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44,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蔡文侯( 姬申 )
申丰
申亥
申徒嘉
申无宇
申枨(别称 申党 字 周 )
申鲜虞
屈巫(名 巫臣 字 子灵 别称 申公巫臣、申公 屈 )
申叔豫
申包胥(别称 楚包胥、王孙包胥、棼冒勃苏 )
蔡昭侯( 申 昭 )
伍员(别称 伍员、吴安王、伍胥、伍相、灵胥、申胥 员 字 子胥 )
子亚(别称 公子申 字 子西 )
申叔仪
其它辞典(续上)
申叔时蔡文侯( 姬申 )
申丰
申亥
申徒嘉
申无宇
申枨(别称 申党 字 周 )
申鲜虞
屈巫(名 巫臣 字 子灵 别称 申公巫臣、申公 屈 )
申叔豫
申包胥(别称 楚包胥、王孙包胥、棼冒勃苏 )
蔡昭侯( 申 昭 )
伍员(别称 伍员、吴安王、伍胥、伍相、灵胥、申胥 员 字 子胥 )
子亚(别称 公子申 字 子西 )
申叔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庄王时大夫。王杀夏徵舒,以陈为县。申叔时使齐归,不贺。以为王讨戮夏徵舒为义举,今以陈富而使为楚邑乃贪。庄王以为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复立之。是为陈成公。
人物简介
维基
蔡文侯(?-前592年),姬姓,名申,为春秋时期春秋诸侯国蔡国君主之一,他为蔡庄侯儿子,承袭蔡庄侯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611年—前592年,共20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季氏家臣。季武子无嫡子,公弥年长,但武子爱悼子,欲立悼子为嗣。与丰商议,丰退不与议。他日,武子又访丰商议,丰言拟即乘车出走。武子遂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申无宇子。楚灵王乾溪之难,王将顺汉水入于鄢。亥以王有恩于父,求王而遇于棘围,奉以归。王缢死于其家。亥以其二女殉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郑国人。曾受刖足之刑。与郑子产同学于伯昏无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为芈尹。楚灵王城陈、蔡、不羹,使公子弃疾为蔡公。王询之无宇,对以“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后弃疾果凭蔡为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申党。春秋时鲁国人,字周。孔子弟子。孔子尝言未见刚毅之人。有以申枨对。孔子以为枨多欲,不能称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与闻丘婴同事齐庄公。崔杼杀齐庄公,婴以车帷遮盖其妻,与鲜虞共乘车逃亡。鲜虞推婴妻下车,言君死不能随之而死,唯知藏匿其所爱者,谁将接纳之。后奔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巫臣。春秋时楚国人,字子灵。封于申,亦称申公巫臣。楚共王二年,使齐返,及郑,私娶夏姬奔晋。晋以之为邢大夫。共王怨,灭其族。巫臣乃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始与中原各诸侯国往来。吴与晋遂约伐楚。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巫臣姓屈,(一称屈巫。其子狐庸亦称屈狐。)庸楚之王族,字子灵。为申县尹,故称申公。以争夏姬奔晋,为邢大夫,而楚灭其族。乃通吴于晋以病楚,吴于是始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申叔时孙。康王时大夫。令尹薳子冯有宠者八人,无禄而多马。豫告以不该宠之。子冯惭而辞八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人。楚君鼢冒后代,又称王孙包胥、棼冒勃苏。昭王时大夫,与伍子胥友善。子胥奔吴,谓吾必覆楚。包胥对曰:“子能覆之,吾必能兴之。”昭王十年,吴用子胥战略,攻破楚都郢,包胥入秦乞师,依庭墙哭,勺水不入口者七日夜。秦哀公乃出师救楚。昭王返国赏其功,逃不受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91 【介绍】: 春秋时蔡国国君,名申。悼侯弟。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佩玉各二,献其一于昭王,自用其一。楚相子常欲之,不与。子常谗蔡侯于昭王,被留楚三年,献裘乃得归。后与吴王破楚,入郢。吴去,楚昭王复国,攻蔡,蔡侯告急于吴,吴以蔡远,约迁近易救。昭侯私许,不与大夫计。吴救蔡,迁蔡于州来。昭侯将朝吴,大夫恐其复迁,使人杀之。在位二十八年。谥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84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名员,字子胥。吴国大夫。父奢、兄尚为平王所杀,因逃亡吴。助阖闾刺死吴王僚,夺取王位,为行人。佐吴王阖闾攻楚,五战五胜,入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败越,越求和,力谏勿许,夫差不听。吴攻齐,子胥谏,又不听。后夫差信伯嚭谗,赐剑令自尽。后九年,越灭吴。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员,字子胥,楚人。以父奢、兄尚为楚平王所杀奔宋,寻奔郑。至晋,复还郑,后入吴,吴王僚不见用。阖闾即位,以为行人。破楚入郢,封于申。后相夫差,为伯嚭所谮,赐死。有《兵技巧》十篇,图一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479 【介绍】: 春秋时楚平王庶长子,字子西。平王卒,令尹子常欲立子西,子西以“国有常法,反之则乱”辞。乃立昭王。昭王四年吴公子掩馀、烛庸奔楚,昭王封之居地,将谋伐吴。子西谏而不听。后果为吴所败,昭王奔随。赖子西、子常及秦援军乃败吴师。昭王返国任子西为令尹,迁都都。后子西不听沈诸梁谏,召归白公胜。胜作乱,袭杀子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吴国人。大夫。与鲁公孙有山有旧交。吴王夫差十四年,黄池之会,乞粮于公孙有山,以隐语相问答。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仪,吴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