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社区服务(社区服务)  拼音:shè qū fú wù
在社区内,为促进社区发展、改善环境、增进社区福利等目的,利用群体力量所进行的社会服务工作。
《国语辞典》:社会失调(社会失调)  拼音:shè huì shī tiáo
个人或团体无法或未与社会环境维持调和、稳定关系的过程或现象。
《国语辞典》:生存空间(生存空间)  拼音:shēng cún kōng jiān
生物生活的环境领域。如:「由于人类的开垦和滥伐,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国语辞典》:随波漂流(随波漂流)  拼音:suí bō piāo liú
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也作「随波逐流」。
《国语辞典》:胎死腹中  拼音:tāi sǐ fù zhōng
1.胎儿未出生便死于腹中。如:「她已怀孕六个月,腹部疼痛不已,经医生确定胎死腹中了。」
2.比喻原有的计画,因受环境限制,无法实行而撤销。如:「花了许多时间构思的计画案,如今却胎死腹中,真是令人垂丧不已!」
《国语辞典》:水土不伏  拼音:shuǐ tǔ bù fú
因生活环境的变迁所造成的不适应。《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伏。」也作「水土不服」。
《国语辞典》:气候顺化(气候顺化)  拼音:qì hòu shùn huà
生物为适应新环境而在形态上或生理机能上产生变异的状况,称为「气候顺化」。
《国语辞典》:三世因果  拼音:sān shì yīn guǒ
佛教用语。佛教解释众生为何有形象、生活环境之种种差别的学说。谓由于过去世的行为,决定现在的状况,而现在世的行为决定了未来世的处境。现在的果报,是过去因所造成,而现在所作的一切,又成为未来果报的因。如此不断的行为造作,构成众生轮回的现象。《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六:「三世因果名为处,我第自性为非处。」《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三世因果,轮转不息。」
《国语辞典》:入境问禁(入境问禁)  拼音:rù jìng wèn jìn
比喻明瞭俗尚,以适应新环境。参见「入国问俗」条。
《国语辞典》:扇形理论(扇形理论)  拼音:shàn xíng lǐ lùn
指后冷战时代,美国面对亚太地区新环境时,其外交布局有如一面展开的扇子,以美国和亚洲各国的双边或多边安全协定为后盾,并以经济合作构成重要的发展面向。
《国语辞典》:人工鱼礁(人工鱼礁)  拼音:rén gōng yú jiāo
将人造或天然物质,投放海中,以改良海域成优良环境,提供海洋中的生物有良好的栖息场所。早期的礁体以汽油桶、林木、水泥礁等混合投放,后概为四角型的水泥礁。
《国语辞典》:人地相宜  拼音:rén dì xiāng yí
人与环境相合宜。如:「对别人来说,也许这荒山野地像地狱;对我来说,却是人地相宜的好地方。」
《国语辞典》:人口过剩(人口过剩)  拼音:rén kǒu guò shèng
指在一定地域内,人口数量增加造成的资源消耗超过环境承载力。人口过剩的冲击可能包括生活品质下降、各种资源枯竭、能源与生态危机。
《国语辞典》:人因工程  拼音:rén yīn gōng chéng
研究人、机器及环境的相互关系与使其合理适当结合的一门科学。可促进机器与环境更能适合人的生理及心理之需求,包含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等。
《国语辞典》:海相沉积(海相沉积)  拼音:hǎi xiàng chén jī
沉积物质具有海洋沉积环境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