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李逢申(16世纪—1644年),原名李见素,字延之,一字行初,号若鹤,宣德元年丙午举人、长史李伯玙五世孙,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成进士,授浙江慈溪县知县,失阉党意,降为县丞。丁母忧,服阕补上林苑监丞,迁工部主事,甫三月封事九上,劾兵部尚书梁廷栋误国不报。会军兴,验试火器,廷栋中以危法,论戍澉浦。长子李雯走京师讼冤,章上报罢。雯九岁弟又伏阙上书,事得白,召为刑部山东司主事,转工部都水司郎中,五上疏论时政。时流寇已据秦晋,逢申疏请出空名告身与廷臣,分募三辅豪杰卫京师,不从。甲申三月,贼陷京师,被执不屈,身受五毒,自经死。子李雯时从父在京城邸舍,已不食四五日,闻父难,絮血行乞,仅得棺,朝夕哭奠,又饿且病,气息奄然,守父骨不复动。清军入北京城,内院诸大学士怜雯孝,又奇其才,荐授内翰林、弘文院撰文、中书舍人,丙戌得请干朝以父丧归葬,事竣,还朝卒。雯以文章名世,即海内所称「云间李舒章」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申葆,一字若柳,号八公。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崇祯时,累擢为礼部右侍郎。杨嗣昌死后,德璟请追正其罪,不从。十五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言边臣宜久任,论饷增而兵反少于往时之弊,思宗皆不能行。十七年,疏论行钞法及增派练饷之害,获谴去职,闻李自成军已近,移居外城,城陷时得逃去。南明隆武帝召为阁臣,以病辞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若椰,晋江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有敬日草
维基
蒋德璟(1593年—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福建晋江福全所人,祖籍直隶歙县(今安徽),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蒋德璟中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因不附魏忠贤,遭排斥。崇祯时,迁少詹事。崇祯十一年(1639年)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增饷银二百八十万两,后来杨嗣昌卒于军,德璟上奏:“嗣昌倡聚敛之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财尽,胥为盗。又匿失事,饰首功,宜按仇鸾事,追正其罪。”。崇祯十五年(1642年)首辅周延儒荐拔「德璟可大用」,与黄景昉、吴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之前崇祯帝问:“天变何由弭?”对曰:“拯百姓,即弭天变。近加辽饷千馀万、练饷七百万,民何以堪!祖制:三协止一督、一抚、一总兵。今增二督、三抚、六总兵,又设副将以下数十人;权不统一,何由制胜”。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德璟博闻强识,“九边厄塞、河漕屯牧、盐策水利、历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性鲠直,能用人,陈子壮、倪元璐、顾锡畴皆由他推荐,谓「贤才不可不惜」。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日引罪去位,不久崇祯帝自缢煤山,明亡。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蒋德璟与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同时被召用,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朱聿键败走,德璟绝食,是月卒于家中。
申嘉言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申嘉言,号天俞,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军籍。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山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授通许县知县,补完县,擢兵科给事中,以疾归。闯贼之变,口骂不绝而死。著有《兵垣谏草》。

人物简介

维基
闵及申,字生甫,号园客,浙江湖州府乌程县织里镇晟舍人,军籍,祖籍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福建松溪县知县,调江西永新县知县,升礼部员外郎,升郎中。
申硕蕃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仲衍,号百源。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维烈,尚书用懋子。万历丙辰进士。初任应天教授,迁南国子助教,历吏部郎中,出为山东按察副使,官至户部右侍郎。
维基
申绍芳,字维烈,号青门,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同进士出身。申时行孙,申用嘉子。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联登丙辰科进士,授应天府教授。天启年间,官至南京礼部郎中、考功司郎中。崇祯元年三月,登山东按察使,后降任山西副使。崇祯三年,任福建右参政;崇祯五年,升福建按察使。此后官至户部右侍郎。弘光时,起原官。僧大悲之狱,词连绍芳及钱谦益,二人疏辨,获免。
申芝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申芝芳,字素公,号九如,苏州府嘉定县人。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江西万安县知县。后行取考选,授礼科给事中。明亡降顺,授吏谏垣。起初与行取推官吴适联姻,及听到申芝芳从李自成政权,吴适立即断绝两家的婚事。弘光立南京,十二月定顺案,列第四等应戍拟赎者。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鹅洲人。字望久。号孤松、乐善堂。

人物简介

维基
徐申懋,号又生,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民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刑部观政,五年授工部主事,六年以事降调浙江副理问,同年升分水县知县。崇祯元年升工部虞衡司主事,管盔甲所,管安民所。崇祯十五年起户部湖广司主事,十六年升广东司郎中,十七年出知成都府。孙徐徵麟。
沈延嘉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沈延嘉,号宪申,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贵州布政使沈一中孙。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六年授检讨,直起居注,充日讲官,十年充会试同考官,丁父忧归乡,遂不再出仕。弘光即位南京,授谕德,亦不赴任。清初诏举人才,浙江海道王尔禄举荐他,固辞而止。
申为宪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广平府永年人。进士。历官山东副使。罢归家居。崇祯十五年清兵破城,殉节死。
维基
申为宪(?—1642年),号于蕃,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明朝官员。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与从叔申灵胤同登乙卯科顺天乡试十三名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会试二百九十五名,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三甲一百六十三名进士。大理寺观政,初授行人,丁忧,六年除原职。崇祯三年(1630年)考选,授兵科给事中,巡青及银库,五年升河南参议,六年升陕西副使,保留颍州道,七年革职。崇祯十五年清兵破兖州城,殉节死。乾隆时赐谥节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44 【介绍】: 明广平府永年人,字孔嘉,又字井眉。崇祯四年进士。授仪封知县,调杞县,擢吏部文选主事,历太仆丞,阅马近畿。闻李自成破居庸关,驰入京,谒大臣策画战守。大顺军破京师后,投井死。有《君子亭集》。
人物简介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维基
申佳胤(1603年—1644年4月25日),字孔嘉,号浚源、素园。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明末官员、诗人、经学家,甲申之变时自杀殉国,年四十二。南明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清顺治赐谥端悯。清雍正年间避讳清世宗改称佳允、佳荫、佳印。六岁丧父而孤,家庭贫困,经济方面无所仰赖,其母靠纺织维生,有时一日只食一餐。申佳胤自幼便以节操刚正自励,面对他人不显露饥寒的神色,他人无法看出其境况。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补生员。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进士出身。崇祯六年(1633年),授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仪封民风勤谨简朴易于治理,申佳胤减省繁苛的教条,打算与民休息;仪封县原本多盗贼,申佳允严格实行保甲法,使盗贼无处容身,治安渐佳;遇到大雨不止,黄河决口,申佳胤亲自冒著怒涛乘船组织民工堵塞决口;县内有大土豪,奸诈狡猾而扰乱治安,申佳胤将之捕捉处刑,县境内为之震撼。崇祯七年(1634年),申佳胤因有才改调杞县。崇祯八年(1635年),流寇「扫地王」率万人攻打杞县县城,城墙土垣多处崩塌,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并击溃流寇,因之将土城改建砖城;其后流寇高迎祥等攻入河南,唐王朱聿键率兵勤王,勤王军即将抵达开封府时,诸位省、府大吏甚为惶恐不安,聚集会议说:「留之,不听。行,守土者且得罪。」申佳胤主张:「惟周王可留之。」众人称善,于是用申佳胤之计。崇祯十年(1637年),因政绩卓异,擢吏部文选司主事。上疏防备边患之五项策略。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佐理京察。因大学士薛国观倾轧少詹事文安之,文安之因是崇祯辛未科会试主考官,申佳胤奉之为师,故受牵连,又因举劾公正之事忤逆温体仁,贬官出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后升迁大理寺评事。再升太仆寺丞,于近畿巡阅御马。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太仆寺丞奉旨出巡牧场。而听闻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后围攻京师,情势仍可避难躲藏,旁人劝申佳胤不要进京,申佳胤流泪说:「固知京师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三月十二日,申佳胤行山路回京,驰马入都城,到处拜谒军政大臣,筹画与投递守城战之策略,都不被接受。申佳胤留给长子申涵光书信写道:「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也,命不可违也。吾受国恩,誓死相报,不复顾家矣;天下事莫不坏于贪生而畏死。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帏、于斗战,均死也。死数者,不死君父,盖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义也,犹命也,我则行之。」三月十九日,京师遭流寇攻陷。申佳胤穿戴整齐冠服,叩拜辞别年老母亲,骑马至王恭厂,随从家仆请求申佳胤改换便服以逃避贼兵。申佳胤说:「吾起微贱,食禄十三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两个家仆围守著不离去,申佳胤欺骗他们说:「吾不死也,我将择善地焉。」下马向北叩拜,申佳胤看见一灌溉水田用的巨井,突然跳入巨井中,家仆大惊呼号,欲将申佳胤救出。但井水浅,只超过腹部高度,申佳胤喊道:「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过伤也。」于是坐地吸水而溺死,年四十二。南明福王监国时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下诏褒扬甲申死难诸臣,赐谥端悯。申佳胤死后,名士陈子龙为其作〈申节悯公传〉、殷岳为其作〈行状〉,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编有年谱。

人物简介

简介
原名应申,字大来,号绮里,泰州安丰场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入清,隐居仇湖,惟吴嘉纪、王大经等数人得共谈论。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卒。有《季先生词》。
申湛然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顺天府宛平人。崇祯时太学生。与新其侯刘文炳友善。李自成入北京,湛然以匿刘文炳祖母于家,被拷掠至死。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长宜,字申伯,又字德符,宗孟长子。崇祯癸未进士,除上海知县。时浙东民变,倡乱川沙,巨室苍头焚劫主家,抚军发兵擒斩。长宜甫至任,曰:民变非盗贼比,有司治之足矣。况首恶既诛,宜停追摄。事遂定,全活甚众。逋赋数十万,清其乾没,尽却羡馀。劝谕士民,不施敲朴,皆感悦。大旱,遍入村落视灾,力请上闻,得减赋,家去治所二百里,日载酒米自给。巡按荐于朝。会明亡,挂冠归。未几,卒。有《小草吟》,并未刻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中伯,一字德符,海盐人。崇祯癸未进士,除上海知县。有《瞿瞿斋诗槁》。
维基
彭长宜(?—1645年),字德符。浙江海盐县人,明末官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癸未科三甲进士。授南直隶上海县知县,勤政爱民。福王即位,形势混乱。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南京城破。彭长宜挂印还乡,绝食而死。一说其命家属回乡,自己则发誓与城池共存亡。不久,听说清廷派遣的安抚使即将到来,即闭户自缢殉国。光绪《海盐县志》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