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周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四九
周环,绍兴间官右奉议郎、大理寺丞。见《安徽通志》卷一一五、《姑苏志》卷一二。
赵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性刚毅,不畏强暴。人称赵铁头。开农田、兴水利,邑人颂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戒环,温陵人,而佚其姓字。赋性恬澹,不溽世味,寄身空寂,研精梵谊,深造道妙。尝病《法华》、《楞严》旧释,词义渊𣁋,初学罕喻,因于禅暇作二经要解。而《楞严》尤为翔晓。其叙科判曰:“旧科经执匿王、琉璃异代,谓非一会顿说;判教局持地、耶输等事,而断为《法华》之后,愚窃疑焉。夫夜壑负趋,速于反掌,匿王代谢,可唯旦暮,而楞严法会,自夏徂冬,此不应执异王,疑异会也。《法华》自镫明以还,诸佛无时不说,菩萨无时不證。《持地》既曰闻诸如来宣妙莲华,岂止释迦与?经称摩登由神咒力,消其爱欲,与耶输同悟夙由,或得出缠,或蒙授记,若执授记为《法华》之事,则灵山会上当有摩登乃可言同。且既言由神咒力,知非《法华》,况有道记果记之异,今经所言乃道记,非《法华》果记也。此又不应局授记而定先后者也。经言最后垂范者,乃结辩魔文,当十卷末,实楞严法会最后,非临灭之最后也。旧引多说皆无足为科判准绳,科判失准,则理义差矣。夫法王设王,有条不紊,初说一乘顿教以立本,即华严也;次说三乘渐教以逗机,即阿含方等般若也;后说一乘圆教以显实,即《法华》也,《楞严》即《般若》、《法华》之中,实大乘终极之教,故如来密因菩萨万行修證之法,一切毕竟,自此以往,无复进脩,直造一乘圆妙之道,故法华会上更无地位之说,纯谭妙法,随根印可,授记作佛而已。《法华》之后,更说《涅槃》扶律谭常者,扶律所以属后事,谭常所以示真寂,此为临灭遗付之事,非有加于《法华》也。说者不本扶律之意,辄判《楞严》在《法华》后,亦称扶律谭常。然则,进脩既毕,而又进脩扶律之后,而又扶律,前则加于《法华》,后则赘于《涅槃》,是乃倒置骈枝,紊于法王之法矣。夫进脩之事,譬之稼穑,犹耘耨也。譬之芙蕖,犹敷华也。既号《法华》秋穫,《涅槃》捃拾,不应穫拾之中又耘耨也,既号《法华》废权立实,如花落莲见,不应于废落之后,又敷华也。以经證之,竛竮之子既领宝藏,复何所求?化城之人既到宝所,复何前进?镫明说已,中夜涅槃,释尊说已,四众唱灭,复何枝蔓于《楞严》哉?如必《楞严》居后,则阿难既于《法华》诸漏已尽,而复于《楞严》未尽诸漏?既于《法华》堪任佛记,而复于《楞严》未全道力?既先领悟妙法,而复不知真际所诣?既以安住佛道,而复为彼所传,溺于淫舍?是皆倒置,理自不然。故判《楞严》在《般若》后也。盖《般若》之后,慧学方盛,定力未充,人或溺于多闻,失于正受,于是示首楞严之大定,资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学行兼全,而究竟趣于一乘实相,此《楞严》所以作也。论三经大致,无非为一大事因缘,而必先藉《般若》发明,次由《楞严》脩證,终至《法华》印可,然后尽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则,导达禅乘,抉择正见,莫尚《楞严》矣。”又判法华教曰:“法王应运,出真兆圣,唯为一事,无有馀乘。是以,首唱《华严》特明顿法,虽知根钝,且称本怀,及乎怖大昏惑,乃权设方宜,至于众志贞纯,则还示实《法华》,然则二经一始一终,教实相资,故今宗《华严》而科释也。或谓《华严》纯谭实相,独被大机,《法华》引权入实,三根齐被,二经旨趣迥不相及,引彼释此,殆不知宗。而愚窃观《信解品》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穷子遥见,恐怖疾走。正喻初说华严也,临终命子委付财物,穷子欢喜,得大宝藏。正喻终说《法华》。迹此观之,始而惊怖终而亲附者无异,父穷之所弃达之所获者无异,宝既无以异,何为而不应宗之耶。又况二经以智立体,以行成德,放光现瑞,全法界之真机,融因会果,开脩證之捷径,凡所设法,意绪并同,二经相宗,亦足见圣人说法,始终一贯,果唯一事,无有馀乘,旨趣稍驯,幸无深诮也。”《开元寺志》称:“戒环所撰《要解》皆能痛去名相繁蔓,使人无泥枝叶,入佛知见,直发明秘要宝藏者也。”至今学者多宗之,殆不诬也。一说开元千佛院有主僧日诵《法华》,一白鸽常止檐间,若听经状,一日不至,主僧怪之,夜梦人曰:“我,鸽也,得师经力,转生为人,生某氏家,腋有白毛可识,能视我乎?”主僧如其梦求之,果然,父母遂许出家,少长来从之,得度为戒环云。
环周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八
环周,绍兴间历大理评事、大理寺丞,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四之二九、刑法三之八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容,字环涧,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领乡荐(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衡甫,一字行父,号环山。尝从朱熹、吕祖谦学。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通州教授,改海陵丞。时有旨审察,因耻于干进,杜门不出六年。宁宗嘉定初始赴调,差户部架阁,除国子录。历国子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中,官终著作郎。
全宋诗
许文蔚,字衡甫,一字行父,休宁(今属安徽)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始赴调。五年,为户部架阁,累迁国子博士。七年,除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卒于官。事见《洺水集》卷一○《许郎中墓志铭》,《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
全宋文·卷六七○六
许文蔚,字衡甫,亦曰行父,号环山,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幼贫苦学,尝从朱熹、吕祖谦游,绍熙元年第进士。嘉定元年始赴调,五年差户部架阁,除国子录。任国子博士,逾年迁太学博士,除秘书郎。七年除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官,八年除秘书丞。终著作郎。见《新安文献志》卷七○《许着作文蔚墓志铭》,《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弘治《徽州府志》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一(一二○二~一二八一),号环溪,俗姓贾,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少习举业,弱冠弃所学祝发,受具戒于成都甘露寺。年二十二游大慈讲筵,继谒晦庵光于正法寺、讷堂辨于六祖寺、土庵圭于东林寺。后出峡,首抵公安二圣,又游南岳、庐山,经苏、湖至杭。谒佛鉴禅师于育王寺,被命侍香。佛鉴迁径山,复命知藏。寻游金陵,依痴绝冲于钟山二年。复归径山,被命首众。理宗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初住建宁府瑞岩禅寺。后历住临江军瑞篁山惠力禅寺、隆兴府泐潭山宝峰禅寺、黄龙山崇恩禅寺、建昌军资圣禅寺、瑞州黄檗山报恩光孝禅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袁州仰山太平兴国禅寺。五年,入住福州雪峰崇圣禅寺。九年,入住庆元府太白名山天童景德禅寺。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年八十。有参学编《环溪惟一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觉此撰《行状》。 释惟一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之诗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七九五八
惟一(一二○二——一二八一),号环溪,资州(治今四川资中)人。墨池贾氏子。少年入道,以敏慧闻,长受具于成都甘露寺,入大慈讲筵。历主建宁瑞岩、仰山、雪峰、天童,焦山等刹。宋亡,抗节不屈。至元十八年九月卒,年八十。今存《环溪惟一禅师语录》二卷。见该书所附《行状》,参《释氏疑年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4—1372 【介绍】: 元明间徽州府祁门人,字德辅,一字仲裕。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举人。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于宣城、歙县间,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学者称环谷先生。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辞归后,结庐石门山。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礼经补逸》、《环谷集》。
元诗选
克宽,字德辅,一字仲裕,祁门人。尝从云峰胡炳文、可堂吴仲迂、朝阳吴暾学。泰定丙寅,中江浙乡试。次年会试,论《春秋》与主司不合,遂见黜,贡待制奎深惋惜之。南归,笃志著述,以所居山谷环绕,称曰环谷,四方学者皆曰环谷先生。洪武二年,召至京师,与脩元史。事毕,特旨一班留仕,以老疾力辞不受。乃命礼部设宴,赐白金䌽缎,给驿而还。五年卒,年六十九。德辅生而颖异,其外王父为康石溪先生,来视辄教之。一日引群儿浴于溪浒,因以对偶试群儿,乃曰:「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德辅即应曰:「英雄三百辈,随我瀛洲。」石溪喜曰:不负吾宅相矣。后果以理学名世,当时推为史局布衣第一人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崇德人,字仲孚,号环中老人。元末进士。从吴澄学《》。元顺帝至正中,以荐授温州路学正。明洪武初,召为会试同考官;试事毕,辞去。十五年,召拜文华殿大学士,时年已八十余,以老病固辞。学者称西溪先生。有《学易举隅》、《西溪漫稿》。
槜李诗系·卷五
恂,字仲孚。崇德人。元统间三领浙元历平江教授。至正甲申至元癸巳。皆入闱校士学士。张翥、御史刘彦博荐入翰林,不就。尝居千金梧桐二乡。后复卜居郡之西溪,耕桑自乐,自号环中老人。迨明洪武初,礼部主事刘庸举吉安余铨、高邮张长年及恂皆明经老儒达于治体,可备顾问。遣使召至京,时年八十馀。上见之大悦,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以老疾辞。谕曰:朕以卿年高德劭,故授此职,烦辅导东宫耳。免卿早朝,日晏而入。不尔,当从卿志。恂复固辞,遂赐敕放还。与贝清江、程柳庄结社讲道,学者称西溪先生。为人慎重不可狎,而学与行名天下。少尝受易于临川吴草庐,著大易传义。诗文有西溪漫稿。
明诗纪事·甲签·卷三
恂字中孚,崇德人。元季进士,授平江教授,荐入翰林,不就。洪武四年会试,充考试官。十五年,诏徵耆儒入见,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固辞,放归。有《西溪漫稿》。 (朱彝尊《至正庚辛倡和集补传》:中孚,元统间三领浙,元至正甲申、至元癸巳皆入闱校士。卜居郡之西溪,耕桑自乐,自号环中老人。明洪武中,赐敕放还,与贝清江、程柳庄结社讲道,学者称西溪先生。 沈季友《槜李诗系》:杨铁崖至嘉禾,贝廷臣以书币乞《吴越两山亭志》,并选诸词人题咏。杨即为命笔,稿将就,夜已过半,俄门外有剥啄声,启视,则皆嘉禾能诗者也。率人人持金缯,乞留选其诗。杨笑曰:「生平三尺法,亦有时以情少借,若诗文,则心欲借眼,眼不从心,未尝敢欺当世。」遂运笔批选,止取鲍恂、张翅,顾文奕、金絅四首。谓诸人曰:「四诗犹为彼善于此,诸什尚须脱胎耳。」然被选者无一人在。诸人相目惊骇,固乞宽假,得与姓名,至有涕泣长跪者。俱挥出门外,闭关藏烛,曰:「风雅扫地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3—1402 【介绍】: 明江西庐陵人,名环,以字行。建文元年以贤良征,授知沛县。李景隆屯德州讨燕王,赖伯玮督率沛人终岁挽运,得不困。四年春,燕兵攻沛,城破,自经死。福王时追谥忠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南京人,字叔循。好学工书。洪武初被荐,授学录。明太祖喜其书法,令入侍春坊。为人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官至太常寺丞。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叔循,庐陵人。晋王府录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376—约1415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崇璧。永乐四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升侍讲,预修《永乐大典》。从成祖至北平卒。有《絅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七
环字崇璧,莆田人。永乐丙戌第一人及第,授翰林修撰,迁侍讲。有《絅斋集》十三卷。
宋子环 朝代: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2—1433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文莹,号莹庵。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历官吏部郎中。仁宗时,授梁王府、越王府右长史。有《词林稿》、《南行稿》、《梁园稿》。
维基
宋子环(1382年—1433年),字文莹,号梁园、莹庵,江西庐陵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二甲第二名进士,改庶吉士,授吏部考功郎中。明仁宗即位,授梁府右长史,改为越府。其行事淡薄名利,有贤能。宣德年间,卒于任。存有《词林稿》、《南行稿》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永嘉人,名环,以字行。嗜诗善画。永乐中供奉内庭,宣德中授锦衣千户。有《梦吟堂集》。
郑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瑶夫,号栗庵。天顺四年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太常少卿。廉介方正,不妄取与,家居,足迹不践公府。有《栗庵遗稿》。
维基
郑环(1422年—1482年),字瑶夫,号栗庵,浙江仁和县人。探花。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浙江乡试中举。天顺四年,会试第四名,殿试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编撰《明英宗实录》。成化三年,修书完成后升任翰林院修撰,参与编写《续资治通鉴纲目》,转为司经局洗马。成化十三年,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次年,升任南京太常寺少卿。三年后,回京述职时病死于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