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200,分1814页显示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50 51 52 53 下一页
释愿诚( 宋 号 圆相 )
陈岩(字 梦臣 号 九龙军 )
僧元表(号 鉴水阇梨、监水阇黎 )
吕从庆(字 世膺 号 丰溪渔叟 )
杜光庭(字 宾圣、宾至 号 东瀛子、广成先生 广成 蔡国公 )
范摅(号 五云溪人 )
孙儒(号 土团白条军 )
唐彦谦(字 茂业 号 鹿门先生 )
陆希声( 文 号 君阳遁叟 )
侯翮(号 卧龙馆 )
孙位(名 遇 号 会稽山人 )
李克用(世称 后唐太祖 号 李鸦儿、独眼龙 别称 留后 晋王、陇西郡王 武、武皇帝 庙号 太祖 李克用 )
董昌( 陇西郡王 号 大越罗平国 )
僧巨岷( 任 号 圆智大师 达识 )
其它辞典(续上)
郑从谠(字 正求 号 二郑 文忠 )释愿诚( 宋 号 圆相 )
陈岩(字 梦臣 号 九龙军 )
僧元表(号 鉴水阇梨、监水阇黎 )
吕从庆(字 世膺 号 丰溪渔叟 )
杜光庭(字 宾圣、宾至 号 东瀛子、广成先生 广成 蔡国公 )
范摅(号 五云溪人 )
孙儒(号 土团白条军 )
唐彦谦(字 茂业 号 鹿门先生 )
陆希声( 文 号 君阳遁叟 )
侯翮(号 卧龙馆 )
孙位(名 遇 号 会稽山人 )
李克用(世称 后唐太祖 号 李鸦儿、独眼龙 别称 留后 晋王、陇西郡王 武、武皇帝 庙号 太祖 李克用 )
董昌( 陇西郡王 号 大越罗平国 )
僧巨岷( 任 号 圆智大师 达识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 【介绍】: 唐郑州荥阳人,字正求。郑处晦弟。武宗会昌初登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僖宗朝,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沙陀扰边,拜河东节度使兼行营招讨使。黄巢攻长安,助郑畋败黄巢军,号为二郑。事平还,拜司空,复秉政,进太傅兼侍中。以疾还第卒。谥文忠。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宋氏。河西人。胄绪儒先。尤传竺业。母阴氏夜梦。庭树盛愿千华。独结一果。奇特可爱。乃有孕。及临蓐。卒以愿诚名之。至出家不易也。稍长。师事行严。而禀其训。大和三年。始落发。五年具戒。无何。会昌沙汰。诚即遁去。形服不为变。大中初。法门愈益振。诚获归治佛光寺。上闻诏赐紫衣。李氏据并门。每从数百骑来游。见识大加敬爱。为上疏天子乞号。诏号圆相。兼充山门都检校。光启三年。羞馔施衣。延僧供养。方鸣钟。将至斋堂而逝。达塔树碑于寺之西北一里所。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愿诚。姓宋氏。望本西河家袭素风。浚流远派不扬。胄绪祖考不书。母阴氏夜梦庭树对发千华馀华寻谢。独结一果。乃觉有孕。母启愿心得娠男子足矣。十月临蓐果如其望。立字曰愿诚。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诚少慕空门。虽为官学生已有息尘之志。迨栖金地礼行严为师。严即儒宗圭璋释氏师子也。一旦谓诚曰。汝神情朗秀。宜于山中精勤效节。可不务乎。大和三年落发。五年具戒。先诵诸经悉皆精练行人属耳道望日隆。无何会昌中随例停留唯诚志不动摇。及大中再崇释氏选定僧员。诚独为首矣。遂乃重寻佛光寺。已从荒顿。发心次第新成。美声洋洋闻于帝听。飙驰圣旨云降紫衣。后李氏奄有并门。遐奉文殊躬游圣地。睹其令范抚手惬怀。表闻唐天子。相继乃赐大师号圆相也。就加山门都检校。光启三载羞馔命僧舍衣投施。钟声引众悉至斋堂。右胁曲肱寂然长往。建塔树碑寺之西北一里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 【介绍】: 唐建宁人,字梦臣。有智略。僖宗乾符间黄巢军入福建,岩聚众数千,号九龙军,占据乡里。中和中福建观察使郑镒表岩自代,岩为治有威惠,吏民怀服。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9—892 字梦臣,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僖宗乾符间聚众数千,号九龙军,拒黄巢入闽。除福建都团练副使,迁泉州刺史。中和四年(884)授福建观察使。治闽8年,有威惠。累加官左右仆射、司空等。《闽中金石志》卷二收黄璞撰墓志。《吟窗杂录》卷四四存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早预长安西明寺法宝大师讲肆。僖宗广明中,黄巢入京,遂东游,居越州大善寺,讲《南山律抄》。博学善谈说,听者忘疲,号鉴水阇梨。著《义记》,亦号《鉴水》。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性讦直。平居好品藻人物。故与世多忤。究毗尼。工洙泗学。方术伎艺。无不该综。蚤年依京师西明寺法宝大师讲席。广明中。巢寇充斥。因南游。止越之大善寺。开南山钞。义理纵横。谈吐鸿畅。每挥麈。学者忘倦。江表诸匠。皆悦服。世号监水阇黎。著书五卷。名监水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汴州大梁人,字世膺。号丰溪渔叟。尝从其祖官于金陵。僖宗广明元年,黄巢攻金陵,从庆走歙之堨田。后朱温建后梁,遂遁迹旌德县丰溪,隐居不仕,常以陶渊明自况。南唐初卒,年九十七。有《丰溪存稿》。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本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从其祖吕伸旅宦金陵(今江苏南京)。僖宗广明元年(880),与弟从善避乱奔歙县堨田。后梁时迁居旌德县丰溪,常以陶渊明自况,自号丰溪渔叟。南唐初年卒,卒年97岁。著有《丰溪存稿》1卷,凡收诗45首,多写其闲居生活。此集历代未见著录,至清乾隆间始由其后人刊印行世。《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疑为后人依托,但举證尚不足以定伪。吕从庆事迹即据该集附录诸文,《全唐诗外编》据《丰溪存稿》录其诗。全唐诗补逸
吕从庆,本大梁人,从其祖吕伸宦金陵。广明元年,黄巢率义军渡江攻金陵。时伸已卒,从庆偕弟从善走歙之堨田。朱梁代唐,又自歙迁隐于旌德之丰溪。每以陶彭泽自况,自号丰溪渔叟。历十七年而后唐代梁,又十四年而石晋代唐,其在江南则南唐方受吴禅。从庆喜曰:「吾今而后始终为唐民矣。」卒,年九十有七。诗一卷,计四十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括苍人,字宾圣,自号东瀛子。喜读经、史书,工词章、翰墨之学。懿宗设万言科选士,不中,遂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奔蜀,光庭始充麟德殿文章应制,后隐居青城山白云溪。王建据蜀,赐号广成。有《广成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0—933 字宾圣(一作宾至),号东(一作登)瀛子、华顶羽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寓居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懿宗咸通间,应九经举不第,遂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中和间,住长安太清宫。光启初,僖宗召见,赐号广成先生。后入蜀,依蜀帅王建,住成都玉局观。王建以为太子王元膺之师。通正二年(917)拜户部侍郎,封蔡国公。王衍即位后,从其受道箓,封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后解官,居青城山白云溪,以著述为务。《十国春秋》卷四七有传。著作今存20余种,较著名者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录异记》、《仙诗拾遗》、《广成集》等。《全唐诗》存诗1卷,内11首为郑遨诗误入。另《诗律武库》、《诗渊》及其编订各书中,尚有诗150余首,但其中部分可能仅经其修订。唐诗汇评
杜光庭(850-933),字宾圣,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人。一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博极群书。咸通中应举不第,遂入天台山学道。僖宗召见,赐紫,为道门领袖。中和初,从僖宗入蜀,竟留居成都青城山,号东瀛子。初事王建,为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后主立,进户部侍郎,为传真天师、崇文馆大学士。卒。善属文,有《录异记》、《墉城集仙录》、《神仙感遇传》等著作传世。文集《广成集》三十卷,已佚。后人辑有十二卷本(或作十七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九
光庭字宾至。缙云人。一曰长安人。咸通中应九经举不第。入天台山学道。从僖宗幸兴元。留蜀事先主。为金紫光禄大夫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迁户部侍郎。后主立。授道箓于苑中。以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后解官隐青城山。号东瀛子。年八十五卒。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2 【介绍】: 唐末河南人。初隶忠武军为裨校。黄巢起事,儒以兵属秦宗权为都将。僖宗光启元年攻东都,继陷郑州、河阳,遂称节度使。杨行密得扬州,宗权使儒副其弟宗衡争淮南,儒诱斩宗衡,得众数万,号土团白条军。文德元年,破扬州,纳款于汴,昭宗授检校司空。儒谋先定江南,卑辞厚贿结朱温,温荐授淮南节度使。陷常、润、苏等州,所至焚掠,驱丁壮妇女渡江,杀老弱为食。后与杨行密相攻,军溃,被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并州晋阳人,字茂业,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唐持子。师温庭筠,工七言诗。多通技艺,负才无所屈。僖宗乾符末,避乱汉南。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累表为节度副使,历晋、绛州刺史。光启末,重荣军乱,彦谦贬兴元参军事。节度使杨守亮表为判官,迁副使。官终阆、壁州刺史。有《鹿门先生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3? 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才高负气。应进士举,10余年不第(一说咸通末登进士第,疑误)。僖宗广明元年(880)后,避乱汉南,专事著述。中和时,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旋擢为河中节度副使。二年(882),任晋州刺史,寻转绛州。光启三年(887),重荣被杀,贬为兴元参军事。后兴元节度使杨守亮署其为判官,迁节度副使。历阆、壁二州刺史。昭宗景福二年(893)前后,卒于汉中。生平事迹见郑贻《鹿门诗集叙》、《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唐俭传》、《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九。彦谦博学多才,少时诗学温庭筠、李商隐,颇纤丽。后尚杜甫,诗风乃变为淳雅。尤擅七言,文词壮丽。用事精密,对偶工切,颇得宋代西昆诗人杨亿、刘筠之称赏。《新唐书·艺文志四》录《唐彦谦诗集》3卷,《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录《鹿门诗》1卷。今存晨风阁丛书本《鹿门集》。然其中混入元人诗40余首。《全唐诗》存诗2卷又1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唐诗汇评
唐彦谦,生卒年不详,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少师温庭筠为诗。咸通中,应进士举,十馀年不第。或云咸通二年(861)登进士第。乾符末,避乱居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召为从事,历河中节度副使,晋、慈、绛三州刺史。光启末,重荣遇害,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二州刺史。有《唐彦谦诗集》(一名《鹿门先生集》)三卷。《全唐诗》编诗二卷。中羼入元人戴表元、许谦等诗数十首。
作品评论
郑贻《鹿门诗集序》
并山川英淑奇丽……古多豪士,事武功健马、垂光宇内,未有钩锦绣绝擅声词翰者。君出其中,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偏于逸歌长句,骏奔踔厉,往往而剧,李白、杜甫死,非君而谁哉?旧唐书本传
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于辈流。尤善七言诗,少时师温庭筠,故文格相类。后山诗话
唐人不学杜诗,唯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蔡宽夫诗话》
杨文公酷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今太白诸集犹兼行,独彦谦殆罕有知其姓名者,诗亦不多,格力极卑弱,仅与罗隐相先后,不知文公何以取之?当是时以偶俪为工耳。《洪驹父诗话》
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又《题浦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石林诗话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唐诗纪事
鹿门先生唐彦谦,为诗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唐才子传
彦谦才高负气,毫发逆意,大怒叵禁。博学足艺,尤长于诗,亦其道古心雄,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初师温庭筠,调度逼似,伤多纤丽之词,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升庵诗话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如《奏捷西蜀题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之意也。馀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邓艾庙》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庙》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君王寂虑无消息,却就真人觅钜公。”首首有酝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壤矣。唐音癸签
唐彦谦诗律学温、李,“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何减“春蚕”、“蜡烛”情藻耶?又“盆稻”篇亦咏物之俊者。才调集补注
钝吟云:此君全法飞卿,时有玉溪之集,皆西昆所祖也。一瓢诗话
唐茂业有诗极似玉溪,想亦如李洞之师贾岛,故臭味不殊。《唐诗观澜集》
唐彦谦诗秾丽如温、李,而骨力不如义山,神不如飞唧,然亦雕章间出。石洲诗话
唐彦谦师温八叉,而颇得义山风致,但稍弱耳。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韦苏州。而气浮伤骨,辞缛害体。律绝抽秘骋研,清拟杜、岑,艳如温、李,虽未成后者,亦备一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人。精通《易》、《春秋》、《老子》。善书。隐义兴。召为右拾遗。累擢歙州刺史。昭宗闻其名,召为给事中,以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无所轻重,罢为太子太师。卒谥文。有《春秋通例》、《道德经传》。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 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岭南从事,后隐居义兴,自号君阳遁叟。僖宗乾符初召为右拾遗,累迁歙州刺史。昭宗大顺初召为给事中。乾宁二年(895)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未几,罢为太子少师。李茂贞兵犯京师,避难病卒。谥文。生平见《新唐书》卷一一六、《宣和书谱》卷四、《唐诗纪事》卷四八。希声博学善属文,其诗以七绝为主,尤以《阳羡杂咏》19首为著名。其《梅花坞》诗尤为杨慎所称赏,以为“乃‘疏影暗香’之先鞭也”(《升庵诗话》卷一〇)。亦精于正书。所著颇多,《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颐山诗》1卷、《道德经传》4卷等,均已佚。《全唐诗》存诗22首。全唐文·卷八百十三
希声。苏州吴人。商州刺史郑愚表为属。召为右拾遗。擢累歙州刺史。昭宗时入为给事中。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少师罢。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成都人。风仪端秀,善文辞,尤工奏记表章。以拔萃出身,为邠宁节度从事。僖宗奔蜀时,擢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光启中,除郡不赴,归隐导江别墅,号卧龙馆。王建在蜀中图霸时,召其入幕府,辟为节度判官、掌书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会稽人,一名遇,自号会稽山人。举止疏野,襟怀旷达。僖宗光启中因黄巢军入关中,自京入蜀。工画,曾画应天寺东壁,以笔精墨妙、情高格逸称。现存之《高逸图》据宋徽宗题系位所绘。又工书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6—908 【介绍】: 唐末西突厥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朱邪赤心子。少骁勇,据云州,自称留后。为唐军所败,逃往鞑靼。黄巢陷京师,克用受诏入援,授代州刺史,大破黄巢军,任河东节度使,封晋王。朱温灭唐称帝,克用仍奉唐正朔。子存勖建后唐,追谥武,庙号太祖。全唐文·卷一百三
帝姓朱耶氏。赐姓李。讳克用。其先陇右金城人。唐大中十年生。始祖拔野。贞观中从太宗讨高丽有功。为沙陁都督。子孙代袭。帝初为云中牙将。累官司空。龙纪元年封陇西郡王。乾宁二年进封晋王。天祐五年正月薨。年五十三。同光元年追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 【介绍】: 唐末杭州临安人。初为石镜镇将。僖宗中和三年,自领州事,镇海节度使不能制,因表为杭州刺史,后进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昌更以数倍常赋额外贡奉,朝廷赖其入,累进其官至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陇西郡王。昭宗乾宁二年在越州称帝,号大越罗平国,年号顺天。次年,钱镠攻越州,昌败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7—949 【介绍】: 五代时僧。汾州人,俗姓任。七岁于本州净心院出家。通习大乘经论,尤切于涅槃、因明之学。后住太原天王院。后汉高祖刘知远礼重之。乾祐元年,赐紫,号圆智大师,诏住太原崇福寺,充管内僧正。卒谥达识。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任氏。西河人。父贲丘园游艺自乐。母王氏嗜佛学。受八关戒。清净无他念。岷生始七岁。志气嶷然。有成。或尝𢹂以入郡之净心院。时宣远论师。方房居。见之如宿契。泣求依止。二亲不能夺。十岁日课诵法华维摩二经。迨圆具。即习毗尼。深涉大乘理趣。涅槃一经。因明输金二论。皆开演盈十遍。尤寻究俗典。诏住天王院。玄侣群集。官给资费无所乏。乾祐元年。诏遣廷臣。赐紫方袍圆智大师号。俄诏徙崇福寺讲堂院。仍充管内僧正。捡策四众。如风偃草。二年十一月五日。无疾而终。享龄七十三。得夏五十四。阇维获舍利。具表以闻。诏葬西山天龙寺。谥达识。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巨岷。姓任氏。西河人也。父游于艺而贲丘园。母王氏戒受八关心归三宝。从妊岷也更好善缘。复求福利而生令子。及生年甫七岁志气敦笃。暂见佛像注仰欣然。父母知有宿因。或携入寺意欲忘归。至本郡净心院见宣远论师。志恋其房泣求摄受。二亲知不能阻其愿。咸皆可之。年十岁诵终法华维摩二经。日持十卷更无间隔。如执琉璃之器。其舒徐恣制若老成焉。迨圆满足便习尸罗。克通开制之科。恒照欣戚之鉴。自尔大乘理趣经论精穷得其师门。则并部永和三学也。俾夜作昼。窗案是临不暇诸他。除研习义章修六事二因也。于大般涅槃经兼因明论。末年逾切。又传输金论尽屏馀缘。各讲十遍。仍求辅亮博览群书。得义最精。又扬具美。寻禀纶言住城内天王院。与弟子俱供亿不亏传持无替。乾祐元年汉祖以龙潜晋土之日。便仰岷名。特降庭臣赐紫衣号圆智大师。续有诏宣住崇福寺讲堂院。仍充管内僧正。经年而变法于晋。检策僧徒如风偃草。至乾祐二年十一月五日无疾而终。于时四众含悲一城恋德。俗龄九十三。法腊五十四。乃遵西域茶毗礼。多投香水。或执幡花。黑白之众盈郊。黯䨴之云蔽日。未容火灭。皆捧宝瓶待盛梁粟之形。同见熏修之体。时得舍利者随自因缘。或多或小。别得遗骨具表奏闻。汉主敕葬于西山天龙寺。凡事官供。起石塔敕谥号曰达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