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縆瑟
张紧瑟上的弦。《楚辞·九歌·东君》:“緪瑟兮交鼓,簫钟兮瑶簴。” 王逸 注:“緪,急张弦也。”
分類:瑟上
《漢語大詞典》:潇瑟(瀟瑟)
风吹草木所发出的使人感到凄凉的声音。 宋 陆游 《秋雨排闷》诗:“空濛迷远望,瀟瑟送寒声。” 金 张宇 《哭侄》诗:“白杨半夜风瀟瑟,尽是吾儿《薤露歌》。”
《漢語大詞典》:毛瑟
“ 毛瑟枪 ”的省称。 清 胡燏棻 《上变法自强条陈疏》:“就近年新製而论,步枪以曼里夏毛瑟小口径为佳。”
《漢語大詞典》:胶瑟(膠瑟)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南朝 梁 沈约 《上注制旨连珠表》:“守株胶瑟,难与适变。”参见“ 胶柱鼓瑟 ”。
《國語辭典》:胶柱鼓瑟(膠柱鼓瑟)  拼音:jiāo zhù gǔ sè
将瑟的弦柱黏住,鼓瑟时就不能调节音调的高低。语本《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比喻顽固而不知变通。《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胶柱鼓瑟,三峡相连,一般样水,何必定要中峡?」也作「胶柱调瑟」。
《漢語大詞典》:破瑟
史记·封禅书:“ 太帝 使 素女 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絃。”后以“破瑟”形容悲怆的曲调。 唐 李益 《古瑟怨》诗:“破瑟悲秋已减絃, 湘灵 沉怨不知年。”
分類:悲怆
《骈字类编》:筝瑟(筝瑟)
汉书礼乐志柱工员二人一人可罢注师古曰柱工主筝瑟之柱者
《国语辞典》:汎瑟  拼音:fàn sè
抚瑟。清。邵瑞彭〈绮罗香。汎瑟烟昏〉词:「汎瑟烟昏,欹槃露冷,一镜愁漪低护。」南朝梁。江淹〈杂体诗。王徵君〉:「鍊药瞩虚幌,汎瑟卧遥帷。」
《漢語大詞典》:飒瑟(颯瑟)
风声。
分類:风声
《漢語大詞典》:雅瑟
古代弦乐器名。又名大瑟。 唐 孟郊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清风荡华馆,雅瑟泛瑶席。” 唐 皎然 《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诗:“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 宋 邢昺 疏:“《礼图》旧云:‘雅瑟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三絃,其常用者十九絃。其餘四絃谓之番;番,赢也。’ 孙叔然 云:‘ 郭 云二十七絃,未见所出。’”
《漢語大詞典》:张瑟(張瑟)
调整瑟上的弦。汉书·礼乐志:“张瑟员八人,七人可罢。”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祝鸟既开罗,调人更张瑟。”
分類:调整瑟上
《骈字类编》:江瑟
唐 贺朝 孤兴 江瑟语幽独,再三情未申。
《漢語大詞典》:瑟然
(1).洁净、明亮貌。 唐 刘禹锡 《故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帝曰汝器,黄流瑟然;可为大僚,左右化源。”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趁朝暾之瑟然,偷守兵之微睡。”
(2).寒凉貌。 唐 刘禹锡 《闻新蝉见赠》诗:“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韵府拾遗 漾韵》:瑟上
江总赋得空闺怨诗瑟上调弦落机中织素馀
分类:瑟上
《漢語大詞典》:幽瑟
幽远而低沉的琴声。 宋 范成大 《连日风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诗:“慷慨悲歌续 楚 些,彷彿幽瑟迎 湘灵 。”
《漢語大詞典》:僩瑟
亦作“僴瑟”。 庄敬宽厚。语出诗·卫风·淇奥:“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毛 传:“瑟,矜庄貌;僩,寛大也。” 孔颖达 疏:“瑟,矜庄,是外貌庄严也。僴,寛大,是内心寛裕。”僩,一本作“ 僴 ”。 唐 陈子昂 《唐陈州宛丘县令高府君夫人河南宇文氏墓志铭》:“严恪以理家人,僴瑟以和君子,则已含乎光大矣。”
分類:庄敬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