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桂林兴安人,字用大,号五无斋。顺帝至正七年贡士,授辰溪教谕。时盐钞法为官民病,朝上救弊之策,大府不用,归而授徒。行省平章闻其贤,举领桂林路学教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4 【介绍】: 明庐州府无为州人,字用大。永乐二十二年廷试,初以孙曰恭为第一,帝以“曰恭”乃一“暴”字,及见邢宽,喜而擢为第一,授修撰。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署南京国子监事。
潘一柱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潘一柱,字用大,号鼎石,云南永昌卫军籍(在今云南保山市)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云南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礼部观政,三十三年授中书舍人,三十八年考选,四十年授四川道御史,巡视厂库,四十一年丁忧,四十六年补原职,巡按广西。
《国语辞典》:石头饼(石头饼)  拼音:shí tou bǐng
一种饼乾。将石头平铺在万能锅中,用大火加热至烫手的程度,再将以中筋及低筋面粉混合其他材料制成的面团擀成饼片,铺放在石头上烘焙至又脆又硬即成。
《國語辭典》:割鸡焉用牛刀(割雞焉用牛刀)  拼音: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语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毋需大才。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则这割鸡焉用牛刀手,小将那消大帅收。」《封神演义》第四○回:「太师用兵多年,如今为何颠倒!料西歧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漢語大詞典》:火龙标(火龍標)
五代 梁太祖 朱温 自称其指挥所用大赤旗。 宋 陶谷 清异录·武器:“ 梁祖 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祖自目为‘火龙标’。”
《國語辭典》:刀马旦(刀馬旦)  拼音:dāo mǎ dàn
一种旦角,为国剧角色。戏剧中扮演熟习武艺的妇女,著重唱、念、做和舞蹈。
《漢語大詞典》:代乳粉
用大豆和其他有营养的原料制成的粉状食品。以其可以代替鲜奶供婴儿食用,故名。
《國語辭典》:钉齿耙(釘齒耙)  拼音:dīng chǐ pá
一种农具。以大铁钉为齿的钉耙,用来破碎土块,整平地面。使用时将齿插进土中,以牲畜或机器牵引、前进。
《漢語大詞典》: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其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具有以下特征:在规模上,一方面向巨型化发展,出现了运算速度达几亿次的巨型机,另一方面向微型化发展,出现了小巧灵活的微型机;在使用上进入了以网络为特征的时代;在功能上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中国于1983年制成运算速度达上亿次的巨型机。
《漢語大詞典》:闪击战(閃擊戰)
(1).一种快速作战行动。即利用大量快速部队和新式武器突然发动袭击,以闪电般的速度摧毁敌方的抵抗力,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也称闪电战。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可是墨汁未干,将军们即奉命作成消灭边区的军事计划;今年六、七两月实行调兵遣将,准备对边区发动闪击战。”
(2).泛指非军事性的突然进攻。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八:“这回要和 余静 来个闪击战,越快越好,不要给她有思考时间。”
《國語辭典》:拉脚(拉腳)  拼音:lā jiǎo
用车子载人或替人运货。如:「由于时运不济,一职难求,他只好暂时替人拉脚。」「他为了养家,替人拉脚,一天好几趟,也是辛苦。」
《國語辭典》:螺号(螺號)  拼音:luó hào
海螺壳做成的号角。如:「螺号一响,大家就知道集合的时间到了。」
用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大之一。言真如之体,有生一切诸法善恶因果之大作用也。起信论曰:「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佛学常见辞汇】
三大之一。(参见:三大)
【三藏法数】
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世间,人、天也。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三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以众生心为大乘之法体,名之为大乘之义理,分为三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众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众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依此内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间之善而得世间之善果,后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为真如之体性,第二为真如之德相,第三为真如之作用也。大者周遍法界之义。起信论曰:「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出世间世间善因果故。」密教以地等六大为体,大等四种曼荼罗为相,身等三密为用。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别(参见:三大)
【佛学常见辞汇】
体大、相大、用大。体大是一切众生心的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不增不减,毕竟常在;相大是一切众生心的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用大是一切众生心的体性,具足一切的功德,内可自我观照,薰陶妄心,外可显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此三大中之体大是真如的体性,相大是真如的德相,用大是真如的作用,大是周遍于一切法界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之人所信理上有三,所信事上亦有三,即是三大:
一、体大 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
二、相大 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德称体显露,故名相大。
三、用大 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体大〕,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体性平等者,谓凡圣染净之法,皆依真如之体,其性无有高下也。)
〔二、相大〕,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德,称体显露,故名相大。
〔三、用大〕,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世间,人、天也。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