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56,分791页显示 上一页 370 371 372 373 374 376 377 378 379 下一页
王承祐
王汝舟(字 公济 号 云溪翁 )
王世行
王哲
王安礼(字 和甫 )
王彦博(字 仲远 )
王森(字 茂之 )
王观(字 通叟 号 逐客 )
王越石
王长彦
王介(字 仲父、中父 )
王俊明(字 康侯 )
王俊民(字 康侯 )
王得臣(字 彦辅 号 凤台子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彬王承祐
王汝舟(字 公济 号 云溪翁 )
王世行
王哲
王安礼(字 和甫 )
王彦博(字 仲远 )
王森(字 茂之 )
王观(字 通叟 号 逐客 )
王越石
王长彦
王介(字 仲父、中父 )
王俊明(字 康侯 )
王俊民(字 康侯 )
王得臣(字 彦辅 号 凤台子 )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元年(1064)任汀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八年(1063)任太平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济,晚号云溪翁,婺源武口(今江西婺源)人。弱冠举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神宗熙宁中知舒城县。哲宗元祐间知南剑州(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九)。八年(一○九三),知建州(《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九),移知虔州。擢京东路转运判官,移河北、江西,徙夔州路提点刑狱。告老归。徽宗政和二年卒,年七十九。有《云溪文集》百卷(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已佚。宋赵不悔《新安志》卷七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一八三○
王汝舟(一○三四——一一一二)字公济,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皇祐五年,才冠而登第。历知舒城县、南剑州、建州、虔州。哲宗擢为京东转运判官,终夔州路提点刑狱,告老而归。凡历官十七任,皆有治迹。晚号云溪翁,卒年七十九。有文百卷,手所校书万馀卷。见《新安志》卷七,《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九,《宋史翼》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三。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元年(1064)任全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治平元年(1064)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5—109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和甫。王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进士。累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作诗涉及新法下狱,无人敢救,唯安礼从容为神宗言之,轼得救。进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决断滞讼,勤于政事,辽使知而叹息夸异。后历尚书左丞,七年,罢知江宁府。官终知太原府。有《王魏公集》。全宋诗
王安礼(一○三四~一○九五),字和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清同治《临川县志》卷三六)。从河东唐介辟。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八年,迁直集贤院(同上书卷二六○),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元丰四年(一○八一),为翰林学士(同上书卷三一一),知开封府。七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同上书卷三四七),出知扬、青、蔡三州。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舒州(同上书卷四五四)。七年,知宣州(同上书卷四七八)。绍圣初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卒,年六十二。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王魏公集》七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二七、《东都事略》卷七九有传。 王安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胡志敬《豫章丛书》所辑本(简称丛书本),编为一卷。全宋文·卷一七九八
王安礼(一○三五——一○九六),字和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安石弟。嘉祐进士。熙宁中为崇文院校书,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召为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进知制诰,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苏轼下御史狱,尝言于神宗救之。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七年罢,移知江宁府。元祐中历知扬、青、蔡、舒州。绍圣初移知永兴军,徙太原府。三年九月卒,年六十二。著有《重修开封府熙宁编》十卷,《天文书》十六卷,《二仪赋》一卷,文集二十卷。事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礼四四之一七,《东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二○四、二○六、二○八。《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高邮人,一作如皋人,字通叟,号逐客。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大理寺丞、知江都县事。坐枉法取财,除名,永州编管。一说官翰林学士,赋应制词,宣仁太后以其近亵,谪之。有《冠柳集》、《扬州芍药谱》。全宋诗
王观,字通叟,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一作如皋(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授单州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以上《东皋诗存》卷一)。迁大理寺丞、知江都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二)。著有《芍药谱》一卷,流传于世。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一五七七
王观,字通叟,泰州如皋(今江苏如皋)人。或云海陵、高邮人。胡瑗门人。嘉祐二年进士。授单州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元丰二年为大理寺丞,坐知江都县时枉法受财,除名编管永州。著有《扬州赋》一卷(存),《芍药谱》(存),《冠柳集》。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〇一、三〇二,《宋诗纪事》卷二二,《宋元学案补遗》卷一,《全宋词》。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越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以父荫入仕,授秦州观察推官(《广陵集》卷二九《叔祖左领军卫将军致仕王公行状》)。英宗治平中以都官员外郎知琼州。事见《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册三九页二二。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常山人,字仲父。仁宗嘉祐六年中制科。累官至秘阁校理。性刚直,与王安石交友甚笃,然未尝降意相下。全宋诗
王介(?~一○七六),字中父(一作甫),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著作佐郎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迁秘书丞知临海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以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权发遣户部勾院,出知湖州(同上书卷二三六)。九年,去郡,卒。官止祠部郎中。苏轼有《同年王中甫挽词》(《苏轼诗集》卷一四)。事又见《临川集》卷五一《王介秘书丞制》及《明道杂志》。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七○三
王介(?——一○七六),字中父,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性刚直强记。嘉祐六年,以著作佐郎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入第四等,迁秘书丞,知临海县。后擢知湖州,累官至秘阁校理。熙宁三年,罢判鼓院、同知太常礼院,归馆供职。九年卒。事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三四、选举一一之八、选举一九之一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宋史》卷一○六、三四七,《至顺镇江志》卷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宋诗纪事》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062或1063 【介绍】: 宋莱州掖县人,字康侯。仁宗嘉祐六年进士第一。为应天府发解官,得狂疾,愈,复中寒疾而卒。后有人托名夏噩,作《王魁传》以传其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俊民(一○三六~一○六三),字康侯,莱州掖县(今山东莱州)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为大理评事、徐州武宁军节度判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九)。八年,卒于任上,年二十八。事见《齐东野语》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6—1116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字彦辅,自号凤台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官至司农少卿。受学于郑獬、胡瑗,学问博洽。有《麈史》。全宋诗
王得臣(一○三六~一一一六),字彦辅,自号凤台子(《挥麈后录》卷八),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历知岳州巴陵,管干京西漕司文字,提举开封府界常平,开封府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三六九),知唐州、邠州(《彭城集》卷二一《知唐州王得臣可知邠州制》)、鄂州、黄州。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为福建转运司判官(明弘治《八闽通志》卷三一)。官至司农少卿。绍圣四年(一○九七)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一)。徽宗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挥麈后录》卷八)。有《麈史》三卷传世。《宋史·艺文志》著录其《江夏辨疑》、《凤台子和杜诗》、《江夏古今纪咏集》,皆佚。事见《麈史》各卷。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一八三三
王得臣(一○三六——一一一六),字彦辅,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受学于郑獬、胡瑗,嘉祐四年登进士第。历任岳州巴陵令、管干京西漕司文字、秘书丞、提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开封府判官,出知唐、邠、黄、鄂州。元祐八年为福建转运副使,入朝为金部郎中、司农少卿。绍圣四年九月以目疾管勾崇禧观。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得臣平生著述颇丰,有《江夏辨疑》一卷、《凤台子和杜诗》三卷、《江夏古今纪咏集》五卷、《麈史》三卷,尝笺注杜甫诗。其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一三、四九一,《宋会要辑稿》瑞异三之四二、食货六四之七三、职官二三之一一,刘攽《彭城集》卷二一,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宋史》卷二○四、二○六、二○八、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