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2,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耐热
让生
延息
弃躯
维生
椿期
血躯
静物
三寸气
杀人罪
度命
伐生
宿命通
促生
存命
《國語辭典》:耐热(耐熱)  拼音:nài rè
能抗高温。如:「陶磁杯比玻璃杯耐热。」
《漢語大詞典》:让生(讓生)
谓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他人得生。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 孔文举 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
《漢語大詞典》:延息
指延长生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念不了者,幼女未嫁,因赐少药,俾延息以待。”
分類:延长生命
《漢語大詞典》:弃躯(棄軀)
捐躯;舍弃生命。汉书·吴王刘濞传:“今 吴王 自以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於天下,意亦可乎?” 宋 苏轼 《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一:“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恶疾堕眉鬚。红颜白髮惊妻孥,览镜自嫌欲弃躯。”
《国语辞典》:维生(维生)  拼音:wéi shēng
维持生活、生命。如:「这位老妪以拾破烂维生,处境颇令人同情。」
《漢語大詞典》:椿期
大椿的生命期限。借指很长的期限。云笈七籤卷九八:“寻宗须臾顷,万龄乃一朝。椿期会足衰,刼往岂足辽。”参见“ 椿 ”。
《漢語大詞典》:血躯(血軀)
指有生命的躯体。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他可便一上青山化血躯。”《封神演义》第八九回:“且人死不能復生,谁不爱此血躯,而轻弃以死耶!”
分類:生命躯体
《國語辭典》:静物(靜物)  拼音:jìng wù
泛指一切静止不动的物体,多用于美术方面。如:「静物写生」、「静物摄影」。
《漢語大詞典》:三寸气(三寸氣)
犹言一口气。借指生命。 唐 吕岩 《七言》诗:“解接往年三寸气,还将运动一周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元 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一朝身死无人救,三寸气在千般有。”
《国语辞典》:杀人罪(杀人罪)  拼音:shā rén zuì
指侵害他人生命法益的犯罪。可分为普通杀人罪、杀害直系血亲尊亲属罪、义愤杀人罪、生母杀婴罪、加工自杀罪、过失致死罪等。
《國語辭典》:度命  拼音:dù mìng
维持生活。如:「工作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我理想,造福人群,而非仅仅度命而已。」
《國語辭典》:伐生  拼音:fā shēng
戕害生命。《管子。海王》:「桓公问:『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
分類:残害生命
《国语辞典》:宿命通  拼音:sù mìng tōng
佛教谓能知晓过去世的生命、行事的超凡能力。为六种神通之一。《出曜经》卷三○:「唯有如来等正觉得此宿命通。」也作「识宿命通」、「宿住智通」。
《漢語大詞典》:促生
短促的生命。 南朝 梁 任昉 《赠徐徵君》:“促生悲永路,早交伤晚别。”
分類:短促生命
《漢語大詞典》:存命
保全生命。《魏书·田益宗传》:“初代之日,二子 鲁生 、 鲁贤 、从子 超秀 等并在城中,安然无二,而 桃符 密遣积射将军 鹿永固 私将甲士,打息 鲁生 ,仅得存命。”《水浒传》第五五回:“今者朝廷差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