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71
典故
69
词典
1063
分类词汇
45
佛典
81
其它
113
共1371,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一珠
神珠
三珠树
流珠
珠襦
珠贝
珠缀
珠浦
蕊珠宫
珠网
海珠
采珠
中珠
珠联
珠盘
《骈字类编》:
一珠
唐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其一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
唐 白居易
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 其二
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
《漢語大詞典》:
神珠
(1).犹明珠。 唐
楼颖
《〈国秀集〉序》
:“神珠匿耀,剖巨蚌而寧周;寳剑韜精,望斗牛而未获。” 元
杨显之
《酷寒亭》
第二折:“莫不是少柴无米苦央及,便休题伶牙俐齿相支对,想着他亲娘在日看承似神珠寳贝。” 元
袁桷
《次韵士文感兴》
:“神珠守深渊,光怪孰可比;矫矫林中鹤,絜白不受耻。”
(2).指 唐 代蹴毬戏中的皮质圆球。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诗:“毬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紱黄金羈,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靂应手神珠驰。”
(3).苦葴的别称。
分類:
明珠
皮质
《國語辭典》:
三珠树(三珠樹)
拼音:
sān zhū shù
1.神话传说中的珍木。树形如柏,叶皆为珠。见《山海经。海外南经》。晋。陶渊明〈
读山海经
〉诗一三首之七:「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
2.唐代王劾、王勃、王勔三兄弟皆有才名,杜易合称其为「三珠树」。见《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王勃传》。后用为对别人兄弟的美称。宋。
楼钥
王提刑正功挽词
:「伯仲三珠树,优为一世才。」
分類:
王勃
兄弟
三人
称美
《漢語大詞典》:
流珠
(1).炼出丹丸。 晋
葛洪
《
神仙传·刘安
》
:“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鍊入石,飞腾流珠。”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米启》
:“非丹灶而流珠,异 荆臺 而炊玉。”
(2).流泪成珠。 郭沫若
《静夜》
诗:“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参见“ 泣珠 ”。
分類:
流泪
《國語辭典》:
泣珠
拼音:
qì zhū
传说鲛人流泪成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人》:「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分類:
鲛人
人流
流泪
《漢語大詞典》:
珠襦
(1).贯珠为饰的短衣,古代帝、后所服。
《
汉书·霍光传
》
:“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贯珠以为襦,形若今革襦矣。” 清
钱士馨
《甲申三月纪事》
诗:“血溅珠襦迷断篋,露零银树覆宫墻。” 清
查慎行
《花田咏古》
:“珠襦梦断鸦啼曙,粉麝香消雨洗春。”
(2).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 元
虞集
《赋吴郡陆友仁得白玉方印》
诗:“珠襦已随黄土化,此物还同金雁翔。” 清
唐孙华
《耶律丞相墓》
诗:“君不见, 赵 家玉匣埋 皋亭 ,珠襦甲帐同飘零。”
分類:
短衣
贵族
《漢語大詞典》:
珠贝(珠貝)
(1).产珠之贝,泛指珍珠宝贝。
《
管子·侈靡
》
:“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舍也。”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
诗:“珠贝性明润,兰玉好芳坚。” 宋
苏轼
《与封守朱朝请书》
:“某方治此书,得之颇有所开益。拜赐之重,若获珠贝。”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
诗之二:“餘皇张旌旟,冶女炫珠贝。”
(2).指白地红纹的贝壳,可以入药。珠,通“ 朱 ”。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介部二·贝子
》
:“素质红章,谓之珠贝。”珠,一本作“ 朱 ”。
分類:
白地
贝壳
珍珠
珠宝
宝贝
入药
《漢語大詞典》:
珠缀(珠綴)
(1).连缀珍珠为饰的什物。 南朝 梁简文帝
《东飞伯劳歌》
之二:“网户珠缀曲琼鉤,芳茵翠被香气流。” 唐
李华
《咏史》
之十一:“泥沾珠缀履,雨湿翠毛簪。”
(2).比喻歌声圆润悠扬。 宋
晏殊
《点绛唇》
词:“画堂筵啟,一曲呈珠缀。”
分類:
连缀
珍珠
歌声
圆润
悠扬
什物
《骈字类编》:
珠浦
唐 王勃
重别薛华
明月沈珠浦,秋风濯锦川。
唐 卢照邻
酬张少府柬之
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沈。
《國語辭典》:
蕊珠宫(蕊珠宮)
拼音:
ruǐ zhū gōng
相传为神仙所居之地。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尽都是金扉银栋,不弱似九天碧落蕊珠宫。」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这的是天上蕊珠宫,怎做那阳台春梦?」
分類:
蕊宫
道教
经典
仙宫
《漢語大詞典》:
珠网(珠網)
缀珠之网状的帐帏。
《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
:“夕露为珠网,朝霞为丹雘。” 吕延济 注:“珠网,以珠为网,施於殿屋者。” 唐
王维
《白鹦鹉赋》
:“经过珠网,出入金铺。” 宋
刘筠
《清风十韵》
:“珠网疎难掩,铜炉冷易侵。” 元
大欣
《次韵答曹德昭台郎见寄》
:“花压雕阑护玉墀,光涵珠网耀摩尼。”
分類:
缀珠
《骈字类编》:
海珠
南北朝 戴皓
月重轮行
海珠含更灭,阶蓂翳且新。
《國語辭典》:
采珠(採珠)
拼音:
cǎi zhū
到水里采取珍珠。《晋书。卷五七。陶璜传》:「合浦郡土地硗确,无有田农,百姓唯以采珠为业。」唐。
元稹
〈
采珠行
〉:「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
分類:
采珠
《漢語大詞典》:
中珠
中注。 元
关汉卿
《五侯宴》
第三折:“看了这官人那中珠模样,好似我那 王阿三 孩儿也。”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
第二折:“老的,我看了这个小姐中珠模样,可也中抬举,着他近身扶侍,你意下如何?”详“ 中注 ”。
分類:
中注
《漢語大詞典》:
中注
元 人俗语。犹言中看。指容貌引人注目。 元
关汉卿
《玉镜台》
第二折:“我只见小姐中注模样,不曾见小姐脚儿大小。” 元 李直夫
《虎头牌》
第二折:“哥哥,你那幼年间中注模样,如今便怎生老的这等了。” 元
无名氏
《鸳鸯被》
第三折:“我道小娘子中注模样,不是受贫的。”
分類:
中注
俗语
言中
中看
容貌
引人注目
《骈字类编》:
珠联(珠联)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
篆垂朝露滴,诗缀夜珠联。
唐 白居易
筝
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唐 徐夤
笋鞭
累累节转苍龙骨,寸寸珠联巨蚌胎。
《漢語大詞典》:
珠盘(珠盤,珠槃)
(1).即珠槃。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
:“既珠盘歃血,定 楚国 之连名;匕首登坛,反 齐 人之侵地。”参见“ 珠槃玉敦 ”。
(2).精美的盘。 唐
孟浩然
《张郎中梅园作》
诗:“綺席铺兰杜,珠盘折芰荷。” 清
吴伟业
《楚两生歌》
:“一丝縈曳珠盘转,半黍分明玉尺量。”
(3).算盘。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爱奴
》
:“岁杪,携珠盘至。生勃然忿极。姑听其算。”
珠槃:珠饰的盘。古代盟会所用。亦指盟文或订盟。 明
张煌言
《感怀兼悼延平王》
诗:“拟将威斗却 居延 ,捧读珠槃事渺然。”
樊增祥
《后彩云曲》
:“朝云暮雨秋復春,坐见珠盘和议成。”参见“ 珠槃玉敦 ”。
分類:
珠饰
精美
算盘
盟会
会所
订盟
《漢語大詞典》:
珠槃玉敦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
周礼·天官·玉府
》
:“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 郑玄 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柳亚子
《恩来送余返津南村感赋》
:“珠槃玉敦行人节,棘地荆天故国墟。”亦作“ 珠盘玉敦 ”。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祝盟
》
:“騂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文》
:“忆昔在 滃 ,同盟连翩;珠盘玉敦,实惟九贤。”
分類:
诸侯
盟誓
器具
订立
盟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