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绝经(絶經)
指女子的月经终止。分生理性绝经与非生理性绝经两种。生理性绝经一般在45-50岁之间。绝经后生殖器逐渐萎缩,性欲减退。非生理性绝经系卵巢功能受破坏而使月经终止。
《漢語大詞典》:存理
存养理性。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六:“则以慎独之事,功在遏欲,故唯脩德之始,於存理之中,尤加省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乐器:“惟去私以广容,而后能承天以利正,妇道也,臣道也,下学逊志,遏欲以存理之始功也。”
分類:存养理性
《國語辭典》:冲动(衝動)  拼音:chōng dòng
1.因情绪过于激动,而诉诸非理性的心理活动。如:「他因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2.勾引、诱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这等打扮,可冲动得那厮么?」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休说别个,只这一套衣服也冲动他。」
3.冲撞撼动。《三国演义》第七○回:「张合军兵,反被自家败兵冲动,都屯扎不住,望后而走。」《东周列国志》第九回:「陈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周兵冲动。」
《國語辭典》:发炎(發炎)  拼音:fā yán
全身或局部因感染而产生发红、肿胀或疼痛等症状。如:「每回伤口发炎时,伤处总是隐隐作痛,令人难受。」
《國語辭典》:还性(還性)  拼音:huán xìng
苏醒。《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那狗死过去了半日,蹬𢱉蹬𢱉的,渐渐还性过来,扒起一跷一跌的走了。」
《國語辭典》:标号(標號)  拼音:biāo hào
标示产品规格、性能的数字或符号。如水泥因抗压程度不同,故有二○○号、三○○号、四○○号等各种标号。
《國語辭典》:理念  拼音:lǐ niàn
理性概念。由思考或推理而得的概念,有别于感性的认知。如:「他们两个因为经营理念不同,决定不再合作了。」
分類:理念理性
《国语辞典》:冲蚀(冲蚀)  拼音:chōng shí
急速的流体或固体冲击材料,物理性的将物料从表面加以冲刷,这种机械损耗,称为「冲蚀」。
《國語辭典》:遗尿(遺尿)  拼音:yí niào
一种不自主的排尿现象。常发生于幼童身上,而不正常的遗尿多发生于夜间。也称为「夜尿症」。
《漢語大詞典》:心身疾病
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受心理因素影响的身体疾病。分为植物性神经系统障碍、代谢过程和内分泌障碍、过敏性疾患三大类。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情绪、性格、生活事件及特殊性问题等。
《国语辞典》:批判哲学(批判哲学)  拼音:pī pàn zhé xué
德国哲学家康德所创的学说。其内容在批判我们的纯粹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及判断力之有效应用范围和作用。康德指出「批判」的意义在于检验知识的构造和能力,而不是提出一个新的知识系统。
《国语辞典》:启蒙时代(启蒙时代)  拼音:qǐ méng shí dài
哲学上指崇理性、重自由的十七、十八世纪,为支配英、德、法思想界的启蒙时代。后泛指开拓新知识、启发新思想的时代。
《国语辞典》:群众心理(群众心理)  拼音:qún zhòng xīn lǐ
群众在聚集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徵为较缺乏理性、情绪高涨且易受煽动。如:「群众心理很难掌握,所以群众运动有时容易失控。」
《国语辞典》:自然神论(自然神论)  拼音:zì rán shén lùn
一种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宗教理论。十六世纪中叶时出现于英国,它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神,但否认奇迹,以及一切超自然的启示。
《国语辞典》:男不男,女不女  拼音:nán bù nán,nǚ bù nǚ
言行举止、装扮和生理性别不合,多含贬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别的都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只会斋得饱也只向那僧房中胡渰,那里怕焚烧了兜率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