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3,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高继勋(字 绍先 号 神将 康王 穆武 )
种世衡(字 仲平 )
孙继邺(字 元嗣 )
王仲宝(字 器之 )
张守约(字 希参 )
种师道(名 建中、师极 字 彝叔 世称 老种 忠宪 )
叶康直(字 景温 )
种师中(字 端儒 庄悯 )
常环
胡野(字 德林 号 环中居士 )
环中
程鼎(字 复亨 号 环溪翁、韩溪翁 )
吴沆(字 德远 号 无莫居士 世称 环溪先生 文通先生 )
周公环
其它辞典(续上)
程德玄(字 禹锡 )高继勋(字 绍先 号 神将 康王 穆武 )
种世衡(字 仲平 )
孙继邺(字 元嗣 )
王仲宝(字 器之 )
张守约(字 希参 )
种师道(名 建中、师极 字 彝叔 世称 老种 忠宪 )
叶康直(字 景温 )
种师中(字 端儒 庄悯 )
常环
胡野(字 德林 号 环中居士 )
环中
程鼎(字 复亨 号 环溪翁、韩溪翁 )
吴沆(字 德远 号 无莫居士 世称 环溪先生 文通先生 )
周公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0—1004 【介绍】: 宋郑州荥泽人,字禹锡。善医术。太宗为京尹时,召置左右,颇亲信;及即位,拜翰林使。从征太原,以功领本州防御使。太宗车驾至魏府,命总御营四面巡检,掌给诸军资粮。以攀附至近列,趋附者甚众。出知环、邠、凤、庆诸州。真宗咸平中入朝,帝命坐抚劳,访以边事。寻出知并州、镇州,受代还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8—1035 【介绍】: 宋亳州蒙城人,字绍先。高琼子。初补右班殿直,以军功累迁崇仪使。历数路钤辖、知州,战契丹有功。仁宗即位,授陇州团练使,知雄州。后知滑州,河水暴溢,躬自督役,露坐河上,暮夜犹不辍,滑人德之。性谦,有机略,善抚御士卒,临战辄胜。在蜀有威名,号神将。神宗时追封康王,谥穆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45 【介绍】: 宋洛阳人,字仲平。少尚节气,家产悉予兄弟,惟取图书。以荫补将作监主簿。历签书同州、鄜州判官。时西夏用兵,守备不足,请因废垒筑城以固延安之势,城成,赐名“青涧”。遂知城事,有政绩。仁宗庆历中,擢环庆路兵马钤辖,屡败夏人。被病受命筑古细腰城以断羌人交结西夏之路,城成而卒。全宋文·卷三三二
种世衡(九八五——一○四五),字仲平,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种放兄子,以放荫,补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知泾阳县,通判凤州,以冤流窦州,徙汝州,赎为孟州司马。历监随州酒,签书同州、鄜州判官事。康定元年,由大理寺丞、签书定国军节度使判官事改内殿承制、知延州青涧城。二年,为鄜延路兵马都监。庆历二年知环州,累官环庆路兵马钤辖。五年一月卒,年六十一。《宋史》卷三三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宁府人,字元嗣。孙承睿子。初以三班奉职监涔阳酒税。晁迥荐为閤门祇候,上御戎策十数事。后知保安军,移泾州。恶枢密使曹利用屡以疾辞,遂致仕。利用贬,复为崇仪副使,历西上閤门使、泾原路副都总管等职。全宋文·卷三○五
孙继邺(九七九——一○三七),字元嗣,其先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初以三班奉职监涔阳酒税,以随曹利用破陈进功,迁左侍禁、端州兵马监押。徙秦州永宁砦,改西头供奉官。迁閤门祗候,为鄜延路兵马都监,徙知环州,绌为冀州兵马都监,起知保安军,徙泾州。致仕,复知石州、保州、雄州,泾原路副都总管兼知渭州,为步军都虞候。徙真定路,景祐四年五月卒,年五十九。事迹详孙抃《孙公神道碑铭》(见《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三),《宋史》卷二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密州高密人,字器之。为章丘县尉,以捕盗功累迁并、代州钤辖。元昊寇延州,仲宝率兵击败其将领于长鸡岭,除泾原路总管、安抚副使。时武将朱观从任福讨西夏,兵败好水川,仲宝率兵救之,独与观力战得还。后除左屯卫大将军,致仕卒。全宋文·卷三九二
王仲宝(?——一○四七),字器之。密州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以捕盗功迁西班殿直,为镇、定、保、深、永宁、天雄六州军巡检,徙河北西路提举捉贼。天圣初,知镇戎军,改供备库副使。会宋师大败于好水川,仲宝将兵解别将朱观之围,徙环庆路副都总管,知庆州,兼本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以磁州防御使知代州,除左屯卫大将军致仕。庆历七年三月卒。见《宋史》卷三二五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人,字希参。以荫入官。欧阳修荐其知边事,擢知融州。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御西夏有功。累迁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畏其名。后知泾州。历典七州,皆有惠政。卒年七十五。全宋文·卷一○七六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治今山东濮县)人。以荫主原州截原砦,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以欧阳修荐,擢知融州,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神宗时为熙河钤辖,历知岷州、镇戎军、环州、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知泾州,召还,道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1—1126 【介绍】: 宋洛阳人,初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种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累官秦凤路提举常平。因议免役法忤蔡京,改知德顺军。入元祐党籍,屏废十年。后历知怀德军、西安州、渭州,屡败夏人。徽宗宣和中,所谏不见纳,致仕。金兵南下,复起。时年事已高,仍知兵有谋,人称老种。拜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金人退,罢为中太一宫使。金兵再度南下,再起,终河北、河东宣抚使。卒谥忠宪。全宋诗
种师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号改为师极,诏赐今名,洛阳(今属河南)人。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易文阶,为熙州推官,权知同谷县。累擢提举秦凤路常平,知德顺军。坐尝议役法忤蔡京意,入党籍,屏废十馀年。起知怀德军,历知西安州、渭州,进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拜保静军节度使。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责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又起知宪州、环州,俄还保静军节度使,复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为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河东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统制(《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钦宗靖康元年,加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事,为京畿、河北、河东路宣抚使。金师退,罢为中太一宫使。复加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洮军,为河北、河东宣抚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谥忠宪。《宋史》卷三三五、《东都事略》卷一○七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种师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初名建中,字彝叔,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试法,易文阶,历通判原州,提举秦凤常平。忤蔡京,入党籍,屏废十年。复起,历帅西北边州,屡败夏人,以忤权臣王黼等,两度致仕。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召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驰援汴京,寻拜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时春秋已高,天下称为「老种」,为人畏惮。靖康元年,又以与执政者意不合,被解兵柄。其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宪。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宋史》卷三三五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人,字景温。第进士。知光化县,民皆编竹为屋,康直始教用陶瓦,以杜火患。与谷城知县丰稷俱有治绩,时有“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之谣。曾布行新法,以为司农属。哲宗元祐间以宝文阁待制知亳州,通浚积潦,民获田数十万亩。召为兵部侍郎卒,年六十四。全宋文·卷一八二七
叶康直(一○二八——一○九一),字景温,建州(治今福建建瓯)人。熙宁中擢进士第,知光化县,有政绩。为司农寺勾当公事,历永兴、秦凤、陕西等路转运判官,泾原、陕西转运副使。元祐初加直龙图阁、知秦州,改知河中府,复知秦州。迁宝文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知亳州。元祐六年,召为兵部侍郎,寻卒,年六十四。见《宋史》卷四二六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26 【介绍】: 宋洛阳人,字端儒。种世衡孙,种师道弟。历知环、滨、邻州、庆阳府、秦州,累迁奉宁军承宣使。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奉诏率秦凤兵入援,未至而敌退,乃以二万人守滑州。金人攻三镇,为河北制置副使,往援中山、河间,迫金退兵,乘胜收复寿阳、榆次,留屯真定。知枢密院许翰责其逗留,遂进军抵寿阳之石坑,与金兵五战三胜,复为金军重围,力战而死。谥庄悯。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 【介绍】: 宋虔州虔化人,字德林,号环中居士。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孙立节弟子,尝讲学于长春谷,藏书万卷。累官婺州教授。方腊攻婺州,城陷不降,被杀。有《诸经讲义》。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年(1133)任秘书丞。绍兴四年(1134)任临江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65 【介绍】: 宋歙州婺源人,字复亨,号环溪翁,或作韩溪翁。与罗愿等同学于朱松。博览经籍,尤好《左氏传》,为文不效举子尺度。不仕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6—1172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德远,号无莫居士。博学通经史。高宗绍兴十六年与弟吴澥各献所著书于朝,以误抵庙讳罢归。隐居环溪,人称环溪先生。及卒,门人私谥文通先生。有《通言》、《易璇玑》、《环溪集》、《环溪诗话》等。全宋诗
吴沆(一一一六~一一七二),字德远,号无莫居士,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曾献书于朝,因误书帝讳被黜。遂不仕,筑室环溪,著书以终。孝宗乾道八年卒,年五十七。私谥环溪居士文通先生。著有《环溪集》、《环溪诗话》等。事见《环溪诗话》。今录诗十四首。全宋文·卷四三九六
吴沆(一一一六——一一七二),字德远,号无莫居士,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博通经史,尝著《易璇玑》(存)、《三坟训义》各三卷,绍兴十六年献于朝,以文字犯庙讳,不用。后隐环溪,世称环溪先生。乾道八年卒,年五十七。另著有《论语发微》、《老子解》、《环溪集》等。见《环溪诗话》,《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五,楼钥《环溪文集序》,《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五。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