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理考
犹考核。元史·选举志三:“而理考通以三十月为则。”元史·选举志四:“其未满受除者,一体理考定拟。”
分類:理考考核
《漢語大詞典》:清定
(1).清平安定;使安定。后汉书·张奂传:“ 奂 遣司马 尹端 、 董卓 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餘人,三州清定。”《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彰 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北齐书·李浑传:“未明,达城下,贼徒惊散,生擒 社客 ,斩首送 洛 。海隅清定。”
(2).指对官吏进行清理考核,决定进退升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魏 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这些人任官时,政府按照他们的品第,分别除授;已经入仕的人,也要三年清定一次。”
《国语辞典》:闱场(闱场)  拼音:wéi cháng
办理考试时,供试务人员命题及印制试题的场所。除了试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可进入。
《国语辞典》:考试权(考试权)  拼音:kǎo shì quán
由考试院掌理考选官吏的权力,为国父所倡的五权宪法之一,与行政、立法、司法、监察等权并立。
《国语辞典》:同考官  拼音:tóng kǎo guān
职官名。科举时代协同正副主考评定文章等工作的助理考官。
西域记地理考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清丁谦著。英人有恭宁翰者。久居印度。精心考古。著玄奘游迹图。将记中各国所在。逐一注明,今为何城,此书以此图为蓝本。惟图所未及。或确知其有误者。必详加考定。以衷一是。恭图所无。最难考定者。惟葱岭以西大雪山内赌货罗故此诸小国。著者因此易稿至七八次。继思疆域沿革。今昔不同。而山川道途。必无大异。遂先审察彼此之离距及方向。即以今日通行之路线。依次求之。果然十得信九。且与名邻国疆界方位。并皆符合。即间有未敢自信者。要当相去不远。
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清丁谦著。其序曰:「此由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摘出。衒之跋云:惠生行记,事多不尽录。今以道药传宋云家记并载。按上三书,藏经既未收入,亦无他传本,盖亡佚久矣。尚赖此记存其涯略,亟加考證,以为究心地学之助。因记首有西域取经字,即以名篇。」
佛国记地理考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清丁谦著。晋初统一,为时无几,即成偏安。当时四裔交涉寥寥,纪载因之简略。然幸赖此记,方得与南北诸史相接。是书考證之要,大略有八:一曰揆地望,二曰度情形,三曰审方向,四曰察远近,五曰核时日,六曰考道途,七曰辨同异,八曰阙疑似。故全书考證精密,颇为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