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200,分1814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潘妃( 玉儿 别称 步步生莲花 )
那连提黎耶舍(翻经三藏 )
僧惠生
刘灵助( 燕郡公 燕王 )
张僧皓(山容、山客 征君 )
僧乌琼(乌琼 )
陈武帝(庙号 高祖 武皇帝、武帝、陈武帝、武 陈霸先 兴国 法生 陈王、南野县伯、长城县侯、义兴郡公、陈公 )
杨文德(征西将军、仇池公 )
清远道士(别称 生长殷周 )
释悟诠(觉海 )
魏收(伯起 佛助 三才 富平县子 文贞 )
萧推(智进 东宫四友 南浦侯 )
刘丰(丰生 忠 )
萧静(安仁 宗室后进 )
北魏孝武帝( 元脩 出帝 平阳王 别称 出帝平阳王 孝则 孝武皇帝 )
潘妃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东昏侯贵妃,名玉儿。色美体妍,宠冠后宫。服御极尽奢华,生活恣纵无度。东昏侯尝凿地为金莲花,令妃行其上,称之谓步步生莲花。梁武帝兵入建康,得妃,见其美而欲纳之。王茂以亡齐者此物谏,将以赐田安,不愿而自缢死。
那连提黎耶舍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尊称。北竺乌伤国人。弱冠出家。备闻正教。既登具足。遍访圣踪。天梯石台之奇。龙庙宝塔之胜。并躬顶礼。无所遗逸。尝有异尊者。见舍而谓之曰。苟能静脩。当證道果。游涉徒劳。终无所成舍不从艰关诸国。乃届齐境。则文宣皇帝。天宝七年。也。时舍齿方强仕。气貌雄雅。物议惮之。诏安置天平寺。号翻经三藏。礼遇隆至。内出梵本千馀夹。为建道场。以示尊崇。帝躬拜伏。顾谓群臣曰。此三宝洪基也。故宜偏敬。初译众经五十馀卷。诏昭玄大统沙门法上等。二十馀人监掌。沙门法智。居士万天懿。度语。未几诏授舍昭玄统。俄为都。 及齐历告终。教亦随替。避地东南。不遑宁处。绵历四载。有隋御宇。光复大法。开皇二年。七月。奉玺书。偕弟子道密等入京。居大兴善寺。冬十二月。即事翻译。前后出菩萨见宝月藏日藏法胜毗昙像头精舍大乘总持等经论一十七部。并沙门法纂僧琛明芬。给事李道宝等笔受。昭玄统沙门昙延。昭玄都沙门灵藏等二十馀人。监护。 舍年迈行厉。每以舍利弗陀罗尼自课。梦身作佛。境界殊妙。后住广济寺。为外国僧主。抚存羁旅。得其欢心焉。久之不疾而化。适满百龄。开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也。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那连提黎耶舍。隋言尊称。北天竺乌场国人。正音应云邬荼。荼音持耶反。其王与佛同氏。亦姓释迦。刹帝利种。隋云土田主也。由劫初之时先为分地主。因即号焉。今所谓国王者是也。舍年十七发意出家。寻值名师备闻正教。二十有一得受具篇。闻诸宿老叹佛景迹。或言。某国有钵。某国有衣。顶骨牙齿神变非一。遂即起心愿得瞻奉。以戒初受须知律相。既满五夏发足游方。所以天梯石台之迹。龙庙宝塔之方。广周诸国。并亲顶礼仅无遗逸。曾竹园寺一住十年。通履僧坊多值明德。有一尊者深识人机。见语舍云。若能静修应获圣果。恐汝游涉终无所成。尔日虽闻情无领悟。晚来却想悔将何及。耶舍北背雪山。南穷师子。历览圣迹仍旋旧壤。乃睹乌场国主真大士焉。自所经见罕俦其类。试略述之。安民以理民爱若亲。后夜五更先礼三宝。香花伎乐竭诚供养。日出升殿方览万机。次到辰时香水浴像。宫中常设日百僧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斋后消食习诸武艺。日景将昳写十行经。与诸德僧共谈法义。复与群臣量议治政。暝入佛堂自奉灯烛。礼拜读诵各有恒调。了其常业乃还退静。三十馀年斯功不替。王有百子。诚孝居怀。释种馀风胤流此国。但以寺接山阜。野火所焚。各相差遣四远投告。六人为伴。行化雪山之北。至于峻顶。见有人鬼二路。人道荒险鬼道利通。行客心迷多寻鬼道。渐入其境。便遭杀害。昔有圣王。于其路首。作毗沙门天王石像。手指人路。同伴一僧错入鬼道。耶舍觉已。口诵观音神咒。百步追及。已被鬼害。自以咒力得免斯厄。因复前行。又逢山贼。专念前咒便蒙灵卫。贼来相突对目不见。循路东指到芮芮国。值突厥乱西路不通。反乡意绝。乃随流转。北至泥海之旁。南岠突厥七千馀里。彼既不安远投齐境。天保七年届于京邺。文宣皇帝极见殊礼偏异恒伦。耶舍时年四十。骨梗雄雅物议惮之。缘是文宣礼遇隆重。安置天平寺中。请为翻经。三藏殿内梵本千有馀夹。敕送于寺。处以上房。为建道场供穷珍妙。别立厨库以表尊崇。又敕昭玄大统沙门法上等二十馀人。监掌翻译。沙门法智居士万天懿传语。懿元鲜卑。姓万俟氏。少出家师婆罗门。而聪慧有志力。善梵书语工咒符术。由是故名预参传焉。初翻众经五十馀卷。大兴正法。弘畅众心。宣帝重法殊异。躬礼梵本顾群臣曰。此乃三宝洪基。故我偏敬。其奉信推诚为如此也。耶舍每于宣译之暇。时陈神咒。冥救显助立功多矣。未几授昭玄都。俄转为统。所获供禄不专自资。好起慈惠乐兴福业。设供饭僧施诸贫乏。狱囚系畜咸将济之。市廛闹所多造义井。亲自漉水津给众生。又于汲郡西山建立三寺。依泉旁谷制极山美。又收养厉疾男女别坊。四事供承务令周给。又往突厥客馆。劝持六斋。羊料放生受行素食。又曾遇病百日不起。天子皇后躬问起居。耶舍叹曰。我本外客。德行未隆。乘舆今降。重法故尔。内抚其心惭惧交集。健德之季周武克齐。佛教与国一时平殄。耶舍外假俗服。内袭三衣。避地东西不遑宁息。五众彫窘投厝无所。俭饿沟壑者。减食施之。老病扶力者。随缘济益。虽事力匮薄。拒谏行之而神志休强。说导无倦。此负留难便历四年。有隋御寓。重隆三宝。开皇之始。梵经遥应。爰降玺书。请来弘译。二年七月。弟子道密等。侍送入京。住大兴善寺。其年季冬草创翻译。敕昭玄统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令对翻传。主上礼问殷繁。供奉隆渥。年虽朽迈行转精勤。曾依舍利弗陀罗尼。具依修业。梦得境界。自身作佛。如此灵祥杂沓。其例非一后移住广济寺。为外国僧主。存抚羁客。妙得物心。忽一旦告弟子曰。吾年老力微不久去世。及今明了诫尔门徒。佛法难逢宜勤修学。人身难获慎勿空过。言讫就枕。奄尔而化。时满百岁。即开皇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也。初耶舍先逢善相者云。年必至百。亦合登仙。中寿果终。其言验矣。登仙冥理犹难测之。然其面首形伟特异常伦。顶起肉髻耸若云峰。目正处中上下量等。耳高且长轮埵成具。见人荣相未比于斯。固是传法之硕德也。法主既倾哀惊道俗。昭隆之事将渐坠焉。凡前后所译经论。一十五部。八十馀卷。即菩萨见实月藏日藏法胜毗昙等是也。并沙门僧深明芬给事李道宝等度语笔受。昭玄统沙门昙延昭玄都沙门灵藏等二十馀僧。监护始末。至五年冬。勘练俱了。并沙门彦琮制序具见齐周隋二经录。寻耶舍游涉四十馀年。国五十馀。里十五万。瑞景灵迹胜寺高僧。驶水深林山神海狩。无非奉敬。并预惩降。事既广周未遑陈叙。沙门彦琮为之本传。具流于世。时又有同国沙门毗尼多流支。隋言灭喜。不远五百由旬。来观盛化。开皇二年。于大兴善。译象头精舍大乘总持经二部。给事李道宝传沙门法纂笔受。沙门彦琮制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僧。住洛阳。孝明帝时,奉太后命与敦煌人宋云等往西域求佛典,遂至印度,得大乘经典百七十部而还。有《行纪》记使西域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 【介绍】: 北魏燕郡人。师事刘弁,好阴阳占卜。或事负贩劫盗。自代至秀容,事尔朱荣,为荣所亲信。从荣至洛阳,又从镇压葛荣,累封燕郡公,为幽、平、营、安四州行台。及孝庄帝死,自谓方术能动众,遂自号燕王,妄说图谶,言刘氏当王,民多信之。节闵帝普泰初,率众至博陵之安国城,与叱列延庆等战,兵败被擒死。
张僧皓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31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山容,或作山客,张烈弟。屡征不赴,号为征君。好营产业,藏镪巨万。自供俭约,车马瘦弊,衣布裳而婢妾著纨绮。尤好蒲弈,戏不择人。节闵帝时,同崔祖螭举兵攻东阳城,事败,死于狱。
僧乌琼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僧。少与彭城寺宝琼(白琼)共学,号乌琼,两人声德齐扬。梁武帝大通年间在建初寺弘扬《成实论》。后封为僧正。相传白琼圆寂日,神人预报乌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9 【介绍】: 即陈霸先。南朝陈开国君主。吴兴长城人,字兴国,小字法生。读兵书,多武艺。梁时初为油库吏,以军功累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后与王僧辩讨平侯景,镇京口。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杀,霸先与僧辩共奉萧方智为梁王。后北齐立萧渊明为帝,令僧辩迎入建康即位。霸先袭杀僧辩,立方智为帝,击败北齐及僧辩旧部,受封陈王。旋代梁称帝,国号陈。在位期间,效梁武帝,舍身大庄严寺。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全陈文·卷一
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梁大同中,为广州中直兵参军,除直阁将军,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远将军、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进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寻授散骑常侍、使持节、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进江州刺史,寻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镇京口,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进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寻授中书监、司徒,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禅,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杨文德 朝代:南北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北朝时人,氐族首领杨保宗弟。说保宗叛,事泄,保宗被杀,氐羌立文德,屯于浊水,自号征西将军、仇池公。求援于南朝宋,被魏攻,走汉中。后自汉中入统汧陇,拥有阴平、武兴之地。后为南朝宋文帝荆州刺史刘义宣所杀。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
清远道士,南朝萧梁时尝同沈炯游虎丘,留题自称生长殷周,唐颜真卿酷爱其诗,为刻岩石间。清阮元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三二九有传。诗一首。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二
蜀僧悟诠。号觉海。有慧性。峡州富人程夷伯年二十九。一夕梦其父曰。汝今年当死可问觉海。其人茫然不晓。一日有僧说相。负觉海字。程请一相。问云。我寿几何。觉海曰。老僧皆无求。但觅水一杯。呵气入水中。令程饮之曰。今夜有吉梦可相报。即夜梦至一官府左廊下。男子妇人衣冠严整。皆相忻悦。右廊尽枷锁缧绁之人。哀号涕泗。傍有人云。左廊是修舍桥路人。右廊是毁坏桥路人。若尔要福寿可自择取。程即梦觉发心。凡百里之内桥梁路道一一修整。工毕觉海复来云。汝作此事何延十年。程自是于道路上用工不倦。寿九十二。五世昌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6—572 【介绍】: 北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字伯起,小字佛助。年十五,能属文。初为北魏太学博士。节闵帝时,迁散骑侍郎,修国史。孝武帝奔关中,收以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使梁。后为高欢丞相府属,不得志。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文宣帝天保二年,诏令撰魏史。历三年,成《魏书》一百三十卷。时人以其报怨酬恩,史书不实,文宣帝曾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帝重收才,不欲加罪。时因讥为“秽史”。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总议监五礼事,位特进。曾参修律令。与温子升、邢邵齐誉,世号三才。今存《魏特进集》辑本及《魏书》。
全北齐文·卷四
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魏骠骑大将军子建子,孝明时除太学博士,迁司徒记室、参军,永安中除北主客郎中。节闵即位,迁散骑侍郎兼中书侍郎。孝武即位,除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兼中书舍人。孝静即位,为神武中外府主簿,转府属兼散骑常侍,武定中除正常侍兼著作郎,转秘书监,除定州大中正。齐受禅,除中书令,封富平县子,除魏尹,又除梁州刺史,进太子少传兼太子詹事。废帝即位,除侍中,迁太常卿,转中书监。皇建初除右光禄大夫仪同,又除兼太子少傅,解侍中。大宁初加开府,河清中兼右仆射,天统初除左光禄大夫齐州刺史,进尚书右仆射特进,武平三年卒,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曰文贞,有《后魏书》一百三十卷,集七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8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智进。萧机弟。少清敏,好属文,深为萧纲所亲赏,与萧晔等并预密宴,号东宫四友。梁武帝普通六年,以王子封南浦侯。历宁远将军,迁淮南、吴郡太守,所临常赤地大旱,人号“旱母”。侯景之乱,守东府,城陷被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 【介绍】: 东魏普乐人,字丰生。破六韩拔陵起兵,丰以守城功,除普乐太守。魏孝庄帝永安初,除灵州镇城大都督。后奔高欢,以功累官左卫将军、殷州刺史。从慕容绍宗攻西魏颍川,战死,谥忠。
萧静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安仁。萧恭子。号为宗室后进,有文才,笃志好学。多聚经史,手自雠校。然好戏笑,轻论人物。历官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0—535 【介绍】: 即元脩。北魏皇帝。鲜卑族。孝文帝孙,字孝则。性沉厚少言,好武事。初封平阳王。节闵帝普泰元年六月,高欢率兵讨尔朱氏,南下洛阳,废杀节闵帝元恭及安定王元朗(即厉废帝),立脩。永熙三年帝与斛斯椿、贺拔岳等共谋对付据邺之高欢,欢乃使侯莫陈悦杀贺拔岳,岳部下推宇文泰为帅,败侯莫陈悦。时欢兵进洛阳,帝奔关中依宇文泰,是年闰十二月为泰鸩杀。在位三年。史称出帝。
全后魏文·卷十三
帝讳修,字孝则,广平王怀第三子。永安三年封平阳王。中兴二年三月即位,改元太昌。其年十二月改元永兴,寻改为永熙。在位三年。西迁长安,为宇文泰所弑。谥曰孝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