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风灯
生命
微命
殉国
身亡
卫生
时代
朝菌
授命
贪生
死难
全人
命脉
捐生
伤生
《國語辭典》:风灯(風燈)  拼音:fēng dēng
1.风中的灯火。比喻人生命可危。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世如风灯。」
2.有罩而不会被风吹灭的灯。唐。杜甫 漫成一绝诗:「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本騝浪。」也称为「马灯」。
《國語辭典》:生命  拼音:shēng mìng
1.生物生存的寿命。《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北史。卷二八。列传。源贺》:「臣闻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
2.某种活动延续的期间。如:「教育生命」、「职业生命」。陶菊隐《政海轶闻。徐士昌》:「席终,耳语汪大燮曰:『吾将去位,已命东车站备车矣。』汪愕然,俄悟其意。遍语各外使送总统登车,外使亦愕然应之。徐之政治生命,于焉告终。」
3.形容艺术作品十分灵活生动,如同具有生命一般。如:「这是一幅有生命的画。」
《漢語大詞典》:微命
微小的生命;卑微的性命。《楚辞·天问》:“蠭蛾微命,力何固?”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佇一戮於微命,申三驱於大信。” 唐 许棠 《吴保安传》:“微命得全,公之赐也。” 涂宗涛 《敬悼周恩来总理》诗:“人百其身如何赎,愿捐微命答穹苍。”
《國語辭典》:殉国(殉國)  拼音:xùn guó
为保全国家而奉献生命。晋。殷仲文 罪衅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宋书。卷八十八。沈文秀传》:「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國語辭典》:身亡  拼音:shēn wáng
死亡。《西游记》第六回:「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
《國語辭典》:卫生(衛生)  拼音:wèi shēng
1.泛指个人养生之道,及社会大众追求健康的行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愚兄听见现在那些维新人常说起要卫生。」
2.清洁。如:「饭菜都很卫生」。
《國語辭典》:时代(時代)  拼音:shí dài
1.历代、世代。唐。高适 酬马八效古见赠诗:「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阶段。如:「冰河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宋书。卷一四。礼志一》:「况三国鼎峙,历晋至宋,时代移改,各随事立。」
3.人生命中某个时期。如:「幼年时代是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
4.现代。如:「只要肯努力学习新事物,不用害怕跟不上时代。」
《國語辭典》:朝菌  拼音:zhāo jùn
朝生暮死的菌类。《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唐。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
《國語辭典》:授命  拼音:shòu mìng
1.献出生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抱朴子。外篇。博喻》:「徇名者,不以授命为难。」
2.任命。如:「总统授命阁揆,综理国政。」唐。苏颋 依王公等请上尊号制:「朕闻天授命者,为天所予。人归德者,为人之主。」
3.赋予生命。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八。梁夫人嫕》:「皇天授命,育生明圣,托体陛下。」
4.接受命令。《三国志。卷一八。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阎温》:「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列传三。童贯》:「君在京师时,亲授命于王所,自言必成功,今难之,何也?」也作「受命」。
《國語辭典》:贪生(貪生)  拼音:tān shēng
对生命过于眷恋,而不肯牺牲就死。《淮南子。人间》:「或贪生而反死,或轻死而得生,或徐行而反疾,何以知其然也?」
《國語辭典》:死难(死難)  拼音:sǐ nàn
殉难,遭遇灾难而死。《新唐书。卷一七九。李训传》:「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
《國語辭典》:全人  拼音:quán rén
1.人格、道德和学行等各方面毫无瑕疵的人。《庄子。庚桑楚》:「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殊不知凡为女子,必先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四者兼备,才算得个全人。」
2.四肢健全的人。《庄子。德充符》:「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外观旁览,尚似全人。」
3.保全人民。《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昔伊尹自鬻辅商,立功全人。」
《國語辭典》:命脉(命脈)  拼音:mìng mài
生命及血脉。比喻影响生存、发展的最根本条件。如:「经济发展是国家生存的命脉。」
《國語辭典》:捐生  拼音:juān shēng
1.舍弃生命。指死亡。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
2.旧时捐纳钱财而取得官职的人。《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廷议陇其不计缓急轻重,浮词粉饰,致捐生观望,迟误军机,拟夺职。」
《國語辭典》:伤生(傷生)  拼音:shāng shēng
1.伤害生命。《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花月痕》第五回:「盖积劳所以致疾,而久郁所以伤生!」
2.妨害生人。《孝经。丧亲章》:「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丧祭无度,伤生之蠹也。」
3.杀生。《西游记》第八回:「你在天有罪,既贬下来,今又这等伤生,正所谓罪上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