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墨彩(墨綵)
亦作“ 墨綵 ”。 谓图画中深浅程度不同的墨色。 唐 澹交 《写真》诗:“水花凝幻质,墨綵染空尘。”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最突出的成就是运用墨彩,就是用不同程度深浅的黑色,取得匀称调和的多彩的效果。”
《國語辭典》:四君子  拼音:sì jūn zǐ
1.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题称「四君」,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后又称为「四君子」。
2.中医上指人参、白朮、茯苓、甘草四种药材的合称。《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老先生此症,当用四君子,加入二陈,饭前温服。」
《國語辭典》:压卷(壓卷)  拼音:yā juàn
诗文优秀,冠于众人作品之上。如:「压卷之作」。《里语徵实。卷中下。压卷引苕溪诗话》:「如杜甫赠韦见素一诗,前贤录为压卷,盖布置最得正体。」
《國語辭典》:渴笔(渴筆)  拼音:kě bǐ
用含墨较少的笔书写,字间有露白的枯笔。《雅俗稽言。卷三三。字学。渴笔》:「唐徐浩书张九龄司徒告身,多渴笔,谓枯无墨也,在书法最难。」
《国语辞典》:补景(补景)  拼音:bǔ jǐng
绘画中点缀性的景物,通常是在大体完成后,补充构图不足的点景。
《漢語大詞典》:战笔(戰筆)
国画中的曲折颤动的笔法。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孙尚子:“﹝ 孙尚子 ﹞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莫不战动。” 宋 米芾 画史:“ 江 南 周文矩 士女,面一如 昉 。衣纹作战笔,此盖布文也。”
《国语辞典》:原画(原画)  拼音:yuán huà
动画中构成每一动作画面的图片。将一张张的原画连续播映时,便产生动态的画面。
《国语辞典》:侧锋(侧锋)  拼音:cè fēng
书法上指运笔时笔心不在笔画中央,笔锋偏侧,称为「侧锋」。
《漢語大詞典》:梅花点(梅花點)
国画中点叶法之一,以五叶排成五出,形如梅花,故称。
《國語辭典》:冗笔(冗筆)  拼音:rǒng bǐ
诗文或绘画中繁赘无用的笔墨。
《國語辭典》:主线(主線)  拼音:zhǔ xiàn
1.主要的脉络、道路。如:「中部横贯公路的主线由东势到太鲁阁,另有支线分别到宜兰市及雾社。」
2.工厂中生产线的主力。
《漢語大詞典》:云台主帅(雲臺主帥)
汉明帝 图画中兴功臣二十八人于 云台 ,而以 邓禹 为二十八人之首,为 云台 主帅。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楼船将军肃鈐律, 云臺 主帅精运筹。”此指 邓廷祯 。
《國語辭典》:惜墨法  拼音:xí mò fǎ
一种山水画的作画方法。以淡墨皴染,再用枯笔略濡乾墨的点画之法。相对于泼墨法而言。
《国语辞典》:近程目标(近程目标)  拼音:jìn chéng mù biāo
在工作计画中,为达到远程目标,在单位时间内所应达成的进度。是一种较具体而实际的工作目标。
《国语辞典》:画生儿的人(画生儿的人)  拼音:huà shēng ér de rén
画中的人。多指美人。《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俺大哥拍著屁股哭道:『可罢了我这画生儿的人了!』」