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字本  拼音:dà zì běn
1.宋时刻书,多用大字。其版框纸幅,亦皆高大,每行最多不过十七、八字。藏书家称此版本为「大字本」。
2.今泛指字体较大的版本,对视力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儿童刊物多标榜大字本。」
《漢語大詞典》:藩盾
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帝王出行时,用来护卫住所。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郑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衞者。”
《国语辞典》:大字报(大字报)  拼音:dà zì bào
1.大陆地区张贴于学校、工厂、街头等地的文字或图画,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内容大抵以政治宣传和权力斗争为重心。
2.电视现场节目用来提词的看板。
3.早期电视新闻主播使用大字报,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读稿机。
《漢語大詞典》:曲豉
用大豆发酵制成的调味品。也叫豆豉。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故善者之养天民也,犹良工之为麴豉也。起居以其时,寒温得其适,则一荫之麴豉尽美而多量。”
《國語辭典》:讲经文(講經文)  拼音:jiǎng jīng wén
唐代俗讲的话本,大抵分散文和韵语二部分。内容多以敷演全经为主,摘述一段故事的较少。末尾总以「某某某某唱将来」的格式结尾。是俗讲话本的正宗。
《漢語大詞典》:以义断恩(以義斷恩)
用大义割断私恩。谓秉公行事,不徇私情。《晋书·刘毅传》:“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
《國語辭典》:太阳炉(太陽爐)  拼音:tài yáng lú
一种利用反射镜聚集阳光,产生高热的装置。可于短时间内得到摄氏三千度以上的高温。可用于耐热材料与人造宝石的制造。
《漢語大詞典》:铁齿杷(鐵齒杷)
用大铁钉做齿的耙,用于弄碎土块,平整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深掘,以熟粪对半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铁齿杷耬之,令熟,足踏使坚平。” 缪启愉 校释:“‘铁齿杷’,指手用铁钉耙,不是指牲口拉的。”
《漢語大詞典》:洋刀
外国刀(多指 日本 军用大刀)。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六章:“台阶上下立着十来个穿得挺阔气的财主,围着一个带洋刀穿 日本 军服的高个子军官在说话。”
《漢語大詞典》:以大恶细(以大惡細)
用大的罪名来责备人微小的过失。 汉 王充 论衡·问孔:“ 宰我 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 予 ,予何诛!’是恶 宰予 之昼寝。问曰: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復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使 宰我 性不善,如朽木粪土,不宜得入 孔子 之门…… 孔子 作春秋,不贬小以大;其非 宰予 也,以大恶细,文语相违,服人如何?”
《国语辞典》:空中教学(空中教学)  拼音:kōng zhōng jiào xué
为给予社会大众学习机会,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如电视、广播、函授等所进行的教学方式。现有的空中行专、空中大学即采用此法。
《国语辞典》: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  拼音:dà chèng fēn jīn yín,dà wǎn chī jiǔ ròu
用大秤称金银,用大碗吃酒肉。形容强盗生涯。《水浒传》第一二回:「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
《國語辭典》:字幕  拼音:zì mù
电影、电视及戏剧演出等,在影片上或舞台两侧,用来说明内容情节或显示对白的文字。
《漢語大詞典》:钻井(鑽井)
利用大型钻机钻凿竖井。如: 大庆 两钻井队齐破十万米,刷新了世界纪录。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钻井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国语辞典》:胶筏(胶筏)  拼音:jiāo fá
用大塑胶管结制成的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