年—?),字惟寿,浙江今华府永康县坊隅人。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九十一名。永乐十年(1412年)壬辰科会试六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四十八名。
人物简介
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母为赵贵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四日,被封为沈王。永乐六年(1408年)九月初四日,封地由沈阳迁至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潞州,封号不变仍称沈王;同年十一月初五日,就藩潞州。宣德六年(1431年)五月初二日薨逝,年五十二岁,谥曰简。由长子武乡王朱佶焞嗣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