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65,分7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王莽
王屋
名王
王政
后王
花王
穆王
王会
王正
钟王
霸王
来王
王后
王褒
亲王
《国语辞典》:王莽  拼音:wáng mǎng
人名。(西元前45~西元23)字巨君,汉东平陵(今山东历城县东)人。孝元皇后的侄儿。先为大司马,以恭俭收人望,平帝立,元后临朝称制,委政于莽,号安汉公。后假禅让之名,篡汉自立,国号新,法令烦苛,光武起兵讨之,王莽兵败被杀,在位十五年。
《漢語大詞典》: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记·周本纪:“﹝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
(2).山名。在 山西省 阳城 、 垣曲 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书·禹贡:“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广森 《转连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诗:“先生何处去? 王屋 访 茅君 。” 清 宋琬 《祭沉少参岫阳》诗:“言将归 王屋 ,终老营菟裘。”
《國語辭典》:名王  拼音:míng wáng
胡人的领袖。《汉书。卷八。宣帝纪》:「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宋。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漢語大詞典》:王政
(1).国君的政令。《礼记·丧大记》:“王政入於国。” 孔颖达 疏:“王政入於国者,谓王政令之事入於己国也。” 南朝 梁 沈约 《与徐勉书》:“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 清 孙枝蔚 《蜈蚣》诗:“花冠颇可备驱除,无论王政须多畜。” 郭沫若 《匪徒颂》:“反抗王政的罪魁,敢行称乱的 克伦威尔 呀!”
(2).犹王道,仁政。《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 赵岐 注:“言王能行王道者,则可无毁也。”《后汉书·张辅传》:“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 宋 曾巩 《饮归亭记》:“及三代衰,王政缺,礼乐之事,相属而尽坏。”
《國語辭典》:后王  拼音:hòu wáng
君王。《书经。说命中》:「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
《國語辭典》:后王(後王)  拼音:hòu wáng
继承王位的后世君主。《书经。召诰》:「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唐。孔颖达。正义:「谓继世之君及其时之人,皆服行其君之命。」唐。韩愈 祭鳄鱼文:「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
《國語辭典》:花王  拼音:huā wáng
牡丹。宋。张孝祥诉衷情。乱红深紫过群芳〉词:「花王自有标格,尘外锁韶阳。」
分類:花中牡丹
《國語辭典》:穆王  拼音:mù wáng
周穆王。西周时人,姓姬,名满。唐。李商隐 瑶池诗:「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分類:周穆王
《漢語大詞典》:王会(王會)
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 成周 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 孔晁 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 唐 魏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宋 黄庭坚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物色看王会,勋劳在 石渠 。” 明 徐孚远 《在交日久传语日变》诗:“虽然 周 室非全盛,王会开时 南海 清。” 清 王韬 《变法中》:“虽疆域渐广,而登王会、列屏藩者,不过东南洋诸岛国而已。”
《漢語大詞典》:王正
(1).王朝钦定历法的正月。特指元月元日。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 明 蘅芜室 《再生缘》第四出:“金甌全盛,千秋奠鼎泰阶平。只是那漠南齐解辫, 百粤 会王正。”参见“ 王正月 ”。
(2).指王朝所颁之历法。 宋 曾巩 《谢熙宁六年历日表》:“式谨王正之授,俾知民事之常。”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百年万国奉王正,相业臺纲属老成。”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君臣二人,各分尊卑而坐。王正盛夏,天道炎热。”
《漢語大詞典》:王正月
周 天子所颁历法的正月。 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 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王正月:“未为天子,虽为建子而不敢谓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已为天子,则谓之正而復加王,以别於 夏 殷 。春秋‘王正月’是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春不书王:“春秋每岁必书‘春,王正月’……以 周 月记事者,则 孔子 书‘王正月’以别之,谓此正月乃王之正月,见其犹尊王也。”镜花缘第五二回:“如春秋书月而曰‘王正月’。所以书‘王’者,明正朔之所出,即所以序君臣之义。”
《國語辭典》:钟王(鍾王)  拼音:zhōng wáng
三国魏钟繇、晋王羲之皆为楷行书法的代表人物,故世并称为「钟王」。宋。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至于字法,上逼钟王,下欺颜柳,真是重出世的卫夫人,得其片纸只字者,重如拱璧,一时称他为『书仙』。」
《國語辭典》:霸王  拼音:bà wáng
1.霸者与王者。古称有天下者为王,诸侯中最强大者为霸。《左传。闵公元年》:「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2.霸者的尊称。《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你、你、你,做了个别霸王自刎虞姬。」
3.行为专横的人。《水浒传》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红楼梦》第六二回:「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
《漢語大詞典》:来王(來王)
指古代诸侯定期朝觐天子。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孔 传:“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南齐书·萧赤斧传》:“ 世祖 嗣兴,增光前业,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举踵来王,交臂纳贡。”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修文德以服远人,来享来王著其效。”
《國語辭典》:王后  拼音:wáng hòu
帝王的正妻。《周礼。天官。内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倢伃,有容华,有美人。」
《国语辞典》:王褒(王褒)  拼音:wáng bāo
人名:(1)字子渊,生卒年不详,西汉蜀人。宣帝时,被徵入朝,上圣主得贤臣颂,遂为谏议大夫。所作有〈九怀〉、〈甘泉宫颂〉、〈洞箫赋〉、〈金马碧鸡文〉等。(2)(西元513?~576?)字子渊,南北朝琅琊(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人。历仕梁及北周,文学与庾信齐名。
分类:王褒
《國語辭典》:亲王(親王)  拼音:qīn wáng
皇帝的宗室被封为王的人。《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