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200,分1814页显示  上一页  424  425  426  427  428  430  431  432  43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吴仪(德隅 苍峪 )
吴廷举(献臣 东湖 清惠 )
吴杰(士奇 旸谷 )
周玺(天章 荆山 )
唐祯(元善、原善 西园 )
张云(季升 申台 )
彭本用(汝玉 古井 )
戴书(天锡 鲁溪 )
曾直(叔温 三符、惺惺叟 )
权五福(向之 睡轩 )
李贤辅(棐仲 聋岩 )
杨志学(逊夫 五华 康惠 )
王亿(天与、本一 立庵 )
王宪(维纲 荆山 康毅 )
秦金(国声 凤山 端敏 )
吴仪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仪(1467年—?),字德隅,号苍峪,河南卫辉千户所人,军籍。河南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八名,三甲第一百名进士。授知县,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选授工科给事中,三年查盘宁夏固原等处仓场,回京时因未贿赂刘瑾,四年正月考察被黜职为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32 【介绍】: 明广西梧州人,字献臣,号东湖。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顺德知县,拒修中贵人先祠,毁淫祠二百五十所,用其材作堤,修学宫、书院。御史汪宗器以为必有所中饱,欲借此倒之,执下狱,查核无所得。正德中历广东副使,发中官潘忠罪,为忠反讦下诏狱,刘瑾矫诏,枷濒死,戍雁门,旋赦免。杨一清荐之,擢江西右参政,从陈金、俞谏破姚源。擢右副都御史,上疏陈防范宁王朱宸濠逆谋。嘉靖初以右都御史致仕。卒谥清惠。有《西巡类稿》。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廷举字献臣,梧州人。成化丁未进士,除顺德知县。迁成都同知,改松江,擢广东佥事,历副使,劾中官逮系狱,戍雁门。赦免,擢工西右参政?乞休。起广东右布政使,召为右副都御史,迁工部侍郎,改兵部、南工部、户部,迁右都御史,巡抚应天,进南工部尚书。谥清惠。有《东湖奏疏》、《西巡类稿》。 (《列卿记》:廷举作诗效陈白沙。 (《国史唯疑》:「吴廷举初请从李献吉学诗,音响不谐,为所哂,怒相排抵,免官去。后顾疏荐李。馀诵李《放歌》云:「东湖子,君非淟合涊沕之丈夫,馀亦岂卑卑与世而浮沈。恂复共斗非庸劣,廉蔺终投万古钦。」吴亦报之诗:「夫既觏颜面,岂不惬素心!如何异同论,三两相参差。」盖两公皆伟人,负气不下,微生睚眦,旋消释久矣!)
维基
吴廷举(1459年—1527年),字献臣,号东湖,祖籍嘉鱼,广西梧州府苍梧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广西乡试第十七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进士,授广东顺德县知县。在任期间阻挡中官乱政,下狱后释放。十年后,出为四川成都府同知。改任直隶松江府同知。因尚书马文升、刘大夏举荐,升任广东佥事。从总督潘蕃讨平南海、清远诸盗乱。正德初年,任副使,检举揭发总镇中官潘忠二十罪。潘忠则诬陷其其他事情,被逮捕入诏狱。当时刘瑾矫诏,枷之十馀日,几乎死去。戍守雁门关,随后释放。因杨一清举荐其才,升任江西右参政,在连河击败华林贼乱,先后跟从陈金平定姚源盗乱,再跟从俞谏击退。当时胡浩三既然接受抚恤后又叛乱,吴廷举前往谕令被逮捕。三个月后,劝胡浩三后被释放。胡浩三果然杀其兄胡浩二,贼军内乱。官军趁胜追击获胜。但吴廷举与副使李梦阳不协,上奏李梦阳侵官,因乞休未批准,坐停一年俸禄。起用为广东右布政使,再次辅佐陈金平定府江贼乱。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赈灾湖广饥荒,再次出巡湖南定诸夷疆地。宁王朱宸濠有谋反之谋,其上疏陈江西军政六事,设防备方略。明世宗即位,召吴廷举为工部右侍郎,随即改兵部右侍郎。上疏诋毁陆完、王琼、梁储及少傅蒋冕,而自以为己昔居宪职无一言,乞罢黜以儆幸位。当时陆完已经得罪,王琼、梁储已经罢免,吴廷举借以诋毁蒋冕,蒋冕遂求罢。明世宗则降吴廷举为南京工部侍郎,而挽留蒋冕。嘉靖元年,吴廷举乞休。改南京户部右侍郎,迁右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定,吴廷举揣测世宗心意而奏定称本生考。给事中张原、刘祺因此交劾弹劾他,世宗没有批报。再改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辞不拜,称疾乞休。嘉靖七年卒,享年六十九,总督姚镆治其丧。隆庆年间,追谥清惠。
吴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44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士奇,号旸谷。家世业医,弘治间征至京师。正德中,武宗得疾,杰一药而愈,积官至太医院院使。武宗巡游外地得疾,江彬尚请赴宣府。杰见病重,告诸宦官,劝帝还京。甫至而卒。杰寻致仕。
周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 【介绍】: 明庐州卫人,字天章,号荆山。弘治九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屡迁礼科都给事中,慷慨好言事。正德初上疏请毁新立寺观,摒逐法王、真人,止醮事。率与中官□牾,为刘瑾搒掠几死。削籍,寻卒。有《垂光集》。
维基
周玺(?—1507年),字天章,直隶庐州卫(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授吏科给事中。累升至礼科都给事中。周玺为人慷慨好言,明武宗即位初期,周玺请求毁去新建的寺庙道观,并逐法王、真人,停止道士所做的祈祷礼仪,并追论太监齐玄炼丹浪费财政的罪过。不久,因为连时下雨,其与同僚弹劾侍郎李温、太监苗逵等人。同年九月,因星变,再弹劾李温与尚书崔志端、熊翀、贾斌,都御史金泽、徐源等。熊翀、李温、金泽等人被罢免。当时武宗派遣太监韦兴镇守郧阳,周玺上疏反对。之后又与同官请求改正时政弊病,没有得到批准。正德元年(1506年),周玺再次上疏,弹劾大臣贾斌等十一人,中官李兴等三人,勋戚张懋等七人,边将朱廷、解端、李稽等三人。此后上疏指责武宗荒乱时政,御史何天衢等亦赞同其言。奏摺抵达礼部,礼部尚书张升请求采纳其建议。武宗虽然不加以责怪,但仍然不采纳。次年,周玺升任顺天府府丞。因其屡次进谏,得罪刘瑾等人。当时,武宗命周玺与监丞张淮、侍郎张缙、都御史张鸾、锦衣卫都指挥杨玉勘察近县皇庄,杨玉为刘瑾党羽,周玺对其辞色无假,与其交往只用牒文。杨玉奏其侮慢皇帝亲使,刘瑾于是矫旨逮下诏狱并严刑拷打,周玺以此致死。三年后,刘瑾被诛,朝廷诏复其官赐祭,体恤家人。嘉靖初年,录用其一子为官。
唐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元善,号西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初,奉命赴浙江搜访时事以修《宪宗实录》,以纂辑精详称。授兵部主事,改礼部。由主客员外郎升署精膳郎中,卒官。
维基
唐祯,字原善,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灶籍。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六十七名进士。曾官礼部精膳司郎中。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云(1467年—1544年),字季升,号申台,河南信阳卫人,官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河南乡试第七十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九十八名,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授山西襄陵县知县,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选授礼科给事中,四年四月升工科右,五月升本科左。复除刑科左,十年五月升刑科都,十四年复除吏科都,十五年六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升南京光禄寺卿,五年三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七年七月以病乞归。八年八月起升户部右侍郎,督理西苑农事,晋左侍郎,十五年十月升户部尚书,参与部事,十一月改总督仓场兼管西苑农事,闰十二月因举荐原户部郎中魏珽不当,被御史王应弹劾,张云上章引罪,且自陈衰病不任仓场职,乞骸骨,世宗免其提督仓场职务,仍旧专摄西苑农事。十六年六月因殿庭被灾被疏论,上疏自陈乞罢,遂被准许致仕,令驰驿归乡。二十三年四月卒,赠太子少保。
彭本用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彭本用(1467年—?),字汝玉,号古井,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十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名,登第二甲第五十八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夷陵州知州,升南兵部员外,晋郎中,出为湖广汉阳府知府,致仕。
戴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戴书(1467年—?),字天锡,号鲁溪,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人,军籍。湖广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六十四名,三甲第八十二名进士。历官大理寺署右寺正,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出为四川佥事,十一年十月升陕西苑马寺少卿,改甘肃兵备副使,十三年九月以不职为巡抚都御史所劾令致仕。明世宗即位,正德十六年七月起用于家,历官云南按察司副使,嘉靖九年(1530年)五月升贵州按察使,十一年四月升广西右布政使,转江西左布政使,十三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等处地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48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叔温,号三符,又号惺惺叟。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知鄞县,历刑部郎中。刘瑾柄政,引疾归。瑾败,召补陕西司郎中,从王守仁平宁王之乱。嘉靖时累迁大理寺少卿,议狱敢直言。官至太仆卿。
维基
曾直(1467年—1547年),字叔温,号三符,一号惺惺叟,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民籍。世居吉水竹山湖。江西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三名,三甲第六十三名进士。知鄞县,正德二年(1507年)以母忧去职。四年起复,补保定府新城县,擢工部营缮司主事,分司通州,满康,调刑部山西司主事,擢署山东司员外郎,九年甲戌转署郎中,得罪阉人锐,引病去职。十二年起补陕西司署郎中,遇都御史彭泽案起,十三年复告病离职。世宗即位,起升广东肇庆府知府,嘉靖六年(1527年)升福建按察司副使,未赴任,同年十二月再升大理寺右少卿,至京后,进左少卿,八年被指为大学士张璁、桂萼私党,多次遭到弹劾,后迁太仆寺卿,十年六月因遗失馀银库簿,托言必奸人欲埋没弊端,故匿其籍,请派遣官员清查。经过给事中魏良弼等人查明无奸弊,曾直以举动轻妄,展转为欺罔,无人臣礼,被勒令致仕。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向之。号睡轩。韩城府院君李文烈公之外孙。成化丙午。中司马试。连捷同年丙科。选补翰苑。转入玉堂。历修撰校理。昵侍经帷。启沃弘多。与佔毕斋门人金季云诸公。为莫逆交。文章行义。大为一世人所推重。丙辰。为亲老。上章乞养。已知时事有可虞之机也。及戊午祸起。以佔毕斋门徒。自野城拿致阙下。与季云,权子汎。首罹极祸。砧斧在颈。而从容就尽。辞气不少变。时年三十二。

人物简介

简介
李贤辅(1467~1555),朝鲜中期文臣、诗人。字棐仲,号聋岩。官至知中枢府事,晚年回到故乡安东礼安,一边作诗,一边乐于隐居生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41 【介绍】: 明徐州府人,字逊夫,号五华。弘治六年进士。尝巡抚大同、宁夏。绥靖边陲,为边镇各族百姓所拥戴。累官刑部尚书。卒谥康惠。
维基
杨志学(1467年—1541年),字逊夫,号五华,湖广长沙府长沙县(今湖南省长沙县)人,寄籍直隶彭城卫(今属江苏省徐州市)。官至刑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顺天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出为山东莱州府知府,升河南参政。历官大同巡抚、宁夏巡抚。嘉靖十七年(1538年),升任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康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亿(1467年—1550年),字天与,又字本一,号立庵,陕西凤翔府凤翔县人,军籍。乙卯科(1595年)陕西乡试第十四名举人,曾任山西平乐县学训导。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六名,三甲第七十六名进士。明年授阌乡县知县,二年以母亲李太安人忧归,服除,补浚县,再丁父忧。服除,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刑部主事,历升刑部署员外郎事主事,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升山东佥事、分巡辽东,皆以清直著。嘉靖三年(1524年)六月升河南布政司左参议,寻督饷京师,太监张忠弟张举素来骄纵,揽解河南岁饷,侵没至数万,官吏都不敢奈何他,王亿任事,首发其奸状,杖之,张举惶恐谢罪,但案件狱未审查完而张举就死于杖下,张忠遂讦奏皇帝面前,嘉靖五年(1526年)八月王亿被谪戍广东南海卫,越五年始放归乡。嘉靖二十九年卒,年八十有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东平人,字维纲。弘治三年进士。授阜平知县,改滑县,召拜御史,巡按苏松等府,严惩私设水牢之豪家,一方肃然。累官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嘉靖六年为三边总制,御吉囊有功,为兵部尚书。会大同兵变,宪设计平定。在职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借内府供事规营操。前后历官四十余年,以年满七十乞休。卒年七十三。
维基
王宪(1467年—1537年),字维纲,号荆山,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弘治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山东乡试第十一名举人,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历任阜平县、滑县知县,九年六月选授江西道试御史,十年八月实授,十二年巡按陕西。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升任大理寺右寺丞,三年五月转左寺丞,十二月再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改甘肃巡抚。五年入为太仆寺少卿,六月接替王彦奇任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丁忧归。服阕,八年十一月改任抚治郧阳,九年八月关陕凶荒,饥民流徙,改驻汉中等处,以安抚流民。十一月调任大同巡抚,后因应州抵御战功,而荫子王汝成为锦衣卫世袭百户。十一年(1516年)十月以病乞致仕,不许,寻升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十二年三月入为兵部左侍郎。十三年五月,兼左佥都御史、提督军务,与提督太监张忠、左都督朱泰率团营兵二千人,平定涿州至芦沟桥近畿盗乱。明武宗南巡时,命其督理军储。正德十六年正月代替王琼为兵部尚书、提督团营。明世宗即位,王宪被给事中史道弹劾后,自请去职。嘉靖四年(1525年)十二月,朝廷举荐邓璋及王宪为陕西三边总制兵部尚书,为言官所反对,世宗仍然坚持使用王宪。王宪为部将王宰、史经接连击败寇乱。此后他又率领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都指挥卜云等分据要害击退吉囊数万骑兵,加太子太保衔。因张孚敬、桂萼排挤,由王琼接任三边总制,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嘉靖八年(1529年)八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如故。当时朔州告急,十二月朝廷举荐其担任宣大总督,王宪严词拒绝,而被都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弹劾罢免归乡。嘉靖十年(1531年)十一月,世宗仍然追念其功,召为兵部尚书,并抵御蒙古入侵。十一年九月加柱国光禄大夫,提督团营,其负责京营操练,并裁减军功冒领者。大同发生兵变,王宪最初主张“首乱当诛,馀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王宪于是不敢坚持此前议论。但刘源清久攻不下,而北寇又内侵,于是请求令派大将抵御北方寇乱,而自己专以进攻大同。王宪批准其奏,因而招致大量言论反对。此时世宗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宜破坏,于是罢兵,叛乱遂平。刘源清得罪离去。几年后,王宪数次上疏请求致仕,嘉靖十四年三月被许,令驰驿归乡。嘉靖十六年卒于家,十月赐祭葬,赠少保,谥康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44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声,号凤山。弘治六年进士。正德初,迁河南提学副使,改右参政。击败刘六部赵燧。九年,巡抚湖广,镇压桂阳瑶寨。嘉靖初,以争“大礼”忤帝旨。六年,自陈归。后再起为南京兵部尚书。卒赠少保,谥端敏。
黄鹤楼志·人物篇
秦金(1467—1544) 明代官员。字国声,号凤山。常州府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河南提学副使、山东布政使,正德九年(1514)以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官至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赠少保,谥端敏。为人平易,居官廉正。曾在黄鹤楼会友,作七古《黄鹤楼次李西涯阁老韵见寄》,后有多人唱和。又有七律《登黄鹤楼》。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国声,无钖人。弘治癸丑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南吏部尚书赠少保谥端敏有凤山诗槁
明诗纪事·丁签·卷六
金字国声,无锡人。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河南副使,迁参政,历山东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入为户部侍郎,改吏部,擢南礼部尚书,就改兵部,入为户部尚书,乞归。起南户部尚书,召拜工部尚书,进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再改南兵部。卒赠少保,谥端敏。有《凤山诗集》十卷。 (《碧山吟社志》:弘、正间,社会既辍之后,司徒凤山秦公归自留都,邀二泉邵公、心泉吕公、惠岩顾公、松阁顾公、藕塘秦公、石村陈山人结诗会山中,亦以碧山名社,然止就诸公之别墅,如二泉精舍、凤谷行窝、惠岩小筑,次第举会,盖亦慕修敬之风,而一寄意焉。)
维基
秦金(1467年—1544年),字国声,号凤山,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成化二十二年丙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登癸丑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四名,二甲三十二名进士,授户部福建司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丁父忧归,起复原职。正德初年(1506年)升河南提学副使,改河南右参政,镇守开封,并在陈桥攻破赵燧。历任山东布政使,正德九年(1515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平定贺璋、罗大洪、龚福全叛乱,因功增俸一级,入为户部右侍郎。明世宗即位,改为吏部侍郎,因言官论争,复为户部右侍郎,改左侍郎,署户部事。嘉靖二年(1523年)升为南京礼部尚书,上疏体恤百姓等建议,得到批准。不久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孙交去职后,召为户部尚书。大礼议事件中,反对世宗立生父为皇考。嘉靖六年(1527年)致仕,五年后,因举荐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召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改任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归。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卒,赠少保,谥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