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璎珞(瓔珞)  拼音:yīng luò
以珠玉缀成的颈饰。《南史。卷七八。夷貊传上。海南诸国传》:「其王者著法服,加璎珞,如佛像之饰。」《红楼梦》第八回:「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也作「缨络」。
《漢語大詞典》:璎珞藤(瓔珞藤)
植物名。其子粒形似璎珞,故名。 宋 陶谷 清异录·草:“ 终南山 出瓔珞藤,软碧可爱,叶甚小,有子纍纍然缠固其上,真似瓔珞。”
《国语辞典》:璎珞木(璎珞木)  拼音:yīng luò mù
植物名。豆科璎珞木属,乔木。高十至二十公尺。一回偶数羽状复叶,新叶呈赤紫色,如总状重叠下垂,十分美观。然成长迅速,二、三日后即改变下垂状态而成为横斜生长,变淡绿色。总状花序顶生,下垂,长六十至九十公分,开红色花朵,花瓣大。荚果扁平,长镰形。栽植观赏。原产中南半岛至印度。
《漢語大詞典》:宝络(寶絡)
即璎珞。用珠玉串成的颈饰。 唐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锦雁:“帝与贵妃施鈒鏤小舟戏翫於其间。宫中退水出於金沟,其中珠缨宝络流出街衢,贫民日有所得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而洞门之上,有中垂之石,儼如龙首倒悬,宝络中掛。”
《漢語大詞典》:珠璎(珠瓔)
(1).珍珠璎珞,多用为项饰。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瓔。”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词:“排闥者谁歟,冶容袨服,寳髻珠瓔。”
(2).比喻晶莹连缀之物。 宋 陈与义 《蜡梅》诗之三:“殷勤夜来雪,少住作珠瓔。”
《漢語大詞典》:珠珞
珍珠串成的璎珞。 元 宋本 《大都杂诗》之三:“宝幢珠珞瞿曇寺,豪竹哀丝玳瑁筵。”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只见两个丫鬟,伏侍一位小娘子,轻移莲步而出,珠珞重遮,不露娇面。” 清 汪懋麟 《秦淮灯船歌》:“一人按拍秉乐句,裂帛时闻坠秋蘀;一人小击云锣清,髣髴 湘娥 曳珠珞。”
《漢語大詞典》:香璎(香瓔)
即璎珞。贯串珠玉而成的装饰品。俗称佛珠或念珠。法苑珠林卷一○九:“ 波斯匿王 欲赏 末利夫人 香瓔。”
四种璎珞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身也。一、戒璎珞庄严法身,以戒律庄严法身也。二、三昧璎珞庄严,以禅定庄严法身也。三、智慧璎珞庄严,以智慧庄严法身也。四陀罗尼璎珞庄严,陀罗尼者总持之义,能总持善法,而庄严法身也。见大集经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一、戒璎珞庄严,即以戒律庄严法身;二、三昧璎珞庄严,即以禅定庄严法身;三、智慧璎珞庄严,即以智慧庄严法身;四、陀罗尼璎珞庄严,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即能总持善法以庄严法身。菩萨将以上四法庄严法身,好像世间的璎珞庄严人身,故名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出大方等大集经)
璎珞庄严者,谓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璎珞庄严于身也。
〔一、戒璎珞庄严〕,谓菩萨严持禁戒,于诸众生无有恶害之心;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身口意业悉令清净,是名戒璎珞庄严。
〔二、三昧璎珞庄严〕,谓菩萨于诸众生,运大慈心,质直柔软,乃至远离贪瞋痴行,修习一切三昧,是名三昧璎珞庄严。(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三、智慧璎珞庄严〕,谓菩萨心无疑网,远离颠倒,知苦断集,證灭修道;戒定慧聚,清净无著,观于世间,犹如梦幻;观于法界,无有去来,是名智慧璎珞庄严。
〔四、陀罗尼璎珞庄严〕,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菩萨能持诸善法,令不散不失。又云总持,谓能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菩萨璎珞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璎珞者,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
菩萨璎珞本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姚秦竺佛念译。说四十二位之名义行业及菩萨戒等。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在喜乐山顶之天宫。因大梵王之请,说咒拔罪。
璎珞
【佛学大辞典】
(物名)梵语枳由罗Keyu%ra,编玉而悬于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法华经普门品曰:「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同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观无量寿经曰:「诸璎珞中盛蒲桃浆。」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璎珞。」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叫做枳由罗,是一种似玉的宝石。
璎珞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本业璎珞经之略名。摄于大乘律部。又菩萨璎珞经之略,摄于方等部。
璎珞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杂糅野菜,加米而造之,菜牵连如璎珞,故名。永觉贤禅师诗曰:「每挑野菜根,和汝璎珞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