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任势(任勢)
(1).谓利用各种有利的态势或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孙子·势篇:“故善战者,求之於势,不责於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然文之任势,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
(2).谓任意使用手中的权势。《文选·潘岳〈西征赋〉》:“当 音 凤 恭 显 之任势也,乃熏灼四方,震耀都鄙。” 李周翰 注:“ 王音 、 王凤 、 弘恭 、 石显 之徒,邪佞用势,熏灼震耀於天下。”晋书·华恒传:“初, 恒 为州大中正,乡人 任让 轻薄无行,为 恒 所黜。及 让 在 峻 军中,任势多所杀害,见 恒 则恭敬,不肆其虐。”魏书·文帝纪:“其年, 始祖 不豫, 乌丸王 库贤 ,亲近任势。”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王义方 ,时人比之 稷卨 , 郑公 每云:‘ 王生 太直。’ 高宗 朝, 李义府 引为御史。 义府 以定册 武后 勋,恃宠任势, 王 恶而弹之,坐是见贬,坎軻以至於终矣。”
《漢語大詞典》:沙书(沙書)
一种技艺表演。其法,用手撮细沙或石粉挥洒成字。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工力者为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其餘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沙书: 余道 、 姚遇仙 、 李三郎 。”
《國語辭典》:扳手  拼音:bān shǒu
1.器具上用手扳动的部分。
2.开启瓶塞、旋转螺钉头或螺帽的工具。也称为「扳子」、「搬子」。
《國語辭典》:摇车(搖車)  拼音:yáo chē
1.摇篮的别名。参见「摇篮」条。
2.植物名。豆科,蚕豆属「苕子」与黄蓍属「紫云英」之混称,也称为「翘摇」。参见「苕子」、「紫云英」条。《尔雅。释草》:「摇车。」晋。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
《國語辭典》:摇篮(搖籃)  拼音:yáo lán
1.婴儿的睡具。形状似篮子,可左右摇动,使之入睡。也称为「摇车」。
2.比喻发源地或培育的场所。如:「空军官校是培育我国空军飞行员的摇篮。」
《漢語大詞典》:指语(指語)
用手指作种种姿势,代表不同字母,进行拼音通意,称为“指语”。指语又分双手语和单手语。 中国 聋哑学校试行的汉语拼音指语为单手语。指语的手势语总称手语,都是聋哑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方式方法。
《國語辭典》:推拒  拼音:tuī jù
推辞、拒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杜氏虽推拒一番,不觉也有些兴动。」也作「推阻」。
《國語辭典》:内科(內科)  拼音:nèi kē
临床医学的一大分支。医疗范围是指身体内部的各种疾病。医治方式乃依照病人对症状的叙述,以及物理检查而施以用药、打针,不以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
《漢語大詞典》:闇相
旧时的摸骨相法,不用眼看而凭用手抚摸。 唐 徐炫 《五代新说·符命》:“帝射犬毙,有二人出,将辱帝,有老母两目盲,匍匐而出,曰:‘何敢与大家争!’二子乃止。母言善闇相,徧捫诸人,皆云卿相而已,至帝曰:‘贵不可道。’”
《國語辭典》:比仿  拼音:bǐ fǎng
用手指头模拟数字。如:「卖西瓜的妇人一面高声喊价,一面用手指比仿著:『一斤十块钱!』」
《漢語大詞典》:搊弹(搊彈)
用手指弹奏弦索乐器。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 乐天 有《五弦弹》诗云:‘ 赵璧 知君入骨爱,五絃一一为君调。’又云:‘惟忧 赵璧 白髮生,老死人间无此声。’想其搊弹之妙,冠古絶今。”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久不搊弹,前日聊按《仙宫》一曲,指尖、银甲、弦子三件,都不相管着了。”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搊弹体传奇也。”参见“ 搊弹词 ”。
《國語辭典》:搊弹词(搊彈詞)  拼音:chōu tán cí
一种说唱艺术。参见「弹词」条。
《國語辭典》:把子  拼音:bà zi
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称为「把子」。如:「门把子」、「车把子」。
分類:把子
《漢語大詞典》:指划(指劃)
讲话时用手势比划示意。 梁斌 《播火记》二四:“ 朱老忠 一只手叉在腰里,一只手指划着,气愤愤地说:‘那还有假话!闹红军是一件风火事儿,还能随便说。’”
《漢語大詞典》:扛抬(扛擡)
谓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凡有倒死水黄牛隻,不以远近须令牛主扛抬赴官相视过,方许开剥。”《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把 白胜 头脸包了,带他老婆,扛抬贜物,都连夜赶回 济州 城里来。”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
《漢語大詞典》:猛击
用手掌猛拍。例如:把球啪的一声猛击出去。
猛烈地打击。例如:猛击他的脸。
沉重而通常是迅速地向前击,尤指用拳打击。例如:拳击运动员朝对手的鼻子猛击。
《漢語大詞典》:虚晃
(1).当空一扬。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交通警察出现了,他用指挥棒虚晃几下,叫人闪开。”
(2).比喻使用手段迷惑对方。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六:“敌人进攻 上海 并威胁 南京 的时候,那‘一个领袖’把这个武器小小的虚晃了一下,那便是国防参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