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856,分791页显示  上一页  378  379  380  381  382  384  385  386  38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洎
王献臣(宾虞 )
王绅
王荀龙(仲贤 )
王藻
赵仲御( 濮王、郇王 康孝 )
王仲修( 赠 )
王任(叔重 )
王子韶(圣美 )
王文郁(周卿 )
王安上(纯甫 )
王延禧(仲祥 )
王汉之(彦昭 )
王颙(天常 熙、颙 鸡林侯 庙号 肃宗 明孝 )
童贯(世称 媪相 道辅、道夫、道通 广阳郡王 )
王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四年(1081)任端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惠安人,字宾虞。神宗熙宁三年特奏名。官秘书郎。工诗,有《卧龙翁集》。
全宋诗
王献臣,字宾虞,惠安(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特奏名,官秘书郎。有《卧龙翁集》,郡守叶廷圭序之,已佚。事见明嘉靖《惠安县志》卷一二及一三。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神宗元丰初内官。效王建作宫词百首。
全宋诗
王绅,神宗朝宦者(《温公续诗话》)。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泾原路经略司走马承受公事时以赃贬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一九)。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九
王绅,熙宁、元丰中为内侍官,尝效王建作宫词百首以献。元祐间任泾原路走马承受。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四一九《宋诗纪事》卷八八。又据《宋史》卷二○五载,王绅著《太清宫简要记》一卷,疑即此人,俟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大名清平人,字仲贤。王岩叟父。历知恩、澶、棣州。尝入洛见邵雍,议论劲正,有过人之处,雍喜之。后为韩琦客。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藻,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六三一
赵仲御(一○五二——一一二二),嗣濮王宗晟子。通经史,多识朝廷典故。累迁镇宁、保宁、昭信、武安节度使。封汝南、华原郡王。政和中,以泰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嗣封濮王。宣和四年五月卒,年七十一。追封郇王,谥康孝。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三之一三、礼四一之二,《宋史》卷二四五《濮王允让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仲修,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徙家开封。圭子。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攻愧集》卷七五《跋王岐公端午帖子》)。八年,以著作佐郎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宋会要辑稿》卷选举三三之一四)。元丰四年(一○八一),坐谒告淮南时所为不检,冲替(同上书职官六六之一五)。七年,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八)。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勒停(同上书卷四○一)。元符三年(一一○○),为其父王圭诉冤,尽复圭故官谥赠。事见《东都事略》卷八○《王圭传》。
全宋文·卷二五二八
王仲修,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王圭之子。熙宁三年进士。八年为崇文院校书、同知太常礼院。元丰七年擢著作佐郎。王圭卒,仲修属蔡确为撰神道碑,以其言多美词,特勒停。后王圭入元祐党籍,元符三年仲修诉之乃得复。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一五、选举三三之一四,《东都事略》卷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三一二、三四八、四○一,《攻愧集》卷七五《跋王岐公端午帖子》。
王任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3—1102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叔重。王仲符子。神宗熙宁六年进士。为邛州军判,后迁知渝州,修学校课试诸生,置医生督察诊疗,风俗大变。其地贫瘠,又上议请弛茶禁,民深德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人,字圣美。未冠中进士。神宗熙宁二年,为监察御史里行。三年,以疏奏与面奏事反复不一,贬知上元县,累迁提举两浙常平。元丰二年,入为集贤校理,参与修定《说文》。哲宗元祐七年,历秘书少监,迎伴辽使。以御下苛刻,为军吏刃伤,出知济州。绍圣二年,复入进秘书监。三年,知明州。时人以其善交结要人子弟,称为“衙内钻”。
全宋诗
王子韶,字圣美,太原(今属山西)人。未冠举进士。后擢监察御史里行。出知上元县,迁湖南转运判官。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贬知高邮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九)。于提举两浙常平时入对论字学,留为资善堂修定《说文》官。元丰元年(一○七八),为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一六)。哲宗元祐间历吏部郎中、卫尉少卿,卫尉卿。四年(一○八九),知沧州。五年,入为秘书少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七、四五三)。出知济州,再入进秘书监,拜集贤殿修撰。绍圣三年(一○九六),知明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一八),卒于任。《宋史》卷三二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二
王子韶,字圣美,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中进士第,王安石引入条例司。熙宁中擢监察御史里行。出知上元县,迁湖南转运判官,由司农丞提举两浙常平。元丰初神宗与论字学,留为修定《说文》官,为礼部员外郎。元祐间历吏部郎中、卫尉少卿,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寿州、济州。以太常少卿召,进秘书监,拜集贤殿修撰、知明州卒。喜结交要人子弟,有「衙内钻」之称。《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麟州新秦人,字周卿。以供奉官为府州巡检。韩琦荐其材,加閤门祗候、麟府驻泊都监。与西夏战,屡捷,累官秦州防御、冀州观察使。卒年六十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安上,字纯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弟(《元丰类稿》卷四四《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为右赞善大夫、权发遣度支判官,权三司使(《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一九)。十年,权发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五)。元丰三年(一○八○),因事被追两官勒停(同上书卷三○八)。晚年管勾江宁府集禧观(《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二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延禧,字仲祥,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禹偁孙。曾知常德府沅江县(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二、一三),神宗元丰中知夔州(清道光《夔州府志》卷二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3 【介绍】: 宋衢州常山人,居丹徒,字彦昭。王介子。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知真州,时诏诸道经画财用,汉之请先置都籍,从之。入为开封府推官。历知瀛、苏、潭、洪等州,又连徙五州,入为工部侍郎。加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卒。
全宋诗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汝州教授。迁和州防御推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金华、渑池二县。绍圣四年(一○九七)知颍州、真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河东路常平,入为开封府推官。崇宁二年(一一○三)始,历知州府。宣和五年卒,年七十。有文集三十卷,已佚。事见《北山小集》卷三四《王公行状》,《宋史》卷三四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王汉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彦昭,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熙宁六年登进士甲科,调秀州司户参军。累迁太常少卿。蔡京引为讲议司参详官。历礼、户、兵、工诸部侍郎,知瀛、苏、潭、洪、定诸州,徙江宁。以平方腊之功迁龙图阁直学士,进延康殿学士。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其子集其文得三十卷。见程俱《王汉之行状》(《北山集》卷三四),《京口耆旧传》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王颙(1054年—1105年),高丽王朝第15任君主(1095年—1105年在位)。字天常,原名熙,1101年因避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之名讳而改名颙。他是高丽文宗之子,高丽顺宗、高丽宣宗之弟,早年受封鸡林侯,后升为鸡林公,1095年消灭外戚李资义之势力,并接受侄儿高丽献宗之禅让而成为高丽国王。任内营建南京(今韩国首尔),铸造货币,晚年与完颜部女真交恶,用兵失利后设立“别武班”,强化军力。死后庙号肃宗,谥号明孝,葬于英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4—1126 【介绍】: 宋开封人,字道辅,一作道夫。宦官。少出李宪门,为供奉官,因善迎合得徽宗宠。与蔡京相勾结,京为相,被荐监西北边军,以功迁武康军节度使。政和元年,使契丹还,拜开府仪同三司,领枢密院事,骄恣专横,百官切齿。宣和三年镇压方腊起事,进太师。四年,攻辽败,密使人往金求援,赂金以换取檀、顺、景、蓟四城。金兵南侵,以河北宣抚逃归汴京。时钦宗已受禅,命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谪窜英州,未至,诏数其十大罪,斩首于南雄。
全宋文·卷二七○四
童贯(一○五四——一一二六),字道辅,一作道通,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始出李宪之门,性巧媚,自给事宫掖,善测人主意。与蔡京游,京既相,用兵青唐,贯为监军,复四州,擢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未几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累迁武康军节度使。政和初,进检校太尉,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签书枢密院事,进领院事。宣和中,方腊起事,改江浙淮南宣抚使。北伐之役起,宣抚河北、燕山。以复燕之功,封广阳郡王。靖康元年,金人南侵,贯奔入都,钦宗窜之英州,未至,诏数其十大罪状,诛之,年七十三。见《东都事略》卷一二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一三,《宋史》卷四六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