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玳瑁为擿(玳瑁为擿)
后汉书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剪氂帼簪珥珥耳珰垂珠也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帼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又宋书乐志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刘孝绰诗遗簪雕玳瑁赠绮织鸳鸯宋之问江南曲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
《分类字锦》:玳瑁为押(玳瑁为押)
徐陵玉台新咏序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
分类:
《分类字锦》:玳瑁装书(玳瑁装书)
李商隐谢河东公和诗启思将玳瑁为逸少装书愿把珊瑚与徐陵架笔
分类:巧对
《分类字锦》:堪欺玳瑁
陆龟蒙和袭美诃陵樽诗鱼骼匠成樽犹残海浪㾗外堪欺玳瑁中可酌昆崙白注酒名
分类:杯碗
《分类字锦》:梁栖玳瑁(梁栖玳瑁)
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分类:
《漢語大詞典》:文甲
即玳瑁。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后宫。”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文甲,即瑇瑁也。”《三国志·吴志·陆胤传》:“衔命在州,十有餘年,宾带殊俗,寳玩所生,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家无文甲犀象之珍。”参见“ 玳瑁 ”。
分類:玳瑁
《國語辭典》:玳瑁  拼音:dài mèi
动物名。龟鳖目海龟科。其背甲呈黄褐色,有黑斑,光润美丽,可长达一公尺,前宽后尖,可作装饰品。多分布于热带海洋。也称为「蝳蝐」。
《漢語大詞典》:毒冒
玳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中则有神龟蛟鼉,毒冒鳖黿。”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毒冒似觜蠵,甲有文。”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今观 日本 诸庸作者,织布为裋,大书题号其上,背负雕文,若神龟毒冒焉。”
分類:玳瑁张揖
《國語辭典》:蝳蝐  拼音:dài mèi
玳瑁的别名。参见「玳瑁」条。
《國語辭典》:玳瑁  拼音:dài mèi
动物名。龟鳖目海龟科。其背甲呈黄褐色,有黑斑,光润美丽,可长达一公尺,前宽后尖,可作装饰品。多分布于热带海洋。也称为「蝳蝐」。
《漢語大詞典》:玳瑁簪
亦作“瑇瑁簪”。
(1).玳瑁制作的发簪。史记·春申君列传:“ 赵 使欲夸 楚 ,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 春申君 客。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见 赵 使, 赵 使大慙。”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还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唐 罗隐 《咏史》:“ 徐陵 笔砚珊瑚架, 赵胜 宾朋玳瑁簪。”
(2).喻竹笋。
分類:玳瑁竹笋
《漢語大詞典》:玳簪
(1).即玳瑁簪。玳瑁制的发簪。 唐 温庭筠 《寄河南杜少尹》诗:“十载归来鬢未凋,玳簪珠履见常僚。”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柘枝歌》:“綺菌绣幄粲辉映,玳簪珠履何委蛇。” 元 朱晞颜 《拟古》诗之四:“玳簪映珠履,佩玉鸣鏘鏘。”《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珠履玳簪,不减昔时之丰盛;鐘鸣鼎食,宛如向日之繁华。”参见“ 玳瑁簪 ”。
(2).即玳瑁簪。指幕僚。 唐 李峤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诗:“顾己惭铅鍔,叨名齿玳簪。”
分類:玳瑁幕僚
《漢語大詞典》:玳瑁簪
亦作“瑇瑁簪”。
(1).玳瑁制作的发簪。史记·春申君列传:“ 赵 使欲夸 楚 ,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 春申君 客。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见 赵 使, 赵 使大慙。”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九:“还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唐 罗隐 《咏史》:“ 徐陵 笔砚珊瑚架, 赵胜 宾朋玳瑁簪。”
(2).喻竹笋。
分類:玳瑁竹笋
《漢語大詞典》:龟筒(龜筒)
蠵龟的甲。有文采,似玳瑁而薄,堪为贴饰。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南方大龟长二三尺,介厚而白,造玳瑁器者用以补衬,名曰龟筒。”宋史·谢绛传:“后苑作製玳瑁器,索龟筒於市。龟筒,禁物也,民间不得有,而索不已。”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蠵龟﹝集解﹞引 苏颂 曰:“工人以其甲通明黄色者,煮拍陷瑇瑁为器,谓之龟筒。”
《漢語大詞典》:玳瑁斑
亦作“ 玳瑁班 ”。 似玳瑁的花斑。 唐 沈佺期 《春闺》诗:“池水琉璃浄,园花玳瑁斑。” 金 元好问 《画记·张萱四景宫女》:“三人所戴如今人蛮笠而有玳瑁班,不知何物为之。”
分類:玳瑁花斑
《漢語大詞典》:珠玳
珠玉与玳瑁。形容服饰华贵。 南朝 齐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儐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漢語大詞典》:至宝丹(至寶丹)
中成药名。其方见于 宋 陈师文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多种贵重药物(如犀角、朱砂、玳瑁、琥珀、麝香等)配制而成,故名。 宋 王珪 (字 禹玉 ,封 岐国公 )为诗喜用金玉珠宝等物名,时人因称其诗作为“至宝丹”。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王岐公 喜用金玉珠璧以为富贵,而其兄谓之‘至宝丹’。”诗话总龟·评论三引 宋 李颀 《古今诗话》:“ 晁以道 云:‘ 王禹玉 诗,世号至宝丹,以其多使珍宝,如黄金必以白玉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