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330,分2089页显示  上一页  375  376  377  378  379  381  382  383  38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姚宽(令威 西溪 )
尤著(少蒙 西僖居士 )
李觉(民先 方平九友 )
滕恺(南夫 溪堂 )
谢用宾(云山野客 世称 白云先生 )
郑广(滚海蛟 )
释智鉴( 足庵 足庵云 )
陈渊(知默、几叟 世称 默堂先生 渐 )
史浩(直翁 真隐居士 文惠、忠定 魏国公、会稽郡王、越王 )
吴表臣(正仲 湛然居士 )
唐文若(立夫、仲懿 遁庵 )
杨愿(谨仲 世称 寿光先生 )
林季仲(懿成 竹轩、芦山老人、芦川老人 )
王赏(望之 世称 玉台先生 )
王阗(无功 无功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1162 【介绍】: 宋越州嵊县人,字令威,号西溪。姚舜明子。以荫补官。吕颐浩、李光帅江东,皆招至幕中。秦桧执政,以旧怨抑而不用。后以贺允中、徐林、张孝祥荐,权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博学强记,精天文历算。工词章、篆隶及工技之事,尝集古今用弩事实及造弩制度,为《弩守书》以献。有《西溪集》、《史记注》、《战国策补注》、《西溪丛语》等。
全宋诗
姚宽(一一○五~一一六二),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属浙江)人,舜明子。以父荫补官,初监进奏院六部门,官至权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召对时卒于殿廷,年五十八。有《西溪集》十卷,已佚,传世有《西溪丛话》二卷。《宝庆会稽续志》卷五有传。 姚宽诗,以《江湖后集》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三八○
姚宽(一一○五——一一六二),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浙江嵊州)人,舜明子,宏弟。以父任补官,一时名流争礼致之。以贺允中等荐入监进奏院六部门,权尚书户部员外郎,兼权金、仓、工部、屯田郎,枢密院编修官。博洽工文,绍兴三十二年卒,年五十八。著有《西溪集》十卷、注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补注战国策》三十一卷、《西溪丛语》三卷(存)、《五行秘记》一卷、《玉玺书》一卷。见《宝庆会稽续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少蒙,号西僖居士。尤辉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累官礼部郎中、太子詹事、权工部侍郎。致仕后徙居鹅湖西僖里。
全宋文·卷四三八○
尤著(一一○五——?),字少蒙,无锡(今江苏无锡)人,辉子。年二十八,登绍兴二年进士第。历太学录、博士、宗正簿、兵礼二部郎中、太子詹事,官至权工部侍郎。致仕后徙居鹅湖西僖里,因号西僖居士。见《万柳溪边旧话》。
李觉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民先,自号方平九友。初为徽宗明节刘皇后掌阁笺,后流落广州。能书善琴。尤工画山水林石,泼墨成象,曲尽自然之态。
滕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南夫,号溪堂。高宗绍兴五年进士。与吕和问为师友。才智极为朱熹所称。调信州司户参军,以迎母就养卒于道。有《溪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州祁阳人,号云山野客。少负才气,尝读张栻《晞颜录》而慕之,求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栻以“敬”告,自是守之不替。以特奏名,任横州法曹。
全宋诗
谢用宾,号云山野客,学者称白云先生(《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祁阳(今属湖南)人。师事张栻。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特奏名进士,为横州法曹。事见《宋元学案》卷七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广,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与郑庆等率众入海,自号滚海蛟。六年,受招安,主延祥兵。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九、一○二、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1192 【介绍】: 宋僧。滁州全椒人,俗姓吴。法号足庵。儿时即喜佛书。嗣长芦青了禅师,后参宗珏法绪,继其任住明州雪窦寺。
全宋诗
释智鉴(一一○五~一一九二),号足庵,俗姓吴。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初依长芦真歇了禅师,后为大休宗珏禅师器重,住明州雪窦寺。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八十八。为青原下十五世,天童大休宗珏禅师法嗣。事见《攻愧集》卷一一○《雪窦足庵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槜李诗系·卷三十
智鉴,滁州人。元祐时僧长。依真歇于长芦。大休首众即器之。后遁象山,百怪不能惑。复住雪窦,尝居嘉兴梅溪,有诗。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鉴。滁之全椒人。生吴氏。自儿时。已喜佛书。每以白纸为经。跏趺端坐诵之。声琅琅动人。母尝与洗手疡。戏问。是甚么手。对曰。佛手。视母大笑。俄二亲俱丧。依长芦真歇。了出家厉精。胁不至席者数年。时大休珏公。为首座。指为法器。从道法师领戒。入象山之郑行山。缚茆而居。山当海岸孤绝处多妖怪。师吊影其间百怪不能惑。地高无水。祷曰。吾办道来此。神其惠我泉。因锄小坎。移时而水溢。食不继啖。松柏以疗饥。尝深夜打坐。闻庵后岩石震响。如斗击。旦起视之。有巨石飞坠。越庵而立于门并庵。大木无不摧拉。而庵独无恙。一日有巨蟒入庵。矫首怒视。越数日。复旋绕于床。师不顾而去。变怪百出。师举不为动徐亦帖然。一夕深定中。豁然开悟。身心世界。洞如琉璃。自念云。威音王已前。无师自證。威音王已后。无师自證者。皆天魔外道。遂下山。见延寿然曰。日来肚大无物可餐。庵小无床可卧。若能与食展庵则住。不然则去。然与师反覆问答。不能屈。因叩其所得。呈一颂。然喜曰。鉴公彻也。复航海。见大休于岳林。试其机辩无碍。叹曰。佛祖不奈尔何。因为行乞。担二布囊。随得即受。备历艰勤。人所不堪。翠山宗白头。谓师曰。为众竭力。不无其劳。师云。须知有不劳者。宗曰。尊贵位中收不得时如何。师云。触处相逢不相识。宗曰。犹是途中宾主。如何是主中主。师云。丙丁吹灭火。宗以手掩师口。师拂其袖。宗迁雪窦。挽师偕行。荷负众事。时法堂新饰。命师普说。宗窃听。叹曰。吾生有耳。未尝闻也。出世为大休烧香。前后六坐道场。皆王公大人推引。绍熙二年。谢事止于雪窦之东庵。明年七月。示恙。戒弟子曰。吾行矣。送终须务简约。勿素服哀恸。言讫而逝。阅世八十八。坐夏五十三。塔全身于山之左。师天资朴厚。见地稳密。操履苦硬。至死不少变。具大辩才。浩瀚无际。叩之滚滚无倦。受施山积。悉为公费。故六主废刹。积逋动数千缗。不过期月。而百务一新。目其所榻。则丈室萧然悬磬也。加以精诚所感。祷雨晹。救疾苦。其应如响。神祠烹宰。辄为易以素馔。有藏其须发而得舍利者。此皆世俗所创见。师不欲人言之。以为非此道之极致。使其有之。皆亦师之馀也。师道声震海内。而迹曾不越四明之境。故自号足庵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5 【介绍】: 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全宋诗
陈渊(?~一一四五),字知默,初名渐,字几叟(《宋元学案》卷三八),学者称默堂先生,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瓘从孙。早年师事杨时,时以女妻之。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恩为吉州永丰簿。高宗建炎中摄永新令(本集卷一九《上都督张丞相书》)。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充枢密院计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宋史》本传作五年,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事出监潭州南岳庙(本集卷一三《辞免举贤良状》)。李纲辟为江南西路制置司机宜文字。八年,召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丞(同上书卷一二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八)。九年,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十年,以忤秦桧,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五年卒。遗著由婿沈度编刻《默堂集》二十二卷(《默堂集序》)。《宋史》卷三七六及《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引《延平志》并有传。 陈渊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影宋钞本《默堂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八《默堂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全宋文·卷三二九○
陈渊(?——一一四五),字知默,初名渐,字几叟,世称默堂先生,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瓘侄孙。徽宗时为太学生,后师杨时,时妻以女,遂为杨门首座。屡举进士不第,后以特奏名补官,靖康、建炎间,为吉州永丰县主簿,摄永新县令。绍兴二年充枢密院计议官,旋罢。五年以廖刚、胡寅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次年乞监潭州南岳庙。八年召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丞、监察御史,迁右正言。试秘书少监兼崇政殿说书,改宗正少卿。十年四月以论郑亿年,忤秦桧,为言官所劾,罢,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五年卒。著有《默堂集》。《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94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全宋诗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号真隐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为馀姚尉。历温州教授,召为太学正,迁国子博士。三十年,权建王府教授。建王为太子,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寻除参知政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知绍兴府。八年,判福州。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召为侍读学士。五年,拜右丞相。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光宗绍熙五年卒,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谥文惠。有《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三九六有传。 史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鄮峰真隐漫录》为底本,参校清缪荃孙跋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新辑集外集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四三九七
史浩(一一○六——一一九四),字直翁,自号真隐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十五年第进士,调馀姚尉。历温州教授、太学正、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兼二王府教授。绍兴三十一年迁宗正少卿。三十二年建王立为皇太子,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太子继位,以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首言赵鼎、李光无罪,为岳飞雪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再相,因与孝宗意见不合求去,拜少傅,充醴泉观使。绍熙五年卒,年八十九。追封越王,谥文惠,改谥忠定。著有《尚书讲义》(存)、《周官讲义》、《论语口义》、《鄮峰真隐漫录》(存)。见楼钥《攻愧集》卷九三《纯诚厚德元老之碑》及《宋史》卷三九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5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唐庚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分教潼川府。迁洋州通判,力争不增园户赋。改通判遂宁,赈济灾民,筑堤防水。召为光禄丞。改秘书郎。作《文思箴》以献,主张居安思危,以兵休兵。迁起居郎,劝帝收用西北人材。坐事出知邵、饶州,兴学、减租、捕盗,颇有政绩。召为宗正少卿,金兵入犯,屡上建议。兼给事中,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以疾外请,历知汉、江州。
全宋诗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庚子。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民国《丹棱县志》卷六)。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二十七年,被劾狂诞,出知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七)。改饶州,移温州。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出知汉州,入张浚都督府参赞军事。符离失利,降两官,改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除知鼎州,改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有《遁庵文集》,已佚。《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三九五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庚子。绍兴五年登进士第,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绍兴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出知邵州、饶州、温州。三十一年召除宗正少卿。金人犯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复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孝宗嗣位,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历知汉州、鼎州、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赠左通奉大夫。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南宋馆阁录》卷七。
杨愿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八一
杨愿(一一○六——一一八四),字谨仲,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与周必大同榜。而仕不遇,年踰七十,自吉州教官奉祠归,寻除以车辂清曹,拜命即挂其冠。淳熙十一年卒,年七十九。于书无所不读,里人称为寿光先生。见《文忠集》卷四九《跋老泉所作杨少卿墓文》、《杨谨仲诗集序》,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一二,《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懿成,号竹轩、芦山老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婺州兵曹,释死囚之无罪者。高宗绍兴时以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勾践事争之,大忤桧,罢去。后以直秘阁奉祠。有《竹轩杂著》。
全宋诗
林季仲,字懿成,号竹轩,晚号芦川老人(本集卷六《苏诏君赠王道士诗后》署),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调婺州司兵参军,迁仁和令。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赵鼎荐为台官,以事罢,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为秘书郎。六年,试太常少卿。七年,知泉州。鼎再相,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因力沮和议夺职。九年,起知婺州(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一)。十三年,知处州,旋奉祠。卒于三十一年前。有《竹轩杂著》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宋史翼》卷一○、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一四有传。 林季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参校清光绪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本(简称丛书本)。
全宋文·卷三九一八
林季仲(一○八八——?),字懿成,晚号芦山老人,又号竹轩,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宣和三年进士。调婺州兵曹,迁仁和令。建炎初改宣教郎。绍兴四年以赵鼎荐除秘书郎,五年改祠部员外郎,六年七月试太常少卿。七年正月以母老乞补外,除直龙图阁、知泉州。十月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三月,以御史言罢,寻夺职。九月,起知婺州,复以奉祠卒。著有《竹轩杂著》(存)。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七七、八五、一○三、一○八、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宋史翼》卷一○,民国《平阳县志》卷八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望之。王当弟。徽宗崇宁二年进士。高宗绍兴十二年,以礼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忤秦桧意,出知利州。曾参与编修实录。为文师苏轼。有《玉台集》。
全宋文·卷三一二七
王赏,字望之,学者称玉台先生,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当弟。崇宁二年进士。建炎四年为朝散郎,通判叙州。绍兴十二年为司农少卿兼实录院检讨官,徙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又兼侍讲、直学士院。十三年九月出知利州。十九年以秘阁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九月卒,赠敷文阁待制。赏为文师苏轼,有《玉台集》四十卷(佚)。见《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三、礼七之三一、仪制一一之一四、职官七○之二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六、一四四、一四五、一四六、一五○、一五九、一六○,《南宋馆阁录》卷八,《宋史》卷一四三、二○八,《全宋词》卷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阗(?~一一四六),字无功,明州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早年曾举进士上第,弃而学佛,修净士宗。高宗绍兴十六年卒。有《净士自信录》。事见《宋诗拾遗》卷一六、台湾僧明复《中国佛学人名大辞典》(《佛学人名辞典》未出所据,无从查核)。
全宋文·卷四五八一
王阗,号无功叟,明州慈溪(今浙江余姚东)人。习佛学,凡禅门宗旨、天台教门无不洞达。绍兴中趺坐而逝。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