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追认(追認)  拼音:zhuī rèn
事后承认。如:「他最会争功诿过了,所以要他追认错误,可说是不可能的事。」
《漢語大詞典》:蜜人
生前服蜜,死后以蜜浸泡,埋葬期久而形成的木乃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木乃伊:“ 回回 田地,有年七十八岁老人,自愿捨身济众者,絶不饮食,惟澡身啖蜜,经月,便溺皆蜜。既死,国人殮以石棺,仍满用蜜浸,鐫志岁月于棺盖瘞之。俟百年启封,则蜜剂也。凡人损折肢体,食匕许,立愈。虽彼中亦不多得,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漢語大詞典》:善簿
迷信称阴间记录人生前行善事迹的簿册。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判官禀道:‘此人善簿堆积如山,恶簿并无一字。’”
《漢語大詞典》:遗盟(遺盟)
指死者生前订立的盟约。 清 王恪 《寄题陈桥驿》诗:“仓卒黄袍酧素志,绸繆金匱负遗盟。”
《漢語大詞典》:遗妊(遺姙)
指妇女怀有丈夫生前留下的身孕。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三:“﹝少妇曰:﹞吾夫死,为族人偪迫,将赴清流,而腹有遗姙,徘徊未忍,是以悲耳。”
《國語辭典》:厌世主义(厭世主義)  拼音:yàn shì zhǔ yì
以为宇宙万有的本质是意志,而繁衍种族,保全生命是人类的本能,在漫无目的,任由意志不断促成新形式下,生命亦无所谓的进步发展,终至迷惘苦痛。唯有取消生命意志,否定世界,方能获得解脱。欧洲思想家福禄特尔曾因诋訾政教而倡厌世观,叔本华亦有类似的主张。也称为「厌世观」。
《漢語大詞典》:遗嘱继承
死者生前用遗嘱规定继承人及其继承遗产份额的法律行为。遗嘱指定继承遗产的人是遗嘱继承人。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漢語大詞典》:遗照图(遺照圖)
指死者生前的画像。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你与我把招魂衣摄,遗照图悬,龙墀净扫,凤幄高褰。”
《國語辭典》:养生送死(養生送死)  拼音:yàng shēng sòng sǐ
语本《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指子女对父母生前的奉养和死后的殡葬。《礼记。礼运》:「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也作「养老送终」、「养生送终」。
《国语辞典》:麟吐玉书(麟吐玉书)  拼音:lín tǔ yù shū
相传孔子出生前,有麟吐玉书于其故里。见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后用以比喻祥瑞的预兆。
《国语辞典》:过渡内阁(过渡内阁)  拼音:guò dù nèi gé
在新内阁产生前未改组的旧内阁。
《国语辞典》:皋鱼之泣(皋鱼之泣)  拼音:gāo yú zhī qì
周人皋鱼丧母后,悲泣地诉说未能在慈母生前尽孝道,感动了孔子及其门人。见《韩诗外传》卷九。后比喻孝养父母须及时。如:「父母在世,要尽孝道,以免皋鱼之泣,徒留悔恨。」
《国语辞典》: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  拼音:sǐ zhī fǔ bù rú yī ge huó lǎo shǔ
(谚语)比喻人死,权势全失。人生前再有权势,一旦身死,什么都没有了,还不如一只活著的老鼠。《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俗语说得好:『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那个理他。」
《国语辞典》:月晕而风(月晕而风)  拼音:yuè yùn ér fēng
月晕出现,则知将起风。比喻事情发生前,必有徵兆。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国语辞典》:隐睪症(隐睪症)  拼音:yǐn gāo zhèng
病名。婴儿在出生前睪丸位在腹腔内,以后则沿著腹股沟管下降进入阴囊。若出生后睪丸没有降入阴囊内,称为「隐睪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