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56,分791页显示 上一页 407 408 409 410 411 413 414 415 416 下一页
完颜昂(名 吾都补 漆水郡王 )
杨存中(名 沂中 字 正甫 同安郡王、和王 存中 武恭 )
王以宁(字 周士 号 正信居士 )
王寔
王岩
王庶(字 子尚 号 当叟 敏节 )
王昴
王永年
王衍
王远
王鉌(字 应仲 )
岳飞(别称 岳武穆王、后护军 字 鹏举 武穆、忠武 鄂王 )
王之望(字 瞻叔 敏肃 )
王俣(字 硕夫 )
其它辞典(续上)
吴璘(字 唐卿 新安郡王、信王 武顺 )完颜昂(名 吾都补 漆水郡王 )
杨存中(名 沂中 字 正甫 同安郡王、和王 存中 武恭 )
王以宁(字 周士 号 正信居士 )
王寔
王岩
王庶(字 子尚 号 当叟 敏节 )
王昴
王永年
王衍
王远
王鉌(字 应仲 )
岳飞(别称 岳武穆王、后护军 字 鹏举 武穆、忠武 鄂王 )
王之望(字 瞻叔 敏肃 )
王俣(字 硕夫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2—1167 【介绍】: 宋德顺军陇干人,字唐卿。吴玠弟。少好骑射,从父积功至閤门宣赞舍人。高宗绍兴初,与兄于和尚原、仙人关大败金军,迁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十年,节制陕西诸军,于扶风勇挫金兵,次年收复秦州及陕右诸郡。绍兴末,为四川宣抚使,完颜亮败盟南攻,璘以老病督师转战汉中,收复秦凤、熙河、永兴三路所辖十六州军。朝廷急议和,诏命班师,新复诸地旋尽被金人所占。守蜀二十余年,威名仅次于玠。拜太傅,封新安郡王。全宋文·卷四二九六
吴璘(一一○二——一一六七),字唐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玠弟。少好骑射,从兄攻战,积功至閤门宣赞舍人。绍兴初,与兄玠合力破金兀术于和尚原、仙人关,累迁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绍兴十年,金人败盟,璘奉诏节制陕西诸军,败金人于扶风,次年复秦州及陕右诸郡。入朝,拜检校少师、阶成岷凤四州经略,复迁利州西路安抚使,徙奉国军节度使。绍兴末,拜四川宣抚使。会完颜亮败盟南侵,璘督师转战,收复秦凤、熙河、永兴三路十馀州军。朝议主和,诏令班师,得地复失。乾道元年入朝,拜太傅,封新安郡王。乾道三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师,追封信王,谥武顺。著有《兵法》二篇。《宋史》卷三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金宗室,本名吾都补。盈歌子,太祖堂弟。常从太祖攻战。累拜平章政事,封漆水郡王,进郓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2—1166 【介绍】: 宋代州崞县人,本名沂中,字正甫。魁梧警敏,少学射骑、兵法。以应募积功至忠翊郎,数随张俊与金兵战,以奇功迁御前中军统制。高宗绍兴元年,又从俊讨李成,迁宣州观察使。六年,大败伪齐于藕塘,进保成军节度使。十一年,与张俊、刘锜等合兵柘皋,击败完颜宗弼军。累官殿前都指挥使。秦桧执政,唯桧命是从,权宠日盛,任殿帅几三十年,封同安郡王。孝宗隆兴初,起为御营使,寻卒。全宋文·卷四二九四
杨存中(一一○二——一一六六),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间赐名存中,代州崞县(今山西原平崞阳镇)人。少警悟,学孙吴兵法,善骑射。宣和末应募,积功至忠翊郎。靖康元年,以兵勤王,隶张俊部曲。建炎三年,金人攻明州,以奇功迁御前中军统制。累迁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绍兴六年,败伪齐军于藕塘。十一年,与张俊等败兀术于淮南。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为殿帅凡二十五载,权宠日盛。乾道二年卒,年六十五。追封和王,谥武恭。《宋史》卷三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年(1132)任衢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宋庆阳人,字子尚,号当叟。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以种师道荐,通判怀德军。高宗建炎初为鄜延路经略使兼知延安府,屡立战功。绍兴间历利夔路制置使、湖北经略安抚使、兵部尚书、枢密副使。时相秦桧主和,庶力诋和议,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十二年,被劾以讥讪朝政,责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卒谥敏节。全宋诗
王庶(?~一一四二),字子尚,庆阳(今属甘肃)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知泾州保定县,通判怀德军。高宗即位,为鄜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节制陕西六路军马。延安失守,张浚以为参议官,未几服母丧。建炎四年(一一三○),起知兴元府,兼利夔路制置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三)。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忤张浚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二年,复为张浚参谋官(同上书卷五九、六三)。六年,起知鄂州,旋改知荆南府、湖北经略安抚使。七年,召为兵部侍郎。迁尚书,拜枢密副使。因反对秦桧出知潭州,未几夺职。再贬道州安置,十二年,卒于贬所(同上书卷一四五、一四七)。《宋史》卷三七二有传。全宋文·卷四○五一
王庶(?——一一四二),字子尚,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崇宁五年登进士第,知泾州保定县,通判怀德军。高宗即位,除直龙图阁、鄜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节制陕西六路军马。绍兴五年,除知兴元府、利夔路制置使,徙知成都,改嘉州。六年,为湖北经略安抚使、知荆南府。七年,以兵部侍郎召赴阙,寻拜枢密副使。时秦桧再相,力主和议,庶力诋之,乞诛金使,语甚激切。凡七上疏乞免官,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十二年,御史劾其讥讪朝政,再责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至贬所卒。孝宗时追谥敏节。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九,《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年(1132)任台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二年(1128)任严州知州。绍兴九年(1139)任福州知州兼安抚使。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年(1132)任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六三七
王远,平阳府(治今山西临汾)人。绍兴二年为朝议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42 【介绍】: 宋相州汤阴人,字鹏举。农家出身。徽宗宣和中从军,以功迁秉义郎,隶宗泽部下。高宗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被夺官。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复随宗泽守开封,任统制。泽死,随杜充南下。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江,收复建康。后参与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据势力,擢任都统制。绍兴四年,大破金与伪齐兵,收复襄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五年,镇压杨么起事。六年,驻兵襄阳,收复洛阳西南部分州县,联络太行山义军。十年,率师北伐,连败金兀术,获郾城大捷,进军朱仙镇。因高宗与秦桧力主和议,一日降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被迫班师。十一年,受召赴临安,被解兵柄,任枢密副使。旋被诬入狱,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集》。全宋诗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三)应募从军,屡立战功。高宗为康王时至相,命为承信郎。高宗即位,因上言北伐夺官。后投河北招讨使张所,充中军统领,以战功累迁枢密副使。为主和派秦桧所忌,且金人亦以杀飞为和议条件。绍兴十一年,以谋反罪被害于大理狱中,年三十九。飞为著名抗金将领,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追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追封鄂王。遗著后人辑为《岳武穆集》。《宋史》卷三六五有传。今录诗十三首。词学图录
岳飞(1103-1141) 字鹏举,孝宗谥武穆,宁宗追封鄂王,理宗改谥忠武。相州汤阴人。有《岳武穆集》,词存三首。黄鹤楼志·人物篇
岳飞(1103—1142)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曾先后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官拜太尉。卒后谥武穆,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高宗绍兴四年(1134)起,任汉阳军制置使。绍兴五年改称后护军,在武昌驻屯长达8年之久。绍兴八年再次“还军鄂州”时,作《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一首,希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为纪念岳飞,黄鹤楼公园建有岳武穆遗像亭、岳飞铜雕、“精忠报国”牌坊和岳飞手迹“还我河山”石刻。全宋文·卷四三三五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身农家,少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宣和中应募从军,累迁至统制。建炎四年,率部袭击金军,收复建康有功,升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初,参与讨破李成、范汝为等,擢都统制,屯驻九江。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时称「岳家军」。除江西、荆南鄂岳制置使。四年,收复襄阳,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驻鄂州。平杨么,除宣抚副使,进驻襄阳,除宣抚使、招讨使。派兵深入伪齐境,收复洛阳西南州县。十年,大举北伐,克复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大败兀术于郾城,进兵朱仙镇,欲渡黄河。而高宗、秦桧主和,一日以十二金牌促飞退兵。次年授枢密副使,夺其兵权。寻使万俟卨等诬飞,逮飞父子入狱。此年末,以「莫须有」之罪名被杀害,年三十九。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事迹详见《鄂国金佗稡编》及《续编》,《宋史》卷三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70 【介绍】: 宋襄阳谷城人,寓居台州,字瞻叔。王纲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累迁太府少卿。孝宗时,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擢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附汤思退力主宋金和议,专以割地啖敌为得计。后罢。乾道元年,起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有《汉滨集》。全宋诗
王之望(?~一一七○),字瞻叔,襄阳谷城(今属湖北)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十八年,出知荆门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八)。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三十年,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三十二年,为川陕宣谕使(同上书卷一九八、二○○)。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隆兴初,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二年(一一六四)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寻复罢。六年冬卒。谥敏肃(《宋会要辑稿》)。有《汉滨集》六十卷(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王之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汉滨集》为底本,酌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三五一
王之望(一一○四——一一七一),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谷城)人,后寓居台州。初以父荫入仕,绍兴八年登进士第,为处州教授。历知荆门军、湖南提举常平茶盐、潼川府路转运判官、成都府路转运副使。四川军兴,除太府少卿,总领全蜀财赋。孝宗即位,改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及还朝,参赞江淮都督府军事。继权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隆兴二年,自右谏议大夫拜参知政事,未几兼同知枢密院事。时和战未决,之望力附和议,以言者论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乾道初起知福州,为福建路安抚使,移知温州。乾道七年卒,年六十八,谥敏肃。著有《汉滨集》。见本集卷八《候边事少宁乞差宫祠朝劄》,《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仪制一一之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宋史》卷三七二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陈州宛丘人,南渡后家余姚,字硕夫。徽宗政和初进士。除太学博士,擢监察御史。后升两浙计度转运使。秦桧专权,居家二十八年。桧死,起知明州,除户部侍郎、工部尚书。节行刚方,为南宋初名臣之一。全宋文·卷三五○六
王俣(?——一一五七),字硕夫,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登进士第,政和三年为承议郎、秘书省正字。靖康中金人围京师,副梅执礼出使军前。建炎初任监察御史,出知江州。绍兴四年升两浙转运副使。入为尚书左司员外郎,迁户部侍郎,徙礼部。时秦桧当国,于八年落职,居家馀姚凡十八年。桧死,起知明州。再为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后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七年卒。俣节行刚方,为中兴名臣。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八之一九、职官三之六九、职官二七之六六、职官七○之一九、职官七○之四六、选举一九之二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七九、八五、九五、一○二、一一八、一七五、一七七,《宋史》卷三一、三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