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匠笔(匠筆)
(1).谓写作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夫裁文匠笔,篇有大小;离章合句,调有缓急。”
(2).谓板滞、不生动的诗文。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 李嶠 称‘大手笔’,咏物尤其属意之作,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亦匠笔耳。”参见“ 匠气 ”。
《國語辭典》:匠气(匠氣)  拼音:jiàng qì
创作缺乏艺术巧思,而流于低俗雕琢技术层面的工匠气。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徵故实,写色泽,广比譬,虽极镂绘之工,皆匠气也。」《浮生六记。卷二。閒情记趣》:「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
《國語辭典》:有血有肉  拼音:yǒu xuè yǒu ròu
比喻描写生动,内容充实。如:「作者以其生花妙笔,在小说中塑造出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
《漢語大詞典》:予齿去角(予齒去角)
谓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 颜师古 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餘无角者则有上齿。”《花月痕》第十一回:“ 荷生 笑道:‘大抵花到极红,香气便觉减些,所以海棠説是无香。这也是予齿去角的意思。’”
《國語辭典》:有声有色(有聲有色)  拼音:yǒu shēng yǒu sè
形容淋漓尽致,精采动人。《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半夜里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个招抚义和团的摺子,把义和团说得有声有色。」
《國語辭典》:原动力(原動力)  拼音:yuán dòng lì
1.能产生动力的力。如核电的核能。
2.比喻为某事物活力的来源。如:「思想是精神的原动力。」
《国语辞典》:跃然纸上(跃然纸上)  拼音:yuè rán zhǐ shàng
活跃的呈现于纸上。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清。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國語辭典》:艺术性(藝術性)  拼音:yì shù xìng
具有传达艺术概念或表现艺术价值的性质。
《國語辭典》:议论风生(議論風生)  拼音:yì lùn fēng shēng
形容论析事理极为生动而幽默。明。朱国桢《涌潼小品。卷二九。刘罗陶仙游》:「贵乡罗近溪健甚,前来就余潭。昨又来,皆竟日,议论风生,胜昔时。」
《漢語大詞典》:蒸汽机车
以蒸汽机产生动力,通过摇杆和连杆装置驱动车轮的热力机车。由锅炉、汽机、车架、走行部、制动装置和煤水车等组成。结构较简单,维修容易,但热效率较低。
《国语辞典》:蒸汽机(蒸汽机)  拼音:zhēng qì jī
利用蒸汽热能产生动力的机器。通常由锅炉供应的热蒸汽在压力下膨胀,热能转化产生动力的机器。简称为「汽机」。
《國語辭典》:随物赋形(隨物賦形)  拼音:suí wù fù xíng
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描绘、刻划事物的形象。如:「这幅泼墨山水随物赋形,形神兼备,真是传神极了。」
《國語辭典》:死板  拼音:sǐ bǎn
不生动、不灵活、不知变通。如:「那支球队虽然占有身高的优势,但因战术死板而惨遭淘汰。」
《漢語大詞典》:一点论(一點論)
毛泽东 对形而上学片面性观点的一种简明的、生动的、通俗的说法。 毛泽东 《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一点论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从古以来就有的。这就是形而上学跟辩证法。”
《国语辞典》:叶轮(叶轮)  拼音:yè lún
涡轮机里带有叶片的轮。叶片受蒸气或水流的作用使轴旋转而产生动力。
《漢語大詞典》:翔鸾舞凤(翔鸞舞鳳)
比喻书画用笔生动矫健。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卷三:“字画飞动如翔鸞舞凤,非世间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