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56,分791页显示 上一页 365 366 367 368 369 371 372 373 374 下一页
王正民
赵克敦(字 公厚 承干为东平王 )
王公仪(字 子严 )
王回(字 深父 )
王存(字 正仲 )
王宗望(字 磻叟 )
王开祖(字 景山 世称 儒志先生 )
耶律涅鲁古( 楚王 )
耶律重元( 秦国王 )
萧革( 滑哥 郑国王 )
王克(字 希仁 )
王无咎(字 补之 )
王晰(字 微之 )
王暄
其它辞典(续上)
王异王正民
赵克敦(字 公厚 承干为东平王 )
王公仪(字 子严 )
王回(字 深父 )
王存(字 正仲 )
王宗望(字 磻叟 )
王开祖(字 景山 世称 儒志先生 )
耶律涅鲁古( 楚王 )
耶律重元( 秦国王 )
萧革( 滑哥 郑国王 )
王克(字 希仁 )
王无咎(字 补之 )
王晰(字 微之 )
王暄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元年(1049)任寿州知州。皇祐五年(1053)任鄂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2—1090 【介绍】: 宋宗室,字公厚。赵廷美曾孙。神宗元丰间集父赵承干遗文以进,追封承干为东平王,以克敦为宣州观察使。卒赠和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94 【介绍】: 宋岷州长道人,字子严。仁宗庆历六年中词科。初掌京兆府兴平县版籍,善决疑狱,人服其神明。累迁秘书丞知渝州巴县,时蛮夷屡为边患,公仪至则以礼待之,夷心感服。英宗即位,用为御史台推直官,委决留狱,多称明允。哲宗朝累官至左中散大夫知泾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65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徙居颍州汝阴,字深父。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补卫真主簿,自免归颍州。英宗治平中令知南顿县,命下而卒。学宗欧阳修。生平不为小廉曲谨以邀名誉。全宋诗
王回(一○二三~一○六五),字深父,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迁居汝阴。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二六),补亳州卫真县主簿,岁馀自免去。英宗治平二年卒,年四十三。有文集二○卷(《隆平集》卷一五本传),已佚。事见《临川集》卷九三《王深父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五一五
王回(一○二三——一○六五),字深父,其先福州侯官人,后迁居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遂为汝阴人。嘉祐二年进士,为卫真县主簿。岁馀自免去,退居颍州。治平二年以为忠武军节度推官、知南顿县,命下已卒,时年四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见王安石《王深父墓志铭》(《临川先生文集》卷九三),《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101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正仲。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英宗朝,历太常礼院。素与王安石交厚,神宗熙宁中安石执政,论事不合,即不来往。元丰初除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累迁知开封府。哲宗朝,历尚书右、左丞,吏部尚书。时朋党论炽,存进言恐滥及善人,忤任事者,出知杭州。以右正议大夫致仕。参与编著《元丰九域志》。全宋诗
王存(一○二三~一一○一),字正仲,丹阳(今属江苏)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历嘉兴主簿、上虞令、密州推官。英宗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历三馆、太常礼院。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修起居注。二年,以右正言、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判太常寺。五年,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知蔡州,改扬州、杭州。绍圣初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曾肇《王学士存墓志铭》,《宋史》卷三四一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一五一六
王存(一○二三——一一○一),字正仲,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治平中为国子监直讲。元丰二年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判太常寺。后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哲宗立,拜中大夫、尚书右丞,出知蔡、扬、杭州。绍圣初致仕,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著有《九域志》十卷(存)、《枢密院诸房例》一百四十二卷、文集五十卷。见曾肇《王学士存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集卷三○),《宋史》卷二○四、二○七、二○八及卷三四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3—1099 【介绍】: 宋光州固始人,字磻叟。以荫入仕。累擢夔州路转运副使。哲宗即位,行赦赏军,时万州军士旬余未获赏而谋乱,宗望急赴其地,先命给赏,后斩乱首。后为江淮发运使,开支氏渠,公私便利。官终集贤殿修撰、知郓州。全宋文·卷二六七三
王宗望,字磻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以荫累擢夔州路转运副使。哲宗即位,历仓部郎中、司农少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代吴安持为都水使者,导河东流,加直龙图阁、河北都转运使,擢工部侍郎。后以集贤殿修撰知郓州,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一、食货四七之三、方域一五之一八、方域一五之二一,《宋史新编》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景山,学者称儒志先生。仁宗皇祐五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佐处州丽水县。退居郡城东山,杜门著书,设塾授徒,从学者常数百人。永嘉后来问学之盛,始基于开祖。以荐召试贤良方正,未赴卒,年三十二。有《儒志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3 【介绍】: 辽皇族,小字耶鲁绾。耶律重元子。封楚王,为惕隐,知南院枢密使事。道宗清宁末,劝其父谋反争位,拥兵犯行宫,被射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3 【介绍】: 契丹名孛吉只。辽圣宗次子。封秦国王。圣宗死,钦哀皇后谋立重元,重元以告兴宗。帝益重之,封为皇太弟,知元帅府事。道宗立,册为皇太叔,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清宁末,其子涅鲁古与同党谋反,兵败。重元知失计,遂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3 【介绍】: 辽后族,字胡突堇,小字滑哥。萧和尚子。圣宗太平初,累迁官职。兴宗重熙中自北院枢密副使累迁为北院枢密使。受顾命辅立道宗。清宁八年,致仕,封郑国王。因子为重元婿,预其逆谋,凌迟死。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王克(一○二四——一○七七),字希仁,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王祜曾孙。以荫补太庙斋郎,调太康尉、慎县主簿、扬州江都令。迁大理丞,知鼓城县,移晋江。改内园使、监泾原路兵马。历知仪、丹、隰州。熙宁十年二月卒,年五十四。见沈括《王君墓志铭》(《长兴集》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4—1069 【介绍】: 宋建昌南城人,字补之。仁宗嘉祐进士,为江都尉、卫真主簿、天台令,弃而从王安石游。好书力学,所在学者归之。安石荐以为国子直讲,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解》及文集。全宋诗
王无咎(一○二四~一○六九),字补之,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曾巩妹夫。初补江都县尉,调卫真县主簿、天台令,弃官从王安石学。因无养家,复调南康县主簿。王安石执政,召至京师教学。神宗熙宁二年,诏以为国子直讲,命未下而卒,年四十六。有《王直讲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临川文集》卷九一《王补之墓志铭》、《元丰类稿》卷四六《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王无咎(一○二四—— 一○六九),字补之,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嘉祐二年登进士第,补江都尉,调卫真县主簿,历天台县令、南康县主簿。尝弃官从王安石学,好书力学,士人多从之游。熙宁二年闰十一月卒,年四十六。有文集十五卷、《论语解》十卷。见王安石《王补之墓志铭》(《临川集》卷九一),《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人。真宗天禧中曾官翰林学士。有《春秋通义》、《春秋异义》、《春秋皇纲论》。全宋诗
王晰,字微之(《刘忠肃集》卷一九《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晰出守汝州即席次春韵》),太原(今属山西)人(《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以著作佐郎知耀州富平县(《金石萃编》卷一三三《唐李太尉祠堂记》)。至和中为太常博士(《玉海》卷四○)。尝知汝州(《刘忠肃集》卷一九)、卫州(《东坡外制集》卷上《王晰知卫州制》)、池州(《舆地纪胜》卷二二)。为江南东路转运使,迁刑部郎中(《韩南阳集》卷一七《江南东路转运使尚书祠部郎中充集贤校理王晰可尚书刑部郎中制》)。神宗熙宁中转兵部郎中,提点醴泉观(《续会稽掇英集》卷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七),判登闻检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有《春秋皇纲论》五卷传世。又有《春秋通义》十二卷、《异义》十二卷(《玉海》)、《孙子注》三卷(袁本《郡斋读书志》卷三下),皆佚。全宋文·卷九三○
王晰,皇祐间为著作佐郎、知富平县事,参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三,光绪《富平县志稿》卷七。又按苏颂、梅尧臣、刘挚、韩维、范祖禹、王安石、苏轼等人集中有王晰,字微之,历仕真、仁、英、神诸朝,官至龙图阁学士,年九十卒。又有太常博士王晰,至和中著《春秋通义》,又著《春秋皇纲论》(今存)。未知是否为同一人。
人物简介
简介
皇祐六年至和元年(1054)任赵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