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玉玦  拼音:yù jué
玉制的耳饰,多呈圆环形而有缺口。因「玦」与「决」同音,故古人常以玉玦寓决绝之意。《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漢語大詞典》:宝玦(寶玦)
珍贵的佩玉。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锺繇书》:“ 鄴 骑既到,宝玦初至。” 南朝 梁简文帝 《金錞赋》:“岂宝玦之为贵,非瑚璉之可钦。” 唐 杜甫 《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分類:珍贵佩玉
《漢語大詞典》:佩玦(珮玦)
有缺口的环形佩玉。庄子·田子方:“缓佩玦者,事至而断。” 成玄英 疏:“缓者,五色絛绳,穿玉玦以饰佩也。”参见“ 佩环 ”。
(1).玉佩的一种。环形而有缺口。 宋 陈师道 《次韵麟等诗及破余酒戒》:“丈夫意气合,珮玦不循鉤。”
(2).泛指佩玉。 元 周巽 《野有梅而托兴焉》诗:“吁嗟美人兮,赠我以琼英。酬以珮玦,聊结中情。”
《國語辭典》:佩环(佩環)  拼音:pèi huán
古代妇女挂在身上的玉器,走动时会发出声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漢語大詞典》:环玦(環玦)
(1).玉环和玉玦,并为佩玉。汉书·隽不疑传:“ 不疑 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謁。” 颜师古 注:“环,玉环也。玦即玉佩之玦也。带环而又著玉佩也。” 宋 苏轼 《虎跑泉》诗:“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堦环玦响。” 清 唐孙华 《溪边步月》诗:“呜咽笙簫别院曲,鏘鸣环玦过桥泉。”
(2).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后用“环玦”表示官员的内召和外贬。后汉书·袁谭传:“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亦用为偏义,谓招还。 唐 刘禹锡 《望赋》:“望如何其望最伤,俟环玦兮思帝乡。”
(3).有缺口的玉环。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十七:“日月星之见吉凶,殆为日抱珥,月晕成环玦,星移徙,彗孛。”
《漢語大詞典》:金玦
(1).有缺口的青铜环。古代用作佩锦。国语·晋语一:“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玦如环而缺,以金为之。”
(2).指有缺口的黄金环。镜花缘第八四回:“财寳:玉印、金玦。”
《漢語大詞典》:捐玦
捐弃玉玦。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 江 中,遗余佩兮 醴 浦。” 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軾帝车而捐玦,凌天津而上翔。” 南朝 梁 沈约 《湘夫人》诗:“捐玦置 澧 浦,解珮寄中洲。”
《漢語大詞典》:赐玦(賜玦)
(1).赐给玉玦。谓斥逐大臣。语本荀子·大略:“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杨倞 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絶,皆所以见意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平生壮气凌霄汉,雄心未肯销灭,喜忠义再陪弭笔,姦佞终教赐玦。” 明 杨珽《龙膏记·访旧》:“向年 元载 赐玦之时,其女 湘英 ,没入我家。”
(2).赐给玉玦。表示优宠。三国志·魏志·锺繇传“ 文帝 在东宫,赐 繇 五熟釜,为之铭曰”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繇 报书曰:‘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
《韵府拾遗 屑韵》:瑶玦
应法孙词恨酒凝红绡粉涴瑶玦镜明鸾影缺
《漢語大詞典》:乌玉玦(烏玉玦)
墨的别名。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三:“近者 唐夫子 ,远致乌玉玦。” 查初白 注引 李庭圭 《藏墨诀》:“赠尔乌玉玦,泉清砚须洁。”
分類:
《骈字类编》:一玦
宋 文同 中秋夜试院寄子平 松梢倚楼角,一玦偃相向。
《骈字类编》:玦离(玦离)
左传尨凉冬杀金寒玦离林注玦如环而缺离不相连属
《骈字类编》:带玦(带玦)
晋书舆服志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䌽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金辟邪首为带玦 北史齐乐陵王百年传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带玦留与妃斛律氏
《骈字类编》:水玦
元 倪瓒 游善权洞 水玦岩前引,云旌松际浮。
《漢語大詞典》:离玦(離玦)
雕有螭形的玉玦。离,通“ 螭 ”。
分類:玉玦
《骈字类编》:钩玦(钩玦)
宋书符瑞志汉桓帝永兴二年四月光禄勋府吏舍夜壁下有青气得玉钩玦各一钩长七寸三分玦周五寸四分身中雕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