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200,分1814页显示  上一页  412  413  414  415  416  418  419  420  42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何诏(廷纶 石湖 )
刘存业(可大 简庵 )
刘春(仁仲 文简 东川 )
刘绩(用熙 芦泉 )
卞邦本(大宁 桂友 )
吴一鹏(南夫 白楼 文端 )
孙燧(德成 忠烈 一川 )
文皓(孔旸 西泉 温简先生 )
李仪(公著 虚息 进士 )
李廷仪(鸣凤 质庵 )
李瓒(宗器 杏冈 )
杨旦(晋叔 偲庵 )
汤沐(新之 沂乐 )
沈荣(懋仁 一弘 )
祝允明(希哲 枝山、枝指生 别称 祝枝山、祝京兆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35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廷纶,号石湖。弘治九年进士。任南京工部主事,护寿王赴封地,治下极严,减少所过地方负担。后入为工部营缮司主事,累迁为郎中。出为永平知府。守边太监王弘倨视郡县,诏不往见,弘衔恨,欲中伤竟无所得。历永州知府、广西参政。嘉靖间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维基
何诏(1460年—1535年),字廷纶,号石湖,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弘治丙辰进士,嘉靖间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授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十五年丁父忧,十八年起补工部营缮司主事。正德二年(1507年)迁屯田司,升员外郎、郎中,五年(1510年)出为永平府知府,七年丁继母忧,十年乙亥服阕,改知永州府。十五年擢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嘉靖二年(1523年)擢福建右布政使。嘉靖四年(152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处兼都督紫荆等关军务。不久,于嘉靖六年召为工部右侍郎,转左。嘉靖八年(1529年)迁南京刑部尚书,不久改任南京工部尚书。嘉靖十三年(1534年)十一月初二日致仕。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二十六日卒,享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六三
刘存业(一四六〇 — 一五〇六年),字可大,号简庵。东莞人。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年)进士一甲第二,授翰林编修,选充经筵官。六年,疏归养母。十年,以母命赴朝。越年,复乞归。武宗即位,赴京仍任经筵官,纂修《孝宗实录》。正德元年五月,卒于官,年四十七。有《简庵稿》。明崇祯《东莞县志》卷五、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
维基
刘存业(1459年—1506年),字可大,号简庵,广东东莞人,弘治庚戌科榜眼。正德初年病卒。成化十九年(1483年),广东乡试第二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武宗继位后,充任经筵官,修撰《孝宗实录》。正德元年(1506年)病重卒。家无余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1 【介绍】: 明四川巴县人,字仁仲。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屡迁翰林学士。正德间任吏部侍郎,擢礼部尚书。请罢镇守中官,停革贡献等事,不纳。居官慎守典制,于宗藩请封、请婚及文武大臣祭葬、赠谥之事,多所裁正。寻专典诰敕,掌詹事府事。卒谥文简。有《刘文简集》。
维基
刘春(1460年12月11日—1521年7月6日),字仁仲,号东川,四川重庆府巴县人。成化癸卯科解元,丁未科榜眼。正德年间,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字用熙,号芦泉。弘治三年进士,官至镇江知府。有《三礼图》、《六乐说》、《管子补注》。
维基
刘绩,字用熙,号芦泉,湖广武昌府江夏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三十名,二甲第九十名进士。历知镇江府,贯穿群籍,凡所撰述,根极理要。著有《礼记正训》、《芦泉诗文集》。

人物简介

江阴古韵浅酌
卞邦本(1460-1539),字大宁,号桂友,明江阴人,诸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42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南夫,号白楼。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进侍讲,为经筵讲官。被刘瑾排挤出外。瑾败,复为侍讲。世宗初累擢礼部左侍郎,力争大礼,颇著风节。尚书汪俊去,一鹏署部事。仍力言为本生父立庙大内之非。入内阁专典诰,敕兼掌詹事府事,累进礼部尚书。张聪、桂萼新用事,恨一鹏异己,乃出为南京吏部尚书,乞归,卒谥文端。有《吴文端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南夫,长洲人。弘治癸丑进士。累官太子少保,南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端。有集。
维基
吴一鹏(1460年—1542年),字南夫,号白楼,直隶长洲人。明朝礼部尚书。生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八年授翰林院编修,预修《大明会典》,丁父忧归。正德二年(1507年),晋升为翰林院侍讲,充任经筵官。因得罪刘瑾,贬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后升任南京礼部郎中。刘瑾被诛后,恢复为翰林院侍讲。此后加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常卿。世宗初年,累擢礼部左侍郎。与尚书毛澄、汪俊力争大礼。汪俊去官,一鹏署部事,累进礼部尚书,入内阁典诰,为张璁、桂萼所忌,出任南京吏部尚书,两年后,朝廷弹劾王琼等人,吴一鹏等一并被弹劾,他于是请求致仕归乡。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去世,年八十三岁。谥文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9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德成。弘治六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再迁郎中。历河南右布政史,正德十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燧知朱宸濠必反,不携家属赴任。在南昌时为宸濠陈说大义。又七疏言宸濠必反,均被遮获,不得达。宸濠反,被害。世宗即位,赠礼部尚书,谥忠烈。
维基
孙燧(1460年—1519年),字德成,号一川,浙江馀姚县人。家族出于横河孙氏,明朝忠臣。官至江西巡抚,宁王朱宸濠谋反时将其杀害。身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忠烈。万历时固争的礼部侍郎孙如游是其后。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三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进士,历官刑部主事,迁郎中;正德中,任河南右布政使;正德十年(1515年)十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孙燧巡抚江西时,宁王朱宸濠有谋反自立之心并密谋加紧准备,遭孙燧觉察。孙燧一面加强江西地方武备,一面向朱宸濠陈说大义,并屡次公开反对朱宸濠,遭朱宸濠忌恨。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欲借自己生日庆祝筵席之机谋反,孙燧应邀前往,并与朱宸濠针锋相对,宴后遭朱宸濠杀害。朱宸濠叛乱不久即被王守仁平定。明世宗朱厚熜即位,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忠烈。《明史》将其事列入忠义传。
文皓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37 【介绍】: 明山西垣曲人,字孔旸,号西泉。弘治九年进士。历知平原、衡水二县,擢御史。曾奉命平反刘瑾所治冤狱。嘉靖中进阶正议大夫。门人私谥温简先生。
维基
文皓,字孔旸,山西平阳府绛州垣曲县人,军籍。山西乡试第九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七十五名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仪(1460年—1517年),字公著,号虚息,应天府上元县人,民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一名,三甲第一百零一名进士。历任江西新昌县、山东冠县知县,升成都府同知,致仕归,家居七年,年五十八卒。

人物简介

石仓历代诗选
字鸣凤,号质庵,宏治三年进士,廷美之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2 【介绍】: 明山东濮州人,字宗器。弘治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时历官通政司参议。以忤刘瑾,谪江西饶州通判。瑾诛,复旧职,历副都御史,经略边关,建镇边、长峪二城。官至户部尚书。
维基
李瓒(1460年—1532年),字宗器,号杏冈,锦衣卫籍山东濮州人,治《诗经》。顺天府乡试第十八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二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通政司参议。以忤刘瑾,降饶州府通判,正德四年十月升江西按察司佥事。瑾诛,升大理寺少卿。寻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保定。十三年(1518年)二月擢通政使,掌鸿胪寺事,十四年六月再以左副都御史经略东西边关。十六年(1521年)十二月差回候缺,补河南巡抚副都御史,未任,嘉靖元年(1522年)正月,升为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理河南山东直隶河道。三年九月改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六年三月进户部尚书,仍理仓场事。嘉靖九年(1530年)五月致仕,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卒,谕祭营葬,赐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维基
杨旦(1460年—1530年),字晋叔,福建建安县(今属福建建瓯市)人。内阁首辅杨荣曾孙。弘治庚戌进士。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福建乡试第四十六名。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二甲第一名进士,由吏部主事、郎中历太仆寺、太常寺少卿。因得罪权阉刘瑾,左迁至浙江温州府知府,因治理有佳,升任浙江提学副使。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伏诛,调应天府府尹。累升至南京礼部右侍郎,改户部侍郎,监督京师等地的粮仓,并出使甘肃处理兵饷事务。回朝后,晋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讨伐平定番禺、清远、河源等地瑶民叛乱。嘉靖年间,迁南京吏部尚书。当时恰逢吏部尚书乔宇被罢免,皇帝命杨旦代任,未抵达,其就被给事中陈洸弹劾,被勒令致仕,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32 【介绍】: 明常州府江阴人,字新之,号沂乐。弘治九年进士。授崇德知县。正德初,历官湖广按察佥事,以不附刘瑾,谪武义知县。瑾诛,复为广东佥事。累迁贵州巡抚。请立土官世系籍,绝其争袭之弊,并令其子弟入学,报可。嘉靖初,官至大理寺卿,坐谳李福达狱忤旨,罢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新之,江阴人。弘治丙辰进士,除知崇德县入为御史累官大理寺卿有廷尉集
维基
汤沐(1460年—1532年),字新之、号沂乐,南京常州府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同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六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二十二名进士,任崇德县知县,选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正德年间,弹劾中官苗逵、保国公朱晖等,出任湖广佥事。其不依附刘瑾,以学士张芮事情波及,贬为武义知县。刘瑾被诛,复广东佥事。正德七年(1512年),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正德九年,升任江西按察使。正德十年,改任浙江右布政使。正德十二年,任广东左布政使。正德十六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嘉靖二年,改为四川巡抚,次年担任大理寺卿。因李福达狱连坐归乡。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一
荣,字懋仁,号一弘,桐乡人,正德间乡贡官和州判官有诗二卷与正统甲子顺天中式官知府者两人亦桐乡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27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词学图录
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举人,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1522)官至应天府(今南京)通判。嘉靖二年因病致仕归里。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专攻书法,亦善诗文。有《怀星堂集》30卷、《苏材小纂》、《祝子罪知录》、《读书笔记》、《前闻记》等,撰有《兴宁县志》。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希哲,长洲人。弘治间官通判。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希哲,长洲人。弘治壬子举人除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有祝氏集略又有金缕醉红窥帘畅哉掷果拂弦玉期七集并为祝氏小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二
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弘治壬子举人,除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有《祝氏集略》三十卷。又有《金缕》、《醉红》、《窥帘》、《畅哉》、《踯果》、《拂弦》、《期期》等集。 (《国宝新编》:希哲超颖绝人,读书过目成诵,钜细精粗,咸贮腹笥,有触斯应,无间猥鄙。书学精工,自《急救》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变体,罔不得其结构。若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妙笔。本朝书品,不知合置谁左。 (《续吴先贤赞》:允明生五岁能书,遇目即诵,为诗时有壮语,书法得魏、晋人体。 《艺苑卮言》:祝希哲诗如盲贾人张肆,颇有珍玩,位置总杂不堪。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狂索、颛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熳,天真纵逸,直足上配吴兴,他所不论也。) 《珊瑚网》:文徵明曰:「吾乡前辈书家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李楷法师欧、欧而徐公草书出于颠素。枝山先生武功外孙,太仆之婿也。早岁楷笔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 《容台集》:枝指山人书如绵裹针,如印印泥。 王澍《虚舟题跋》:平生见祝京兆书凡数十百卷,莫有同者,盖书到熟来,无心于变,自然触手尽变者也。吾尝论有明一代书法,祝京兆变化不拘,董宗伯天才超轶,二公于三百年来足可笼罩。 翁方纲《复初斋集》:今日书家皆知祝书小楷胜其大草。然予见其行书合欧、褚为一手,直追晋法,不易几也。王虚舟乃讥枝山骨韵未清,殆仅见其赝迹欤! 田按:枝指生言情之作颇有藻,不尽合辙。书法深得古人神髓。有口号云:「枝山老子鬓苍浪,万事遗来剩得狂。从此日和先友对,十年晋十年唐。」可以知其攻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