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瓮中(瓮中)
宋史礼志:熙宁十年四月,以夏旱。内出蜥蜴,祈雨法。捕蜥蜴数十,纳瓮中,渍之以杂木叶。择童男十三岁下十岁上者二十八人,分两番,衣青衣。以青饰面及手足。人持柳枝,沾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咒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又岳飞传: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者。齐民要术:河东颐白酒法,常于瓮中酿,无好瓮, 用先酿酒大瓮,净洗曝乾,侧瓮著地作之。
分类:瓮中
《國語辭典》:瓮中捉鳖(甕中捉鱉)  拼音:wèng zhōng zhuō biē
比喻举手可得、确有把握。《水浒传》第一八回:「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歧路灯》第三六回:「我见了他,掉我这三寸不烂之舌,管保顺手牵羊,叫你们瓮中捉鳖。」
《國語辭典》:瓮中之鳖(甕中之鱉)  拼音:wèng zhōng zhī biē
困在瓮中的鳖。比喻在掌握之中,无法逃脱的人或物。《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瓮中之鳖,釜中之鱼,没处躲闪,只得随顺,以图苟活。」《精忠岳传》第七六回:「这几个小南蛮,只算得个瓮中之鳖,不消费得僧家大力,管教他一个个束手就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